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西八日自助游之五:青山綠水嵐山游

作者: 金秋08

導讀9.24 (星期五) 今天是京都游的第二日,計劃嵐山半日、金閣寺、西陣織和服秀。(返大阪)宿大阪梅田紀州飯店。 早起,8:00退房,寄存行李於酒店。從烏丸御池出發去嵐山,可以在御池通坐巴士(有幾條線)到(嵐山)大覺寺等地(要一個多小時),也可以乘地鐵到二條城站或京都站(¥210)轉JR火車(山陰本線)。原已計劃從中途站二條城上,可少坐幾個站,但一念 ...

9.24 (星期五)

今天是京都游的第二日,計劃嵐山半日、金閣寺、西陣織和服秀。(返大阪)宿大阪梅田紀州飯店。

早起,8:00退房,寄存行李於酒店。從烏丸御池出發去嵐山,可以在御池通坐巴士(有幾條線)到(嵐山)大覺寺等地(要一個多小時),也可以乘地鐵到二條城站或京都站(¥210)轉JR火車(山陰本線)。原已計劃從中途站二條城上,可少坐幾個站,但一念之差,以為花一樣的錢,還是到京都大站坐車好一點。這一下子可好了,京都大站,線路多,復雜,找站台,還要走一段路,多花了不少時間。

嵐山是位於京都西北郊的熱門觀光景點。嵐山很美,尤其在櫻花盛開及楓葉轉紅的季節。

游嵐山,除了一般人必到的嵐山嵯峨野區域外,不少人還會游保津川。兩岸峽谷陡峭,川流急湍,每年的賞櫻和賞楓季節這裡的落英遍地和漫山紅遍的美景吸引了眾多游人。

游保津川有兩條路:從JR嵯峨嵐山站旁坐觀光小火車(¥600/人,約25分鐘,每小時一班來回)沿著彎彎曲曲的保津川到龜岡站,然後步行約十分鐘到JR馬堀站坐車回嵯峨嵐山站,或反過來游。另一條路是乘船下保津川,從京都或嵯峨嵐山站坐火車到JR龜岡站,步行約十分鐘到保津川畔乘船(¥3900/人,約2小時。一條船約坐20人,由三名船工負責撐船和掌舵)順流下到嵯峨野(有點類似國內的漂流)。

我們走的是自創的另一條路:從京都站坐火車(JR山陰本線,車程約23分,間隔約20分鐘,¥230)經嵯峨嵐山站到保津峽站下車。JR有個保津峽站,嵐山觀光小火車也有個保津峽站,在地圖上兩個站就在旁邊,實際上相距約1公裡,沿著盤山公路走,一般速度約25分鐘。我們打算在這裡下到保津川畔,親水,再到小火車站拍路過的小火車(從九時到下午四時,每小時的大約18-20分或40-50分有小火車經過這個站)。

保津峽這裡兩岸峽谷、急流、青山綠水,感覺很舒暢。流經JR保津峽站下面的川流很急,有落差,我們從高高的鐵路橋上遠看著船經過時一高一低的顛簸,相信相當剌激。可惜在這裡找不到下保津川的路,未能近距離觀看,於是就沿著指示牌方向一直急行下坡到小火車站,小火車站在河對岸,有約七、八米石階下到一半,再踩著高高低低的石頭下到水邊。在保津川畔,有人架設了攝影器材,兩個一尺見方大字“寫真”的牌子豎在旁邊,估計是為下保津川的船只游客拍照的。這一段川面比JR保津峽站處開闊,水也較平緩,我們在水邊玩了一下,一看時間,小火車快到了,說時遲那時快(10:20),聽到小火車的鳴笛聲,站台的音樂鐘聲,趕緊從河谷衝上站台,小火車剛好喘定,我還未喘定,趕緊打開攝像機,把這難得的情景拍下來。在這平常季節,小火車都基本滿員,到櫻節及楓節就需預訂了(可在關西機場觀光案內所預訂(?))。拍完小火車,跑回JR站坐火車(10:43,¥180/人)回嵯峨嵐山站(4分鐘車程)。

據介紹,從嵯峨–嵐山站徒步5-10分鐘可到嵐山中部。我們看到一群老人在這裡上山,相信是行山去了。如果是楓節或櫻節,我也會在這裡上山,步行回嵯峨野(約3、4公裡)。

