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火車站後,我便按照干媽的短信找到803路公交車,到了七寶,下午5點左右到干媽那裡。原來是干媽朋友的空房子,一起看世博的還有干媽的發小白牡丹【白牡丹是干媽她們小時候給她的外號,她姓戴,我該是叫她戴阿姨的,但是戴阿姨很不高興,這樣把她叫得太老了,非要我改叫戴姐,本文叫親切的叫她白牡丹吧,我覺得戴姐人比牡丹艷】原來干媽買的是7次票,這些情況都是見到了干媽才清楚的。
當天晚上在小區裡(多年前我就發現上海的社區比北京的方便,日常的吃喝用都可在小區裡解決)干媽找了一家叫“黑三娘”的川菜館子,打著犒勞我坐了2天火車的旗號,一向好吃的干媽和白牡丹點了好多菜——可惜沒一個好吃的,上海的川菜味道絕對不像北京的味道!當然更不像四川的!!真應了那句“入鄉隨俗”的古話了!


第二天早晨5點半,鬧鐘叫起了我們,待吃完早餐衝到地鐵裡時才早晨6點半,正好有一輛起點車(期間車)停在那,我們都有座位,可能坐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馬當路,以為可以直接換地鐵呢,一看指示牌,還要出去換,出了地鐵,沿著指示牌,走了5分鐘的路,才到世博地鐵馬當路入口,“天哪,入園也要排隊!”看著已經熙熙攘攘的排隊人流,完全沒有心理准備的她倆大呼小叫起來,我說:“萬裡長征,咱們剛離開瑞金!”;剛早晨7點,每條隊都已經排了百把號人,我們趕緊找條隊排上去。


排上隊,我們才知道要等到9點才放人進去,看著拎著各種小凳(最多的一種是那種漂亮的塑料折疊凳)的人,白牡丹說我們也應該弄一個,我說等看見賣的再說,先坐在地上呆會兒吧!起初愛臭美的白牡丹不願坐,站了半個小時後也顧不了,我們倆坐到那兒聊天,白牡丹說這景像讓她想起了小時候排隊買肉的事,干媽開始聊著小時候排隊買肉的事情來:干媽她們生長在一個遠離市鎮的大企業裡,在要用肉票買肉的小時候,每個月發工資那天,會有人趕著馬車來我們廠裡賣肉,為了買到好一點的(其實就是肥肉多一些的肉),小孩早早就去排隊——大家倆正興致勃勃地聊著兒時的各種趣事,一個警察扭著一個壯年男子從前面過來了,兩個人在那推推搡搡地爭辯著什麼,好像是這警察認為那男子插隊,而那男子不承認,不過那男子顯然不是警察的對手,被強壯的警察推搡得摔了好幾次趔趄,我心裡覺得這警察有點過份了,衝他叫道“不就插個隊嘛,揪出來就算了嘛!”,警察白了我一眼,還是揪著那人走過去了——可能要揪到什麼地方去教育?本來很愉快的心情被這小插曲一攪和,心裡很不是個滋味!
好在沒有多會兒,就開始安檢放人了,我們三個人從兩個安檢過道進去,剛過檢票口,干媽和白牡丹就拿著中國館的預約券來問我拿到沒有,我沒有拿到。預約券是志願者在進來的時候悄悄塞給干媽她們的,起初他們還以為是小廣告(還差點推掉),一看是中國館的預約券,趕忙收起來,我趕緊讓她找那幾個發票的志願者,都說發光了!干媽趕緊安慰我“到時侯和看門的說說,我們三人一起的,應該會讓我們進去的”。
坐上世博專線地鐵,我們坐到浦東的終點站(站名好像叫世博大道),出了地鐵,東邊就是A區,既然拿到了中國館的預約券,我們就把A區的亞洲館放在第一天參觀,看到地鐵旁的泰國館沒多少人排隊,我們就溜達過去排上隊,排了半個小時左右就進去了,第一個館總是看什麼都很新鮮,泰國館與後來看的其它館最大的區別是:在立體電影裡噴灑水滴時,我們頭頂上真的噴灑了很細的水滴,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從泰國館裡出來後,我和白牡丹都吵著要去買世博護照來蓋章,干媽和白牡丹就坐在菲律賓館旁邊的休息椅上等我,等了半個多小時,我才從中國館那邊的特許商店裡買到三本護照(不是在所有的商店裡都買得到護照!),我們先到排隊人很少的菲律賓(約排一刻鐘)館裡轉了10多分鐘,裡面有很大的地方是賣東西的,白牡丹最愛看那些小玩意,干媽給我照了幾張相。我是最幸福的,干媽一看到美景就給我拍照,我很喜歡拍照,這回可是臭美夠了的。
