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巴釐島隨筆

作者: 上海的大力水手

導讀海上星辰:請跟我來,好嗎?且把目光交給赤道、島嶼、海洋,行嗎?你看見了吧,萬千島嶼,錯落有致地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深邃的懷抱裡,閃光,發亮。像寶石。赤道似乎覺得這萬顆星有些零碎,就把自己當繩索了,把它們串了起來,便成一串星星索,地球上就有了一個站立在亞洲和大洋洲交界處的“萬島之國”——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 印尼大多數人口信奉伊斯蘭 ...

海上星辰:請跟我來,好嗎?且把目光交給赤道、島嶼、海洋,行嗎?你看見了吧,萬千島嶼,錯落有致地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深邃的懷抱裡,閃光,發亮。像寶石。赤道似乎覺得這萬顆星有些零碎,就把自己當繩索了,把它們串了起來,便成一串星星索,地球上就有了一個站立在亞洲和大洋洲交界處的“萬島之國”——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

印尼大多數人口信奉伊斯蘭教。而篤信巴釐印度教的巴釐人,願意把生活中的許多時間花在祭祀善神惡鬼上,一日三餐在案台上供奉的,吃的喝的喝養眼的鮮花一樣都不缺。所以導游說了,當地人喜歡妖魔鬼怪,裝神弄鬼。

人在島國:在巴釐島,不少地方要進行海祭。最著名的是海神廟,想遠眺海神廟,可以走到另一處海崖上。在這兒,左邊是海神廟,右邊是另一處不知名的巨岩,形狀有一點像桂林的像鼻山。坐在陡峭的崖上,聽任海風輕輕吹著,看夕陽將金光灑滿印度洋。海神廟和海崖的剪影,伴著海浪拍擊黑礁,這個黃昏漸漸肅穆起來,也是觀日落的最佳場所。

印尼人常懷感恩之心,所以,他們的許多節日時用來慶祝豐收和表達謝意的。他們感謝田間谷,欄中畜,地上桑,池中魚。。。感謝天厚愛。感謝地豐收,感謝日子可以過的衣食無憂。好悠閑的日子啊。

靈物——牛:在巴釐島上稱(sa pi),千萬別讀錯音調,否則就變成罵人的話。都說它神,竟然穿著白色襪子(原來蹄子下端是白色的),悠閑自在,不能任意宰殺或出售,受到特殊保護。

底蘊:見識過讓人眼花繚亂的印尼舞蹈後,就有一種感受:人在舞島,不僅僅是人,就連空氣中的花香都是跳著動著舞著的,那種撲面而來的氣息,便是印尼人的味道——快樂多,憂愁少,自在多,拘束少。起床要慢,吃飯要慢,出行更要慢,體會最深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慢慢來。

讓木石替我傳遞:印尼人信賴依附在木石上的靈性和神性。在巴釐島,處處可見神祗、惡魔、靈獸、人物等石像,安坐房前屋後。如果你喜歡,帶上幾件回家倒是不錯的選擇。

穿衣一塊布:通常是指巴迪布,以傳統的蠟染工藝制成的紡織品。別具一格的色彩,耐人尋味的花紋,以及滲透布質的天然氣息,正是我們衣服應有的味道吧。

濃香後味催味蕾:印尼人喜香,嗜辣,口味較重,很純粹的熱帶風格。美食,很容易讓人有吃的衝動,以手捏飯而食,覺得方便自在,我也嘗試過,吃起來似乎更有味道。最著名的是烏布的髒鴨餐廳,沒有封閉的門窗,沒有房間,餐桌要麼在涼亭中,要麼在連廊下,稻田、椰樹、鮮花、流水,一步一景。身處綠色園林中,品嘗著經典的熏鴨套餐。吃的是味道,更是精致的園林與浪漫的氛圍。

日出和日落:一直想在南半球看日出,由於太舒適了,起不來沒趕上,但金巴蘭的日落斷不能錯過。金巴蘭有著灰白的沙灘。最有名的莫過於晚上的海鮮燒烤燭光晚餐了。沿海灘有無數家餐廳,桌椅全擺在沙灘上,面向大海,腳踏細沙,聽海浪聲聲,看燭光點點,愜意吧!浪漫吧!還有5人樂隊在旁邊快樂地歌唱。說實話,在這兒吃海鮮燒烤挺貴的。菜單上的價格按重量算,怎麼挑都不便宜。燒烤的燃料是椰子殼,烤出來的味道與木炭當然不一樣了。吃全在“情調”二字。因為附近的客人點了幾首經典老歌,正是我喜歡的,平添了幾分浪漫情懷。

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花。從上島一剎那開始,雞蛋花就一直伴隨我左右,印像特別深刻。

到過巴釐島的人都說,天堂也不會比這更美了吧。中國人愛說:“不到長城非好漢”,而這個世界的許多地方,流傳著“死前要去巴釐島”的俗語。南太平洋清涼的空氣閑適地流淌著,挾裹著那些桂冠般聲名遠揚的名字和風一樣吹送——花之島、舞之島、神仙島、千廟之島、天堂之島。。。聽聽,就很向往。那麼浪漫。優美,寧靜,把詩和畫的美融彙在一起了。

回來不久,聽說印尼發生了地震引起海嘯,而且火山也爆發了,造成人員傷亡,非常難過,遙祝印尼人民能度過難關,安拉會保佑你們的。


精選遊記: 巴釐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