本文更多照片請見:
(一)烏魯瓦圖情人崖:http://***/s/blog_4b67a35e0100lqi3.html
(二)烏魯瓦圖藍點:http://***/s/blog_4b67a35e0100lr4s.html
(三)金巴蘭:http://***/s/blog_4b67a35e0100lsgw.html
(四)海神廟:http://***/s/blog_4b67a35e0100lsxu.html
(五)烏布:http://***/s/blog_4b67a35e0100lvln.html
(一)烏魯瓦圖斷崖下,呼吸印度洋的氣息
巴釐島的第一個景點,選擇了位於島嶼最南端的烏魯瓦圖斷崖(Uluwatu)。並沒有早起去趕懸崖日出,倒是慢悠悠在酒店吃過早午餐,9點半與司機“傑羅”(他教過我他名字的發音,大概是這個樣子吧)在Aston門口碰頭出發。
傑羅是之前通過電子郵件與Denny的公司約好的,不會講中文,但是英文流利,當然口音還是很重。這裡插一下關於Denny的代理問題,之前在網上有看到不少人推薦他,可是也看到他和游客在攜程上吵架,游客投訴說因為沒有接受Denny推薦的餐飲、景點、購物等行程項目,便受到司機的怠慢甚至刁難,而我的預定也僅僅是單租車,不包給司機任何項目,所以當初還有些猶豫,最後定了第一天,打算試試看再說。幸好我這一次的情況倒頗良好,傑羅人不錯,話不多,一路下來,從來沒有帶我們去任何所謂他的表弟啊朋友啊開的餐館吃飯,也沒有推薦任何購物點,時間安排上完全尊重我們的意見,一天的行程超過10個小時,我付了40美金,覺得挺滿意,便把第二天的用車也包給了他。
回頭來說烏魯瓦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情人崖”,但我不喜歡這個名字,那些痴男怨女跳崖殉情的故事好像有些濫俗的樣子。我還是叫它烏魯瓦圖吧,感覺更有印度尼西亞的腔調。印尼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人口國度,但巴釐島信奉的卻是印度教,因此島上林立了許許多多的印度神廟,烏魯瓦圖斷崖上也有一座,據說是印尼六大神廟之一。不過,對於剛去過柬埔寨、尚且處於“吳哥歸來不看寺”狀態下的我和enyaya來說,神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反正巴釐島的神廟總是非印度教徒不許進入的。即使不進寺廟,規矩還是要守的,穿著短褲的老爸就免費租用了一條大綢布攔腰系好,才得入內。不過這裡的寺廟占據了斷崖上最絕佳的位置,不能進去還是略有遺憾的。
當然,我們真正感興趣的是斷崖,和斷崖外面那無邊無際的大海,那是印度洋啊!其實大海何處不是一般模樣,但是想到這裡不是我們的太平洋了,這是印度洋,感覺就仿佛真的有了不同,印尼是亞洲最南端的國家,烏魯瓦圖又是巴釐島的最南端,算起來,這比海南的天涯海角要更天涯海角了吧。
住在Nusa Dua海灘時,只覺得巴釐島的海水還不如三亞清澈,但眼前這斷崖下毫無人跡污染的印度洋,卻是真的很藍,我沒有見過藍寶石,不知道該怎樣來形容,只知道這藍色讓心都醉了。天空也十分澄澈,水天相接處,那種無遠弗屆的遼闊一下就讓人頓生心胸開闊之感。而低頭看向百十米高的斷崖下,又是另一番景致,只見白浪一層層湧來,轟然擊打著壁立千仞的斷崖,濺起片片白沫,海水也隨之變成碧綠色繼而一片純白,緊緊盯著這翻湧的波浪,竟漸漸覺得大海好像有生命一般,這一波波湧動的海浪,不就是大海的脈搏嗎?


(二)藍點,無邊泳池下有個迷失的世界
離開烏魯瓦圖,下一站藍點(Blue Point)。據說這是一個中國游客喜歡參觀的景點,是不是真這樣我不知道,不過,我在傳說中的無邊泳池畔,果然看到金發碧眼、皮膚曬得或紅或黑的西方人都泡在泳池裡,而在池邊拿照相機拍照玩兒的果然都是東方面孔。我們在藍點酒店下午茶吧碰到一對兒上海小夫妻,也是如我們一樣,不住店,專程來看無邊泳池的......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我們,畢竟很多驢友的攻略裡都說過,藍點酒店美就美在無邊泳池,至於客房本身就相當不能令人滿意了,“住店是劃不來的,看看就可以了”,而酒店方面偏又不允許非本店客人在無邊泳池游泳,於是乎,咱們中國游客就都成了專事觀光的純看客。
無邊泳池與蔚藍的印度洋渾然一體,果然位置絕佳,風景絕美,不過大概是之前看多了照片,倒沒有了眼前豁然一亮的驚喜。