從菲律賓出來,看周圍的每個館都有很多人在排隊,我又跑到泰國館去排隊蓋章(好在泰國館蓋章的隊在外面另外排),干媽和白牡丹拍外景,泰國館、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尼館;看看時間已經是中午12點多了,我們才看了泰國與菲律賓兩個館,我說去排馬來西亞的隊,白牡丹說她走不動了,她在外面坐著等我們,我只好和干媽去排,在烈日下,我們排了50多分鐘才進馬來西亞館,這隊還真排得冤,裡面除了幾張落地大圖片,就是商店!不到10分鐘,我們就出來了(這隊還真排得冤!)。找到白牡丹,把我背著的干糧拿出來吃了,坐了1個多小時的白牡丹說她聽別人說印尼館裡實物展品多,我們就跑去排印尼館,排了個把小時就進去了,印尼館還真不錯,展館面積很大,實物展品確實很多,二樓的咖啡館很有意思!我們在裡面也逛了半個多小時。
從印尼館出來,我們又去排隊人較少的新西蘭和柬埔寨逛了逛,新西蘭看著人少,排上隊卻很累,因為他們的隔離欄太多,在那倒來倒去的走了足走了1公裡多路才進去,兩個館都很敷衍了事地弄了點圖片給大伙參觀。從柬埔寨出來,白牡丹累得說打死她她也不再排隊了,看看手機快4點半了,我就說那就往中國館走吧(我們的預約券上的參觀時間是18:30),經過“主題館區”,看到“地球館”不用排隊,我們就進去了,其實這些主題館挺有些內容的,可看的東西還真不少,尤其適合學生觀看。
大約18點,我們終於到了在電視中不知看了多少遍的中國館,一開始跟著一伙人稀裡糊塗地混進了(從綠色通道)緊挨中國館一側的各省市的館區,以為從這裡可以去中國館內參觀,心中正慶幸我們三個人只用兩張票就混進來了,看了10多分鐘,覺得有點不對勁,就拿手中的中國館預約券問志願者,人家說不是這裡的票,並告訴我們怎樣走到中國館的入口處,我們趕緊出去,圍著中國館走了大半圈,才看到了堪稱壯觀的排隊場景——中國館台階外的排隊區至少20多條長約30米的圍欄都站滿了人!
到了入口處,至少10多個工作人員在那驗票,我們三個拿著2張票想跟人家說說好話,可人家根本不聽,斬釘截鐵地問“只能進2人,誰出去?”,我只好離開,干媽她們過了嚴密的入口,一直伺機想把手中的票扔出來給我(隔著兩條圍欄),無奈老有人盯著,心裡正想著再找機會遞出去,前面已經又站著兩人開始收票——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這點小九九早被人家算准了,交了票之後,干媽她們就到了那開始站著等的排隊區了,一個30多歲的少婦也是和我一樣的情況,她小孩和丈夫有預約票進去了,她也被攔住了。她在這裡觀察1個多小時了,發現一個警備比較松懈的地方,我們約著一起越過欄杆。 趁著人們都沒有看過來的時候,說時遲,做時快,她從隔離杆下爬進,我一個從橫欄上飛跨進來了,干媽下意識地推著我從稀稀拉拉的人群中往前插隊走了4~5米,那少婦剛往前走了2米,就被趕過來的工作人員堵住了“剛才進來兩個人,一個是你,另外一個呢?”,干媽她們也趕緊往前走,干媽跟我說“那女的穿了件紅衣服,容易被認出,你這白體恤穿的人太多了,不容易記住,只要那女的不指認你,別人絕對認不出你來!”;果然,那工作人員確實無法確認另一個跨欄跳入的人是誰,那少婦在後面糾纏了一陣,最終也沒被請出去【好像她說她是看著別人翻進來,她才跟進來的,要她出去可以,但要把帶頭的人先弄出去”,這可難壞了那工作人員,只得順水推舟地放過了她。】一天來的疲勞因為這個小插曲而使我們輕松了不少!關鍵是三個人能一起進去,干媽她們不用再操心我以後怎麼進中國館了。
