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玉樹到西寧

作者: whh1976

導讀清晨,伴著陣陣涼風,穿過還未徹底醒來的寧靜街道,我們到了汽車站,早班車的司機是個結實的藏族小伙,正在除去結在汽車玻璃上的冰。7點半,汽車載了十來個人,空蕩蕩的上路了。太陽剛剛爬起來,我們行駛在兩山夾一河的峽谷中,巨大的山影投在另一側的雪山上,只留下潔白的山顛反射著眩目的光,不一會,我們就到了通天河大橋。這是從源頭數起,長江上的第三座 ...

清晨,伴著陣陣涼風,穿過還未徹底醒來的寧靜街道,我們到了汽車站,早班車的司機是個結實的藏族小伙,正在除去結在汽車玻璃上的冰。7點半,汽車載了十來個人,空蕩蕩的上路了。太陽剛剛爬起來,我們行駛在兩山夾一河的峽谷中,巨大的山影投在另一側的雪山上,只留下潔白的山顛反射著眩目的光,不一會,我們就到了通天河大橋。這是從源頭數起,長江上的第三座大橋(第一座在青藏公路的沱沱河上,第二座在治多縣境內),而通天河一流過橋下就改名叫金沙江了。大橋二墩三孔,有一百多米長,八九米寬,橋頭立有“通天河”石碑,離橋不遠的大石堆上掛著經帆,據說是當年唐僧取經過通天河時的曬經台,而山上則是高老莊。這時,陽光穿過山隙照在江面上,站在橋上扶欄望著滾滾的江水在高山深峽間湧過,不由想起了“金沙水拍雲崖暖”的詩句。 穿出峽谷,到了歇武鎮,這裡是個丁字路口,往東20公裡就到了四川,半山有一座寺廟,叫歇武寺,建築很精美。過歇武,汽車爬了一陣山,就駛上了高原牧場,這裡是牧區,路旁不時閃過一兩座氈房,大隊的犛牛和羊群,還有騎著馬,甩著鞭子悠閑的牧民。有時幾頭犛牛會不知趣的大搖大擺走在公路上,司機只好不停打喇叭將其趕走,路邊還不時的有冀展近兩米的山鷹疾飛而過。經過稱多、溫泉、清水河,約11點,我們爬到了海拔5082米的巴顏喀拉山口。這裡太美了,用同伴的話說,這是到了天上了。雪山近在眼前,天藍得不能再藍,空氣雖然稀薄,但清新的可以呼吸出它的純淨,站在這雪山之顛,任何人的心靈都會淨化,我依著掛滿經帆的石碑,踩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面對自然的偉大,忘記了一切,只有淡淡的微笑和滿心的自豪。同車的藏民這時呼喊著“索索”,將手中印有經文的紙片撒向天空,在風中,紙片帶著祈福和美好的向往飛向藍天,飛向陽光。 進入了黃河沿路段,另人擔憂的是這裡的草場沙漠化很嚴重,許多地方已經形成了沙丘,車內的空氣中很快充入了嗆鼻的塵土,道路也很差,是石土路面,異常顛簸,草場上時常會卷一陣陣加著沙土的旋風。在一些植較好的草灘上大大小小的湖泊由水道相聯,這些草灘的名子都很地特色,有野馬灘、野牛溝、苦水灘,當然也有星星海。下午四點,我們到了瑪多黃河大橋,這是黃河自源頭而下的第一座橋,可謂真正的“天下黃河第一橋”,我特地到河邊采了黃河上游的水樣。坐了十來個小時汽車,我們都有了困意,一覺醒來,到了花石峽,汽車加了點油,我也抽空望了望遠處著名的阿尼瑪卿山。黃昏時翻過最後一座高山鄂拉山,滿天的繁星已開始閃爍。夜裡,車上冷多了,我和同伴相擁而眠,朦朧裡看到了夜燈中的共和縣城,龍羊峽電站離此不遠,凌晨三時,終於回到西寧,離家不遠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