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十月二十六日):今天到日喀則,一路上有羊湖、卡若拉冰川、宗山城堡、白居寺等。這幾天一路走來,絕對的審美疲勞,實在寫不出什麼了,直接上照片吧。

意料之內和意料之外的羊湖,任何文字在這樣的景色面前都是蒼白的。

溫順的小藏獒

卡若拉冰川,此處海拔5020米,這已經是半山腰的位置了,據說15年前冰川掛到山腳,手可以觸摸到,也據說再過15年這裡就再也看不見冰川了。

宗山城堡

白居寺的白塔,有十萬佛塔的美稱,有九層,七十七間佛殿,一百零八個門,有的樓梯好隱蔽,很難找,錯過了就要順時針再繞一圈,我只登上了第三層,還是體力不行啊。
白居寺是在西藏各大教派分庭抗禮的情形下建成的,有著特殊的地位和意義。
今天宿在日喀則,結果碰到全市停電,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酒店的水管爆了,連水也沒有了,只能隨遇而安了。晚飯是在科技路上的九大碗吃的,四川菜,還不錯,物美價廉。
第七天(十月二十七日):今天就要到珠峰了,滿心的期待和憧憬。往珠峰的路上實在單調,連山也是嚴肅的,光禿禿地,不過你仔細觀察,這些曾經沉浸在海底的山的色彩居然也是多變的。仿佛無時不刻不在告訴我們他們承受的是世界之巔。

先到拉孜,我們相距上海5000km啦。

光禿禿的山,厚重而嚴肅
在定日吃午飯的時候,已經有人來推銷化石了,有的很漂亮,但要價頗高,我們想先不急,回來買也來得及,但這個決定讓我後悔不已,第二天好看的幾塊化石就被人家賣掉了。
吃好午飯,我們進入了進駐珠峰大本營的最後100km,這是一段土路,顛簸得厲害,整整開了3個小時。聽巴桑說本來是要修柏油路的,但聯合國環境組織不同意,估計是為了保持原生態,保護環境吧。不過這樣才更能彰顯出珠峰的神秘和艱難。我們在下午五點到達大本營,帳篷已經拆光,絨布寺的招待所成了我們唯一的選擇,條件很艱苦,沒有熱水,只有公共廁所,由於周圍雪山環抱,零下5度的氣溫顯得更加逼人。過夜的人們都圍坐在餐廳裡就著火爐取暖,各國各地的人們聚集在這裡等待著美麗的珠峰日落。

盤山土路

這就是珠峰,一點也不震撼

精彩的日落,老公在外面凍了很久才捕捉到得。
我有些高反了,頭很疼,畢竟是在海拔5200m,我努力讓自己平靜不去想,海拔最高的寺廟絨布寺也沒有進去,外面凍得厲害,我只是透過窗戶看到了籠罩在夕陽余暉下的珠峰金頂,心滿意足矣。
晚飯簡單地對付了些蛋炒飯,實在沒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