接下來的排隊進入了停滯期,中國館也是一撥一撥地放人進館,我們也累得像好多沒帶凳子的人一樣坐在地上等,約莫過了30多分鐘,身邊的兩撥人大吵了起來,起因是我們這一道的一個2~3歲的小男孩站那撒尿,尿從中間的空地上彈起濺到了另外一欄上的一個50多歲的男人身上幾滴,那男子就操著一口上海普通話不依不饒地在那訓斥起小孩的父母來,結果雙方就混戰起來,男男女女一堆人吵了快半小時......我都聽煩了,衝小孩的父母“算了,都吵這麼長時間了,怪累的!”,白牡丹也衝干媽嚷道“就是,要麼出去打一架,要麼就別吵了!不就幾滴童子尿嗎?!”那被濺尿的男子能聽到我們的話,但可能搞不清我們有多少人,沒和我們吵,幸虧隊伍也開始動起來了,就這樣,我們在中國館外排一個多小時的隊,終於可以進館了,我們長舒了一口氣,興高采烈地跟著隊伍踏上了進館的滾梯。
電梯進到中國館的一樓大廳,我們傻眼了,黑壓壓的兩個方塊,每個方塊都有幾百人,與外面唯一不同的是排隊的圍欄從鋼管變成了布帶——累了想靠一下也不行了!我們萬分沮喪地選擇了左邊的方塊排了進去,這個隊可累死人了,基本上站不了5分鐘就要走40~50米,來來回回在那操練了2個多小時,走了至少2公裡的路,把白牡丹累得幾次想撤退都被我們勸住,連年輕力壯的我都受不了了,抱怨說早知這樣辛苦,我又何必那樣闖關進來找罪受!?期間在快要結束排隊上直梯時,又遇到兩對年輕夫婦吵架,好像之前已經吵過停了,不知什麼原因又開始吵起來,直到進了直梯,雙方還在吵,同梯的一位老者我們別吵,干媽也煩得吼了句“就是,電梯太小了,老人心髒受不了!”,雙方才偃旗息鼓,不情願地停了嘴…….
中國館裡的展覽內容那是沒得說,確實值得看,尤其那副有聲有色、活靈活現的“清明上河圖”與國寶“銅馬車”!我們在裡面逛了半個多小時,出來時已經快23點了,一路上,累得快瘋了的白牡丹一直叨叨說她再也不來世博了!
夜裡趟在床上回想這一天的經歷,至少有兩個隊是我沒預料到的,一是早晨入園安檢的隊,我們排了兩個半小時,只不過由於早晨涼快,又可以坐在地上等,所以沒讓我們留下太多對排隊的恐懼;中國館的隊,尤其是進到一樓大廳的那2小時不停慢走操練的隊,恐怕要像可怕的夢魘一樣終身難忘了!
第二天,白牡丹在家給我們准備美餐的借口留做了逃兵,我和干媽九點多才到馬當路,在安檢口只排了10多分鐘就進去了,這天,我們倆在歐洲與美洲區游蕩,看著哪個館人少,就往哪裡走,基本沒有排超過1小時的隊!晚上不到九點,我們就出園了,到了小區裡,看到“富僑足療”,干媽頭也不抬地帶著我衝了進去——兩天來在世博會至少走了30多公裡路,雙腳很痛了。
第三天是周六,我們早就定好周末不去世博會,不與本地上班族或上海周圍短途游的人擠,睡個懶覺,我第一次到上海,約了一個上海的朋友一起逛逛外灘,干媽和白牡丹則去了七寶古鎮。
第四天早晨(星期天)睡到10點多鐘起來,白牡丹想到她星期二就要離開了,來上海是奔世博會來的,好像看一天就離開有點不甘心,說我們去看世博夜景吧,於是三個人大約中午1點鐘進了世博會(安檢口不需排隊),還是在歐洲與美洲區游蕩,依然是看著哪個館人少,就往哪裡走,最長的隊是法國館,排了2小時的隊就進去了,晚上7點鐘溜到沙特館准備排尾隊,哪知人家6點半就停止排隊了,走到日本館時,聽到工作人員在那吆喝“日本館只排2小時就可進去了”,於是隨人流排了進去,看到隊列旁邊有個提示牌,上面寫著“表演活動停止,只能參觀”——原來是參觀內容縮水了,等到9點半,終於進去了,走一圈,不到十分鐘就出來了,世博章也停蓋了!日本館是我們排隊半小時以上的館中最沒意思的館了,浪費了我們2個多小時的時間。
第五天,預報有小雨,三個人大約11點到安檢口,也沒排隊就進去了,這天看了10多個排隊較少的館,中午在經過加拿大館時,白牡丹自己從出口混了進去,詳見我之前的游記“半老徐娘巧施美人計混進加拿大館”!晚上本想在世博園裡的“必勝客”慶賀白牡丹的成功,到餐館一看,位子很緊張,更糟糕的是看大家吃的那些匹薩餅都很不像“必勝客”的——世博園裡的餐食都很馬馬虎虎,於是三個人決定回到七寶,到那裡的“必勝客”去寬寬綽綽地享受美味!