接近十一時,回到嵯峨嵐山站。出站後一直向南(河邊)走,經過天龍寺,原以為在奈良、京都看寺廟看多了,這裡就不進了,但在幾個觀光案內所裡,工作人員都向我們推薦這裡的特色是庭園,所以我們還是進去了。在關西,我們所到的很多寺院、神社,都是可以免費參觀的,雖然有些旅游點介紹說要收費,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這裡也一樣,據介紹,門票¥500,但我們進寺院後一直走,經過很多別致的小院落,有點像私人庭園,是開放免費參觀的,包括大極殿(不能進殿內),可以隨意拍照留影。天龍寺只是進大庭園要門票。天龍寺的大庭園修葺得比較好,比較大氣。結果,我們在這計劃中沒有安排的天龍寺消耗了一個多小時。

離開天龍寺,繼續向南到了渡月橋,渡月橋名氣很大,其實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鋼筋水泥橋,外觀沒什麼特色,據說在賞櫻季節,江中島的櫻花燦爛最吸引人。沿著大堰川畔步行,下保津川的船在此靠岸,我們在此遇上幾個香港人,他們就是剛從上游乘船下到此的。向西走到龜山公園,我們瞻抑了周恩來總理的詩碑,並留了影。按路標指示,在大河內山莊旁我們穿過竹林隧道,經過野宮神社,到嵐山街。在這裡有不少賣鮮魚、生肉及果蔬的店鋪,意外地看到本地人生活的一個方面。在公路旁的小鋪,我們先吃了網上推薦的阿忠抹茶冰激林,再吃了。。。。的魚面及蛋面(各¥400)

也有人坐人力車(一趟30分鐘的雙人行程要價約為8000日圓)游嵐山。與香港天星碼頭拉人力車的都是老人不同,這裡拉車的都是年輕人,個個高大英俊,坐人力車的也基本是年輕人。

飯後仍回JR站乘火車回京都。下午三時,在二條城下車後轉地鐵(經烏丸御池轉)到北大路站出,改乘101(也可乘102、201等多條線)巴士到金閣寺。

金閣寺(金色的亭閣)是一間禪宗寺廟,正式的名稱為鹿苑寺。

金閣是3層的樓閣,第一層為法水院;第二層為潮音洞,供奉著觀音;第三層是正方形的佛堂,供奉著三尊彌陀佛。金閣是不讓進的。

金閣寺門票¥400,這裡和其它地方不同,不進大門還真看不到金閣,XD。

到金閣寺的人真多,也許這裡是京都的重點景點,洋游客比在其它地方多,說中國話的游客也比其它地方多。

一進大門,就看到金燦燦的金閣佇立在鏡湖池邊,身影華麗的金閣倒映在鏡湖池中,令人駐足。各式大小傻瓜機、長短鏡、攝像機都開動了,要把金閣連同它的倒影一同收進鏡頭。今天天陰,想像一下,如果天晴,在陽光輝耀下,金閣寺又會如何閃亮?

金閣寺範圍不大,一個小時可以走完。

計劃中還要到西陣織會館看和服秀,但那裡是5:00關門的,現在已是4:30,我們抱著一線希望乘101巴士趕過去。

西陣織會館的展廳還未關,但最後一次和服秀是16:00,我們沒趕上。免費觀賞的服秀從上午10:00開始到下午4:00,大約每小時一次,全日共七次。

17:00離開西陣織,看天還早,在203巴士上我們臨時決定到祇園,祇園站在四條通東頭。一下車就看到八阪神社,這時天開始黑了,我們沒進去,就在門口拍照“到此一游”吧。

做功課時了解到:“祇園是京都最著名的藝妓區。沿著花見小路漫步,欣賞兩旁的美麗古建築、茶館和餐廳,是體驗傳統祇園的好方式。傍晚時分,還可能在街上看到藝妓”。花見小路就在祇園巴士站旁。一進路口,就看到路兩旁站滿游人,這裡有一家歌舞溫習場,街上的人都是在等候藝妓到來的。與在金閣寺看到的一樣,洋人多,說中國話的人也多,個個拿著各種攝錄工具在等候。我們也加入那個等候隊伍。一會,人群騷動起來,“來了”,“哢嚓”、“哢嚓”的聲不絕,鏡頭都對准一個個坐的士來的、走路來的藝妓。人雖然很多,但不亂,拍照的人並沒有把藝妓重重包圍,而是很自覺的留出路來讓她們繼續前進。

離開祇園,我們乘巴士轉地鐵回酒店,取行李再乘地鐵到四條站,轉到阪急烏丸站乘特急車回大阪阪急梅田站。正值下班高峰時間,車廂裡站滿了人,44分鐘車程不停有人上下,一直有人沒有座位,這次也許該到四條河原町的阪急河原町站上車就好些。









精選遊記: 京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