但是,我還是要說但是,藍點令我震撼到了。不是無邊泳池,不是玻璃教堂,而是斷崖下,那真正無邊的印度洋,還有層層潮頭上衝浪的人們。從崖頂上遠望去,一個個衝浪者隨著層層雪白的浪峰飛速劃來、在藍得耀眼的天地間騰挪旋轉,鳥兒一樣,魚兒一樣,什麼叫“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這就是,這就是自由的滋味,與天地一體的滋味。站在崖頂上,我覺得自己都已經看得痴了,真的好羨慕這些弄潮兒啊(在這裡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弄潮兒)!
為那種氣氛所吸引,我們決意要也要下到崖底去感受一番,結果卻發現了另一番完全不同於崖頂高檔酒店的奇異世界。怎麼形容呢?那是一條沿著酒店外側山崖逐漸向下、一直通向海邊的陡峭石梯,小路一側是無數顯得簡陋、但卻真正面朝大海的小茶室小飯館,無數販賣衝浪用品的小店面,無數的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或披著長發背著睡袋,或裸著上身抱著衝浪板,或握著一瓶啤酒發呆......但無一例外,都面朝大海,即使是在那些鄉土味十足的木塌上打著瞌睡的人們,睡覺也是面朝大海的。及至下到崖底,經過一帶天然潮汐洞,轉過一個灣子,就仿佛經過了一條時空隧道,或是打開了通往異世界的大門,碧海藍天就這般呈現在眼前。乍然開朗的明亮感覺令人炫目,那些迎面走來或是擦肩而過的人們,他們走路的動作不知怎的好似變成了慢鏡頭,眼前的一切忽然帶有了某種戲劇性,我們好像是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這裡好像已經成為電視劇集《迷失》裡的那座孤島,令人忽然就生出了又愉悅又惘然的奇異感覺。
這裡既不同於崖頂上那高檔酒店營造出的優雅閑適氣氛,也不同於庫塔海灘那種世俗的狂歡味道,倒是令我回憶起泰北的PAI縣、甘南的夏河、梅裡雪山的守望者客棧、甚至清晨時分還沒有紙醉金迷的陽朔的西街,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卻又與更大的天地融為一體,帶著一種既嬉皮又隱士、既純潔又頹廢的感覺。那種感覺就是有點矛盾的、有點奇異的,這裡只是世界的一個小小角落,卻仿佛富有某種魔力,吸引著地球上或向往自然或追逐自由的人們,想想都覺得詫異啊。

(三)每個人都愛金巴蘭
六月份在柬埔寨,好幾次早起晚歸,期望看到傳說中壯麗的吳哥窟日出和日落,然而一直沒能如願......哪裡知道,金巴蘭卻是這樣好客,不需要太多努力,她就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們展露著她那號稱世界十大最美之一的落日勝景。
傍晚5點半我們來到金巴蘭(Jimbaran),海灘上早已經一字排開了綿長綿長的桌椅,全都面朝大海,面朝落日的方向。真想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是什麼人第一個來到這片美麗的沙灘,是誰第一個擺開了浪漫的海灘落日燭光海鮮大餐。如今在巴釐島,每個人都知道金巴蘭,每個人都來金巴蘭,每個人都愛金巴蘭。
雖然是著名的海鮮饕餮之地,沙灘倒沒有預想中的狼藉。等待落日的時候,有皮膚黝黑的孩子光著身子在海灘邊逐浪嬉戲,金巴蘭的沙竟然很細膩,踩上去軟綿綿很是舒服,顏色也是暖暖的淺褐色。浪花仍然比三亞大,一波一波湧來,忽不留神,間或一個大浪,竟然調皮地把我一雙拖鞋搶走,忙忙去追,追之不及,只好認輸,正喪氣間,又一個大浪過來,我愛的紅拖鞋正正送回到身前,趕緊穿了往回跑,笑彎了腰,好爽快。
眯著眼去看傍晚耀眼的太陽,忽然有飛機好似從太陽的光環中飛出,追著看去,看它貼著海面滑翔,那邊一公裡處便是登巴薩機場了。飛機降落的地方,比飛機更多的是晚歸的漁船。
快要落日了,六點正。找個第一排的位置坐下,店家送上迎客的飲料,顧不上喝水,眼睛只盯著海的正前方。今天的落日並不是暖暖的雞蛋黃,而是金晃晃的耀眼明亮,一點一點穿過薄薄的雲層,向海面墜下。十分鐘時間而已,似乎每一秒都有不同的景觀,周圍的天和周圍的海,跟著落日的腳步,一分一分變換了顏色:從澄澈的碧藍,漸漸變成金色與黑色的交織,而最美的顏色是在那一輪落日已經完全沒入了海面,可天不但沒有灰撲撲,反而綻放出漫天漫地如此旖旎嬌艷的玫瑰紅,整個世界都好似喝醉了酒似地酡紅了臉龐,美得令人屏息......玫瑰紅是怎麼收了,不大記得,漸漸地天色也就擦黑了,天空重新變回藍色,但不是那種碧藍,已經是帶了幾分神秘的墨藍。
於是,沙灘上便次第點亮了蠟燭,很快在地上彙成一帶星星點點的銀河,海鮮大餐開始了。耳邊竟然也還聽得到大海的潮聲,熱鬧與寧靜好像涇渭分明地劃了一條界限,身後是人聲鼎沸,眼前卻只是愈發沉靜的墨色的大海。一個販賣烤玉米的小推車停在不遠處的沙灘上,點著明黃色的汽燈,不知怎的,竟有幾分“孤燈獨對蒼茫”的奇異,又凄清又祥和的感覺。



