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濕地公園掠影

作者: 白菜蘿蔔醋姜

導讀自助游到蘇州,逢國慶假期,偏不想去湊熱門景點的熱鬧。總覺得那拙政園、留園、虎丘、滄浪亭啊,獅子林、蘇州樂園、山塘街啊,人山人海亂哄哄,難得讓人清靜。 忽然想起有個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好像已開園了,於是和老伴商量,咱們既不購物又不想喧鬧,倒不如瞧瞧那個濕地公園去。 當時我們住的是如家酒店馬運路店,便向前台服務員打探,有位姑娘指點,說是坐44 ...

自助游到蘇州,逢國慶假期,偏不想去湊熱門景點的熱鬧。總覺得那拙政園、留園、虎丘、滄浪亭啊,獅子林、蘇州樂園、山塘街啊,人山人海亂哄哄,難得讓人清靜。

忽然想起有個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好像已開園了,於是和老伴商量,咱們既不購物又不想喧鬧,倒不如瞧瞧那個濕地公園去。

當時我們住的是如家酒店馬運路店,便向前台服務員打探,有位姑娘指點,說是坐44路車,到東禇賓館站下,再打出租約十來分鐘就到了。

上了44路公交車後,總不放心,又詢問司機,師傅立馬告訴我們,不用打出租啊,在東禇賓館站下車後,原地呆著,換乘441路直達啦。果然,在東禇賓館站下車,一抬頭,就是441路站牌,司機師傅所言不差。

呵呵,不跟團,自助游,問路時,一定要注意多問幾次並反復核對,這老經驗啥時候都不能忘哩。

窗口購票入園時,嘀咕每人60元也不算便宜,售票員說,60元算啥,那麼大個玩的地方,坐觀光電瓶車和游船都不用付錢了,要進市內其他景點如何如何。

入園後尋到一份免費的“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導游圖”,大致翻了一下,感覺作為免費資料而言,印刷的質量和介紹的內容還挺全面充實,明顯是做足了功課。但也避免不掉所有旅游景點介紹資料的流行病——自賣自誇的廣告不實之詞少不了。這也難免啰,人家想咋宣傳自己,你游客管得了麼。咋宣傳,人家說了算,信不信,你自己有主意。各取所需,和諧相處啦。

到中午想填肚子之時, 考察他們的兩家餐廳,一家郁香農莊。一家桃源人家菜飯,讓人有了一種置身機場候機的親切感受。唉,相對有錢人,這樣消費純屬小兒科。相對我等凡夫俗子,免不了摸摸口袋裡的銀子。忍不住想在這裡提醒目前還不是潮人達人的庸流之輩,自助旅游參觀景點,還是別忘了“熱拿衣裳,飽拿干糧,晴帶雨具”那些老話。俗話不俗,書到用時方顯少,事不經過不知難啊。

長話短說,濕地公園一天轉悠下來。咱雖不像那些江南才子佳人大腕一樣感慨萬千,但一點點感受還是有的。

感受之一,雖沒享受那裡正宗營業的半島茗茶,客至畫舫,桃源人家茶舍,只是中午拿自己的杯子向餐廳服務小姐討了一杯開水吃,但對品茶,絕對更加向往渴望,待他日發達了,還是要設法翹起二郎腿坐畫舫船上泡一壺,再專門看看美女,品的不是太湖水而是游客的品位,端的不是茶杯而是成功人士的架子,多爽快。有了這等宏大願景,以後就有了奮鬥希望是不?

感受之二,沒有觀察參與人家介紹的那些耕種、捕魚、采摘、春社、踏青、蠶神廟會、江南婚俗、端午競舟、太湖漁歌,或許是來得時間不對,時機不巧。想到還有這麼多懸念,不由你不產生有空再來的念頭。缺憾就是美,留遺憾本是旅游的家常便飯,對吧。

感受之三,人家花那麼多億銀子,想融景觀、科普、休閑於一體,營造田園風光、畫境江南、濕地風貌,人文樂園。這等良苦用心,已是雄才大略,高屋建瓴。遙想當年吳王夫差和美人西施,至此轉半天,還沒想得如此細致。而今若非國運昌盛,我等有機會實地感悟嗎?何幸,何榮。今濕地公園一游,也不枉逛了 了一趟,這幸福已不是毛毛雨,而是鯰魚風暴啦。再說了,山不轉水在轉,水不轉路在轉,路不轉人在轉,吳文化和太湖文化的至真至美境界在何處?怕是沒有天花板可設。目前濕地公園的每一處設想,都充滿了玄機和升值空間,世上怕只怕有心人,可以斷定,濕地公園肯定會一年一風光,一樹一風景,一物一情思,上天給了蘇州一個太湖濕地,你理應還世界一個奇跡一個驚喜哦。游客的期待難道過分嗎?不,太正當了。

感受之四,依俺這個在中原文化浸潤中爬滾的凡人眼光,濕地公園目前整體上好像是一個自相矛盾體;氣度非凡拖著諸多不便,虛虛實實似乎仍是兩張皮,軟件硬件刀不入鞘 。自然景觀人造景觀有待磨合。說直白一點吧,你田園風光優勢如何發掘?畫境江南咋去營造?人文傳統如何於細微巧妙處體現?如何讓各類層次的游客不虛此行,超值享受?全國景觀點眾多,濕地公園也非獨此一家,你如何揚本地資源優勢,吸引八方游客,讓人想花錢,花得舒服,實現主辦方與游客雙贏,大題目需要大手筆大思路啦。

感受之五,濕地與游客互動項目的內涵有待豐富。如果開通游客進言渠道,天南海北男女老少布衣達人,若每人有一條感受意見建議,那會有多少金點子好主意啊,參加游戲可獎只大閘蟹,提出評議、意見也可以獎嘛。別忘了,你們的主意再多,境界再高,歸根結底得圈住人,離不了游客的感受。單你說得天花亂墜不夠,得讓游客他自己感受到品味到了古樸、自然、平靜、生態、野趣。現代人崇尚自由、獨立思考,只聽你自拉自唱,不顧及或少顧及游客切身感受,那效果就會如同下午菜市場的打折菜,賤賣難討好。

離開濕地公園已好幾天了,就偶個人來說,除了有自然風光的美好印像,那份寧靜和休閑心情,還忘不了,到處可聞桂花的幽香,隨處可見那形態千奇百怪,造型簡潔流暢,透著大智若愚憨態的眾多稻草人。

若換另外季節再去濕地,不只聽他們宣傳教化,我本人又會有什麼驚喜和收獲呢?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