第六天(第5次進世博園)就剩我和干媽了,我們決定最後再參觀一天,先到浦西,這邊的人明顯比浦東少多了!在“城市足跡館”裡逛了半個多小時,很不錯!隨後又看了鐵路館、太空館,船舶館,都很有意思,本想看看石油館,見排隊的人太多,兩個人就先去找飯吃,在“蒸功夫”弄了份45元/份的套餐,味道還行!吃完後已經快下午2點了,看看石油館還是那麼多人在排隊,就溜達到碼頭去坐船,完成一下在黃浦江上坐船看看世博園的心願,結果排了快1小時隊才上了船,本以為船能開到浦東C區,沒想到人家只到浦東的A區,從上船到下船也就最多10分鐘,心裡雖有些覺得那1小時的隊不怎麼值當,但轉念想想也算在世博園裡的黃浦江上坐了一回船,兩個人也就心安理得地去看宏偉的飛碟——世博文化中心了,到了跟前才發現竟然也是人山人海的排隊人流,只好在外面照了幾張像就退卻了。兩人走走停停地找角度照相,遇到排隊少,又未進去過的館就進去看看,葡萄牙館就是在不經意間只排了20多分鐘就進去了,裡面的內容編排得不錯,畢竟是老牌帝國主義!主要是那些與中國有些淵源的東西吸引人,畢竟他們曾經營澳門幾百年哪!
傍晚晃晃悠悠地走到澳大利亞館的側面,發現一個樂隊在那演唱,還有凳子坐,幾個男歌手唱得很賣力,我們也報以熱烈的掌聲,結果吸引了很多經過的人來聽,場面很熱鬧,干媽對我說“就當是歡送咱倆離開世博會的音樂會吧!”,聽了半個多小時的演唱,看看已經是晚上9點了,我們就起身下了就在旁邊的地鐵,徹底結束了這滋味獨特的世博之旅——對於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一生中排隊最多的旅游!
第七天下午,我們冒雨坐803路公交到上海南站,買了4點多到嘉善的火車票,離開繁華擁擠的大上海,開始到此次旅行的第二站——著名的古鎮西塘去游覽。
在世博會瞎逛了5天,聽到很多人抱怨不該來,還聽說很多人逛了一天就打道回府了,在排隊消磨時間時,我就琢磨什麼樣的人不該來世博會,總結如下:
1、怕曬黑的美女們,即使你整天打著傘,依然會黑一圈。
2、一次走不了2公裡路的人,即使只排2個小時的隊,也要來回走2~3公裡的路。
3、平時養尊處優慣了,覺得自己是個“人物”的人,在世博進哪個館都要與普通人一起排隊操練,這可有點考驗人,本人一同學的姐姐是一小縣長,帶著5個縣級領導來看世博,大半天就出園了——平日吆五喝六的他們哪受得了那種沒人伺候的心理落差呀?
4、習慣於算賬的人,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算計花一天的門票錢要逛多少個館才值,結果把自己累個半死!
5、沒有耐心的人,幾乎沒有不排隊就能進的館,即使您有體力,在烈日下被操練幾次也會煩,如果再有人在那吵架吵很長時間也不開打(我們幾乎每天都遇到排隊的人在那吵架的事),嘰嘰喳喳的高音會把你煩得心裡只求他們立即大打一場,解解你心頭的無名邪火!
6、對建築美學沒有愛好的人,到世博,如果你喜歡建築美學,看看那些風格各異的展館外觀就是一種享受!我在那聽很多人談論這個館裡有什麼,那個館裡有什麼,其實大部分館裡都是電視大屏和圖片,無非介紹介紹該國的主要物產和旅游景區,進過幾個館後就會抱怨大同小異,覺得排隊不值。
7、對旅游沒有興趣的人,很多平時連國內的美景都不喜歡去游的人,也因種種原因(單位組織,認為自己有錢應該趕這時髦的等等)到了世博會,那才真叫受罪!
8、10歲以下的小孩,他們的體力和興趣都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