(四)風雨海神廟
去海神廟(Tanah Lot)這天,下雨了。雨勢並不大,但是有點擔心,因為天不藍了,想來海也該是灰蒙蒙的,或許不那麼好看。
還沒有走進善惡門,就看到遠處有大浪打起老高,一派驚雷氣勢,那麼遠就已經驚心,同時又讓人驚喜。趕緊跑進去,海水果然是灰灰的,但卻不是那種淺淺的灰,而是鉛灰色的,有些重,有些沉。白色的大浪不是第一次見到了,烏魯瓦圖、藍點,高崖下面都有,但是現在大浪不在腳下,就在眼前和身前,那種浪奔浪湧的氣勢更加攝人心魄。我又一次看得發了呆,原來大海溫柔的時候可以藍得那麼憂郁,像母親的懷抱,不溫柔的時候就是一個暴躁的女王,讓你只能折服在她腳下。
海神廟的游人是這幾天來最多的一處,唯一看到旅行團的地方,也是拍照需要排隊的地方。大海神廟這邊,有天然的岩石與陸地相連,若是退潮時分,人們可以趟過淺水走到神廟裡去,而現在正是大風大浪,墨色的海水早已漫過通路,還不時有大浪打來,激起高高的水霧,所以就只能在岸邊遠遠眺望一番了,此刻矗立在海中的神廟那種孤傲的姿態。
但我並不遺憾,本來風光四時總不同,退潮時固然可以登島探廟,卻無法同時領略眼前這大海令人心折的威力。大海神廟右邊還有兩處小些的神廟,因為地勢高,便可以順利走過去,走到海的邊緣。這時向外望去,風雨中的印度洋格外蒼茫,灰天灰地的,更是天海一色,混沌一體。天空垂得低低的,所以空氣中潮濕而悶熱,倒比大太陽下還更迫人,氣氛有些壓抑,可又有種攝人心魄的魔力,讓人像是被魘著了,移不開眼睛。灰色的波濤從極遠處低嘯而來,湧動的姿態仿佛大海下面藏著什麼魔鬼,然後近了岸,便形成高高聳起的潮頭,變成了雪白色,書上形容的萬馬奔騰原來就是這個模樣。浪頭轟然撞擊著海神廟的黑色岩石,大些的可以直激起比神廟更高的水花,然後狠狠地碎落海面。兩個小的海神廟間形成一個天然的灣子,浪子到這裡才漸緩下來,流瀉出滿灣的白色泡沫。可是馬上又會有新的浪頭追來,不讓陸地有一點喘息的機會。
最右邊的小海神廟與陸地相連處有一座天然的大石橋,遠遠看著上面佇立的人影,很有恍恍惚惚的魔幻感覺。而當我們走在上面,忽然有大浪打來的時候,橋洞子裡白浪噴湧,腳下的石橋好像承受不住似的,真的震動起來,又讓人有點心驚。感受著這樣的大海,只覺得怪不得人們要修建海神廟,面對高深莫測的自然偉力,不求助於神,渺小的人類該怎麼辦啊。


(五)匆匆而過的烏布
本來計劃中烏布應該是一個重點,誰知在海神廟戀戀盤桓良久,又因為不肯放過蝴蝶酒店的免費下午茶而耽擱不少時間,結果當酒店的班車把我們送到烏布皇宮門口的時候,已經都下午3點半了。得,滿打滿算也就剩四五個小時,放棄原計劃的梯田探訪吧,東方式的梯田對於西方游客來說很有吸引力,但是對於看過廣西貴州等地那樣美的梯田的中國人來說,巴釐島的梯田就只能算小兒科了。於是把僅有的時間全部貢獻給了烏布的小街小店。
烏布皇宮果然一點不像我們習慣中的皇宮,更像是一所表演中心,當然其實我到現在也沒鬧清楚這皇宮到底是怎麼回事,裡面住的是哪裡來的“皇族”?精雕細刻的皇宮門口連個小廣場都沒有,卻是正對著一條繁華的小路而已。
我們順著這條小路JL Monkey Forest從皇宮走去猴子森林,小小一條路上風情滿滿,女生一定會喜歡。

關於巴釐島的游記和照片請見:http://***/s/articlelist_1265083230_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