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悠閑旅游金色的呼倫貝爾之三(恩和,,莫爾道嘎,乞乾)

作者: T1171280763

導讀9/15 7:30 小何准時到.我們就奔向額爾古納.經過金帳汗,不進(作過功課,人工景點)上了山頭看莫勒格河彎彎曲曲,小何很熟,上了三個山頭望莫河,天空陰沉,藍天白雲下牧羊圖不見.但莽莽草原氣勢在.九曲沒巴音布洛克精彩,可能少了雪山.我們在09年6月在那見日落.巴河的九曲震撼.下山時天下雨了,根河濕地霧大不見其影,我們就放棄此景點.到出名的蒙古源飯店進餐.手抓肉是招牌菜。我 ...

9/15 7:30 小何准時到.我們就奔向額爾古納.經過金帳汗,不進(作過功課,人工景點)上了山頭看莫勒格河彎彎曲曲,小何很熟,上了三個山頭望莫河,天空陰沉,藍天白雲下牧羊圖不見.但莽莽草原氣勢在.九曲沒巴音布洛克精彩,可能少了雪山.我們在09年6月在那見日落.巴河的九曲震撼.下山時天下雨了,根河濕地霧大不見其影,我們就放棄此景點.到出名的蒙古源飯店進餐.手抓肉是招牌菜。我們到得早,廚房剛宰了羊,按店規,客人可自選部位,好在我們的司機是蒙古族,他挑了腰部,據雲乃羊的最好部位。放鹽的奶茶,無腥味的羊肉,可口的羊湯蔥面.飯後,在蒙蒙雨中趕赴下,上護林。白樺林已落葉,地上金黃一片。到上護林時雨停天放晴,靜靜的大地和河流,村莊,一路上風景秀麗多彩,有人講風景在路程中, 若不包車,則是很遺憾的.快到恩和俄羅斯鄉一排金黃白樺樹似歡迎遠方的客人.,投宿在網上好評的嘎列客棧,老板老賈能人會種菜又一手好木匠,蔬菜和家具都出自其手.房間干淨.還有電視,就是厠所在屋外,但管理行,黑土地及時吸收循環,很低碳.有5位畫家已在此搞創作一星期了,都是油畫老師,有一位還是上海老鄉咹.老教授80多歲,准備出個展,可惜旅途中,畫之油采還未干透,否則真想收藏一二件.恩和村,濃郁的俄羅斯味,一個博物館,洋蔥頭.民居為木刻楞.農家樂都經鄉政府審核後統一掛牌”鄉村游”.夕陽的河邊,忙碌的農夫,雖已是旅游點,但悠閑靜泌的鄉村未遠去.一對哈爾濱夫婦也來了,共同晚餐,就把老賈的蔬菜點上了.尤其青椒,西紅柿,黑土地上的鮮美成果..

9/16 昨驟降溫,下雨後,天放晴,今晨霧,沒日出,但見霧淞,河邊又是一不同.眼飽後,主人已准備就緒早餐,牛奶,列巴面包,藍莓醬,小米粥.醬果醬和醬菜都是主人自辦的.飯後與老賈夫婦告別,走向莫爾道嘎. 旅游產業正是雙贏,有了農家樂,游客多便利,而農民又多收益.霧汽飄浮在山川間,黃黃青青的樹木點綴.鐵牛也奔奔忙,為防乞乾邊境檢查,先到莫鎮開了防火證,進入公園(100元/位,司機免,無老人票),即是夜宴之外景,一路上人少,"一覽九嶺,飛鷹,堰子松林",穿行於彩黃之中,與阿爾山之比少了水.在白鹿島邊的望林防火塔上,無盡的森林蔚為大觀.去乞乾路上,自然生態更多些.走走停停,到乞乾要2點多了,乞乾只剩下不願動遷的老8戶了,與俄羅斯隔額爾股納河相望,.對面的河岸.靜靜的,沒人氣.也不知當地政府為啥要動遷,也是個俄羅斯族的家鄉,但多年的動遷折騰,已無人氣,木刻楞房子沒維修保養.邊防哨所正擴建,一個界碑指示人們這是邊陲.小何領我們去村上最出名的大爺家,他是釘子戶的頭,68歲了,老兩口住,孩子們都在城市裡,老人家裡人氣旺,連修碼頭的民工也在客廳談天.有四個北京旅客已住宿,老太太中午已累壞了,再也無精力搞飯給我們三人,大爺也是個俄羅斯後裔,那純真的東北普通話從標准的俄羅斯臉龐中吐露,就人感嘆,界河是人為的,若沒,那對岸也不會這麼人煙稀少.乞乾的風景沒比莫嘎出色,但更生態.回家後翻閱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乞乾曾因為采金而興旺,曾為縣,但百年來無金可挖,逐漸衰敗,地不多,單靠打魚難以養活眾多人口.可能為此叫人拆遷到室韋.

傍晚回到莫鎮,旅游城鎮啊,旅館菜館生意興隆,網上出名的福源旅館也要200元/標間,因我們司機是老顧客,優惠待遇180,它算是不出格的價格,鎮上的一家要280.拒說,旺季時300,400的.也是,一年就幾個月的生意,大冬天的空閑得補回來.莫鎮就是一個伐木集合點發展而成,廣場上的六位伐木工肩抗木材的雕塑,點題.出名的姐妹飯店人滿為患,老板娘介紹隔門的大台門,新開,倒也行.第二天早餐也在此.





















精選遊記: 呼倫貝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