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愛的中國城市(四)-昆明

作者: 小新大狼

導讀跟成都一樣,昆明也是一個旅游集散地。 第一次感受它的魅力,是在坐了55小時的火車,在昆明火車站對面,吃了一碗熱騰騰的米線。這簡直是人間美味啊,堪比瓊漿玉液。我想可能本身米線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一碗米線,只不過是因為我是一個長途火車上下來的飢漢。好比一個剛從牢裡放出來的,到大街上見到的第一個女的一定會回頭看。 昆明人特別熱情。在我第一次雲南 ...

跟成都一樣,昆明也是一個旅游集散地。

第一次感受它的魅力,是在坐了55小時的火車,在昆明火車站對面,吃了一碗熱騰騰的米線。這簡直是人間美味啊,堪比瓊漿玉液。我想可能本身米線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一碗米線,只不過是因為我是一個長途火車上下來的飢漢。好比一個剛從牢裡放出來的,到大街上見到的第一個女的一定會回頭看。

昆明人特別熱情。在我第一次雲南旅行時,我聯系了一個朋友的同學的爸媽,他們是昆明人,就是他們幫我和我的旅伴們買了回上海的火車票,還邀請我們去他們家。我們沒有好意思都去,只去了三個人,還在他們家舒舒服服的洗了一個澡,然後上了回上海的火車。

我絲毫不掩飾我喜愛坐火車旅行的癖好。開始是因為省錢,就算現在,只要時間允許,我還是偶爾會坐幾小時或者十幾小時火車。當然我們進入了高鐵時代,上海-昆明再也不需要55小時了。我清楚的記得我在昆明回滬的火車上,碰到一個很能侃的大哥(或者我應該叫大叔),什麼老毛的故事,西藏新疆台灣等等,有些觀點我當時都是第一次聽到。反正火車上,你可以自由的發表意見,也沒有什麼顧慮,下了車,誰也不認識誰。

第二次雲南旅行,我們是住在翠湖邊一個青年旅館。當時是一早,從大理抵達昆明。公交車大概還沒有開,於是打了出租車,司機也不太認識,我們就在翠湖附近下了車。自己拿著地圖,還問了掃地阿姨還是早上散步的老人,才找到那家三星級酒店改建的青年旅館。在圖書館旁邊,地理位置相當好。

今年我去雲南,雖然沒有在昆明住,但是有兩個大半天。去的時候到機場附近的官渡古鎮(不收門票),有幫老男人在唱和聲煞是好聽,我還拿手機錄了下來。我在上海的公園裡也經常看到老人們彈唱,或者打麻將,只不過我感覺昆明的那些男人們更加年輕,如果都是剛退休的人,可能是水土好,顯得更加後生。晚飯前在市區閑逛,從火車站順著春城路一直走到市中心。關於春城路,後來回到昆明一早問路的時候,只記得一個春字,春熙路?春暉路?警察說“不記得路名我不能回答”,感覺挺好笑。在吳井路“天府棒棒雞”吃到了很好吃的雞爪,可惜上海沒有加盟店。接著走,誤打誤撞到了護國路,很有歷史的一條路,這裡有個像上海“中福古玩城”一樣的地方,有個小店裡看到了不錯的幾只飄花手鐲,開價幾萬、十來萬的都有。吃完晚飯還早,於是尋找到電影院看了一場迪卡普裡奧的《盜夢空間》,首映第二天,這裡的票價還可以,35元一張,只不過屏幕有點兒小。我記得上次在昆明看了《赤壁 下》。

我記得每次去昆明,都會去超市買很多菌菇帶回上海,一般都是干的,松茸,雞樅,牛肝菌等。等到每次吃的差不多了,我就該計劃再去雲南,或者四川。

昆明是個花城,這裡有很多便宜的鮮花,如果某個店搞開業慶祝,可以能裝飾上幾百朵花;如果你想帶點兒回去,可以去買些干花,插在瓶子裡,還不需要澆水。

我大概說過,我不喜歡去收費的景點玩,所以石林和滇池,我沒有去過,我想我再去十次昆明也不會去。所以抱歉我沒有任何點評。

我喜歡喝茶,也喜歡逛茶葉店。如果我住在昆明,我一定很樂意經常去街上的茶葉店,喝茶買茶。這些茶葉店大都很精致,古樸典雅。沒有什麼好的圖片分享,就貼一個手機拍的吧:



我們的國家進入高鐵時代,我們的城市也進入地鐵時代。昆明也不能例外,看了有朋友寫“自從來了仇書記,昆明變為大工地”。我想就算李書記張書記來,昆明一樣會成為大工地,這是我們整個時代的陣痛,不如此如何獲得新生?只不過,我們應該想想,除了那些不可避免的共性,我們是否應該為城市創造一些,或者至少保留一些個性?否則,把我扔在某個城市,環顧四周,我還真不一定能夠認出這是哪裡呢!就算我去過這個城市三次四次又怎麼樣?

昆明,我想,應該是個有個性的城市。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