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看完了世博會所有國家館和組織館(2)--三赴上海14次參觀世博會

作者: 三字經1

導讀遭遇惡劣天氣 周六是非指定日的最後一個周末,上周六的103萬人的最高峰可能被挑戰,我在早上七點鐘就到達了耀華路6號門,這裡已經是人山人海,世博軸分三層,都可以排隊,容納的人流量巨大。 大家經過一輪奔跑進入了一個個方塊等候九點鐘開園,在最前面隊伍是凌晨四點鐘已經來排隊爭取中國館預約券的牛人,此時天氣已由陰冷轉為小雨,我在出門時只帶了一個很薄 ...

遭遇惡劣天氣

周六是非指定日的最後一個周末,上周六的103萬人的最高峰可能被挑戰,我在早上七點鐘就到達了耀華路6號門,這裡已經是人山人海,世博軸分三層,都可以排隊,容納的人流量巨大。

大家經過一輪奔跑進入了一個個方塊等候九點鐘開園,在最前面隊伍是凌晨四點鐘已經來排隊爭取中國館預約券的牛人,此時天氣已由陰冷轉為小雨,我在出門時只帶了一個很薄的一次性雨披,沒帶雨傘,兩小時後,九點鐘開園,大家依次安檢入園。

我原想去台灣館碰碰運氣看是否能拿到台灣館的預約券,等我狂奔到達前,廣播裡已發出了台灣館預約券發放完畢的通知,台灣館門口通知上寫著“每天在白蓮涇入口處排隊領取預約券”這與前幾天看到的通知不同了,管理人員說要拿到預約券最好凌晨四點半就要到白蓮涇入口排隊,於是,只好放棄排隊搶預約券的設想,轉身去了哈薩克斯坦館。

路上看見無數四面八方狂奔向尼泊爾館旁邊高架橋下沙特館排隊隊伍的人流,此時,沙特館的排隊時間早已超過八小時,也就是說九點二十分以後到達沙特館隊伍的游客都要排上一整天,所有的人目標都是一樣的。沙特館或日本館沿途的志願者早已駕輕就熟,用喇叭不斷高喊“沙特館,日本館向前”。

以前我排德國館用了兩個半小時,今天德國館的排隊時間已經達到七小時,就連內部空無一物的英國館都是要排五小時,從此就能看出今天的人流量之巨大。

我排隊一個小時看完哈薩克斯坦館,內部有一個3D影片,乘園區公交去歐洲區看冰島館,這裡的人流早已超出圍欄,在空地上排出長長的一遛,此時雨量加大,用傘的缺點暴露了出來,別人傘檐上的滴水落在你身上,同樣,你也淋濕了別人,隊伍中不時有人在問“現在排的是什麼館?”引起周圍人群的哄笑,看來大家都是飢不擇食,反正到處都是長龍,看完冰島館准備去附近的非洲聯合館避雨,走近才看見一片黑壓壓的人群,平常信步走入的聯合館現在竟然要排一百米的隊伍,,才能進入U型圍欄,而且沒有圍欄,到處人喊馬嘶,秩序混亂,密集的水流順著傘檐流淌在每個人的身上,連我這樣的壯年人都被擠得東倒西歪,帶小孩的游客更是痛苦不堪,排了半小時才擠進U型圍欄,等進入聯合館幾乎所有人都淋濕了,在場的安保人員確實也盡了力,個個喊得聲嘶力竭,全力支撐著傾斜的圍欄,當時的場景就像逃荒。

我在非洲聯合館內逗留了三個小時,補拍了所有場館。此時,雨依然未停,我的雨披也在擁擠中被扯壞,褲子和鞋全部濕透,世博園游客感覺只有一個——慘烈。

准備去台灣館碰碰運氣買張預約券入館,達成看完所有國家館的目標,還好順利地找到了預約券,身上濕透,冷風襲人,氣溫22度,我說服了把門的保安讓我提前排隊,台灣館的內部設計很好,360度的環幕電影和之後放飛天燈節目都很有創意,每人都拿到了一個台灣館的小茶盅留作紀念,只是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由於跳閘我們只能在黑暗中排隊蓋章,晚上七點多拖著濕漉漉的腳步坐上了回去的地鐵。

這一天世博園所有的游客都體會到了好天氣的可貴,人人都成了落湯雞,因為雨傘根本沒用,除非你從來不排隊,否則連進非洲聯合館這樣的直入場館都要擠得怨聲載道,終於完成了看完所有國家館的宏願。

我相信在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中,實現此目標的人不會超過百萬分之一(所有場館有照片為證),這也是對十多天日夜奔波於世博園的一個最大的安慰!

最初第一次來世博園時許下的願望,逐步接近直到最後完成所付出的代價都是非常值得的。也許此生世博會不會在中國重開,但這次我沒有留下遺憾,我也像日本的世博奶奶一樣,看完所有國家館,同時也看完了浦東的所有組織館

特寫此文,以茲紀念!時間:2010年10月23日晚7時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