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美團”的西藏攻略:三、在色拉寺的困惑

作者: Woody2012

導讀為了適應高反,第二天我們自由活動。我好奇心重又習慣獨行,一大早就自己鑽進了八廓街旁邊藏民聚居的小巷子裡拍藏民的房子。我在旅途中發現,很多藏族的民居都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濃重的顏色和漂亮的裝飾:白色的牆,黑色的窗框,接近房頂的牆面多是深紅色,白色的簾子,藍色窗戶,配上房頂的旌帆。。。。。。在西藏的藍天下看起來是自然和諧。 在小巷子裡, ...

為了適應高反,第二天我們自由活動。我好奇心重又習慣獨行,一大早就自己鑽進了八廓街旁邊藏民聚居的小巷子裡拍藏民的房子。我在旅途中發現,很多藏族的民居都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濃重的顏色和漂亮的裝飾:白色的牆,黑色的窗框,接近房頂的牆面多是深紅色,白色的簾子,藍色窗戶,配上房頂的旌帆。。。。。。在西藏的藍天下看起來是自然和諧。

在小巷子裡,我印像最深的是藏民如陽光般溫暖的微笑,讓我最初有些緊張戒備的心很快放松了下來。在林廓南路的倉姑寺茶館裡,我和藏族的大爺大媽們混在一起喝茶,雖然語言不通,但藏民對陌生人的友善和茶館裡其樂融融的溫馨讓我隱約想起小時候北京大雜院裡的生活。在茶館裡還看到一個美貌若天仙的藏族姑娘,真可惜當時沒勇氣給她照張相。

那天上午唯一不好的記憶是林廓南路上乞討的孩子,不下幾十個,我一度被十幾個孩子圍在當中,只好鑽進倉姑寺茶館才逃出了重圍。在旅途中,我們碰到很多乞討的藏族兒童,看著那些還帶著童真的孩子和你說“一塊錢”(我從藏族孩子嘴裡聽到最多的話),心裡真是五味雜陳。孩子是西藏的未來,我有時會忍不住為西藏的未來感到擔憂。

下午和NONO去色拉寺看著名的辨經。色拉寺規模很大,也很有內涵,55元門票價格是物有所值的,沒必要像某些攻略建議的那樣逃票。西藏的寺廟和漢地的一個明顯不同是在布局上和周圍的民居建築融為一體,不像漢地有明顯的院牆將寺廟和周圍分開。

我們到的時候辨經已經開始了,大院子裡面人生鼎沸,一大群穿深紅色僧袍的喇嘛三五成群、或坐或站,用我們聽不懂的語言進行著激烈的辯論,站立的喇嘛不時做著舞蹈般誇張的擊掌動作。四周的驢友和旅游團忙著不斷調整“長槍短炮”的位置,“卡卡”快門聲響個不停。在一片熱鬧中,我心中突然升起了強烈的好奇和困惑,很想知道喇嘛們究竟在說什麼。

人與人之間是那麼神奇,院子裡是兩群截然不同的人:穿深紅色僧袍的喇嘛和穿五顏六色的戶外服裝、手拿“長槍短炮”的游客,雖然近在咫尺,卻隔著一道看不見的鴻溝,讓兩群人的世界變得那麼的遙遠。我感到這就是我們旅行者和西藏之間距離的寫照。只有去跨越那道精神的鴻溝,我們才可能真正靠近這片土地。

晚上我們再次殺回瑪吉阿米,這次下決心一定要在這裡吃上一頓。瑪吉阿米的生意太好了,等了大約一個小時才允許我們點菜,後來不知道又用了多久菜才上齊,反正是我生平最慢的一餐了。我對飯菜完全沒有印像,只記得驢友的留言薄非常精彩,很值得一看。酒吧裡的氣氛非常好,驢友們認識或不認識都可以自由自在的交流。這是西藏旅游與我以往經歷最為不同、也最吸引人的地方。

NONO和兩個重慶MM劃拳、鬥酒玩得很HIGH,我發現自己倒是一下有點不適應。從瑪吉阿米出來DDMM們不盡興,居然還要去唱歌,那會我已經感覺有點高反上來了,還好他們沒得逞,嘿嘿。。。。。。

點點酒喝高興之後有點晃晃悠悠。巧MM說過幾次她酒量很大,從沒見過她有喝高的時候,可剛這點酒就怎麼就晃悠了呢,別是唬我那吧?還不了解點點的我心裡有點“輕敵”了。沒想到這個“輕敵”為自己埋下了隱患。。。。。。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