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吃遍鼓浪嶼

作者: weven4

導讀跟著老公游廈門,吃遍鼓浪嶼—— ----------------行---------------- 廈門機場和輪渡碼頭之間來回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坐BRT(機場 – L19線 – 縣後站 – BRT – 第一碼頭站- L1線 – 碼頭),單程2.5元,優點是時間有保證;二是坐公交27路(或者37)到蓮阪外圖書館站同站換乘30或10或23路到碼頭(原先的27改路線了),單程2元,優點是會經過商業區和居民區,可以看看風景;三是打 ...

跟著老公游廈門,吃遍鼓浪嶼——

----------------行----------------

廈門機場和輪渡碼頭之間來回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坐BRT(機場 – L19線 – 縣後站 – BRT – 第一碼頭站- L1線 – 碼頭),單程2.5元,優點是時間有保證;二是坐公交27路(或者37)到蓮阪外圖書館站同站換乘30或10或23路到碼頭(原先的27改路線了),單程2元,優點是會經過商業區和居民區,可以看看風景;三是打車,據說45元左右。

廈門到鼓浪嶼輪渡返程購票8元,上輪船二樓加1元。

鼓浪嶼上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雙腳(島上同一個區域內縱橫交錯的路都叫同一個名字,非常容易迷路,需要很好的方向感或者有方向感的老公。。),還有一種觀光電瓶車可以繞島行駛。

注意:島上蚊子多,開始幾天沒事我們放松了警惕,結果最後一天老公被咬得遍腿鱗傷,所以晚上出門一定要塗驅蚊水。還有,島上天有不測風雲,明明天氣預報大晴天也可能突然下起雨來,雨具是一定要備的,不然就會成為杯具……

----------------住----------------

習慣住青年旅社,提前訂了鼓浪嶼鷺飛國際青年旅舍。在鼓新路上,靠近福州路,八卦樓南邊,一棟小白房子,位置很好,靠近小島中心地帶,卻是鬧中取靜。地中海風格的房間也還算干淨。總之硬件不錯,服務卻有待改進:續住不給打掃房間,缺個東西要叫好多次。好在性價比還是可以的。花費:590元(2晚)

後來在島上閑逛發現不少看上去不錯的老別墅酒店,有很漂亮的庭院,像李家莊,緣中園,船屋等等,不過想想也許這就是所謂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樂趣吧。個人感覺最關鍵還是位置要方便,少了東西可以隨時回去取,累了可以隨時回去睡覺,嘻嘻。

----------------食----------------

終於到正題了。我們在島上呆了三天(實際有效時間兩整天),差不多吃遍了各種有名或者無名的小吃。每天我選目標,老公查地圖,向著一個又一個小店進發;靠著老公的人肉GPS,和小豬吃遍天下的決心,征服了一個又一個躲在蜿蜒小路一側的美食王國。數一數,有35店次!厲害吧,哈哈:)

下面按種類分別評論一下,也許很主觀,畢竟一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藥,小吃的好惡很多時候更在於是否接近我們從小熟悉的口味,也在於彼時彼地的情形。所以,評論只作參考啦,懷抱一顆平常心,便常常會有屬於自己的驚喜。

--金蘭餅店(內厝澳路413號,種德宮北面約50米)

這不是最有名的餡餅店,沒有漂亮的店面,沒有誘人的包裝盒,但在我看來,跋山涉水之後,吃上一口剛出爐的小號綠豆餡餅,外酥內軟,清甜不膩,哎,真是人間美味……正應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話,此店位於島上較偏遠的西北角一小路口,遠離旅游商業區,周圍蜿蜒交錯的山路還全叫“內厝澳路”(當然這是鼓浪嶼道路的一大共有特點),據說連本島居民都不一定找得到,也許這份神秘也為它增添了不少魅力吧。

還有一個小插曲,我們第一次去那裡買餅的時候,旁邊有只小黑狗,可憐兮兮的盯著我們手中的餅餅,一路巴巴的跟著。喂它一口,它迅速吃完繼續跟上。無奈獻上肉餅一個,趁它低頭享受的時候,我們逃也似的跑啊跑啊,呼,呼,回頭看看,終於把它甩開了。小黑狗,你那麼識貨,一定還會有人來喂你餅餅的。 花費:8.60元(小餡餅8毛一個,大的1元)

--Babycat私家御餡餅(龍頭路143號,近鼓浪嶼輪渡碼頭新華書店)

島上最有名最小資的餡餅店嘍,外賣處常常排隊,游客像不要錢似的幾盒幾盒的買。餅盒確實很漂亮,適合送人。扣下一盒偷偷嘗了嘗,綠豆餡的味道很不錯,只可惜不是熱的還不夠驚艷。也許堂吃更好吧,不過可能要貴一些。另外,送人要注意有效期,秋冬季節10天。 花費:100元(6盒)

我們還在商業區某個小店買過一種所謂“黃勝記餡餅”,外盒長的很“旅游”,猜想是冒牌的吧。味道還過得去,相對上兩家的比較硬,保質期比較長。 花費:6元(6只1盒)

--金包銀

到處都有移動小攤在賣,我們是在街心花園附近買的,很不起眼的小鍋子,掀開蓋,白白胖胖的就是它了。好像是糯米包著香菇還有什麼,吃起來香香的,很特別,我們都很喜歡。 花費:3元

--海蠣餅等

我們在黃則和店吃的,其他地方也有。油煎的小餅,脆脆的,挺鮮美的,好吃。同一家還有賣韭菜盒,好奇嘗嘗,和想像中完全不同,像包著韭菜豆腐的小麻花,有點奇怪。 花費:3.5元

--白菜餅(隨意小吃店裡,在龍頭路181號馬拉嗓的右邊一些)

這個應該不算鼓浪嶼的特色小吃,薄薄的面皮像被子似的裹著白菜,是一家安徽人做的,可是,啊,為什麼那麼好吃啊。這家店主營海鮮,很不起眼,幸虧老公慧眼識餅啊。 花費:5元

--味雜陳北仔餅(龍頭路302號)

門面很小,在麗珠沙茶面店左邊。據說是北方燒餅的廈門做法,個子很小,有鹹味和甜味兩種,味道比較類似上海的大餅。來自燒餅故鄉的老公對此餅很不以為然,我覺得還行。 花費:4元

--壽記龜糕店(海壇路31號)

據說是名店,不過其貌不揚,只在店門口放個小玻璃櫃。裡面碗裡的白糕就是碗糕,吃起來甜甜的,類似上海的粉紅色松糕。那裡糯米團似的就是龜糕,味道一般。 花費:7元(2個)

--阿榮春卷(泉州路56號,近金瓜樓)

老別墅一扇小門口,很不起眼。這春卷不是炸的,就是面皮包上各色蔬菜,老公覺得很好吃,我覺得不像心目中的春卷。 花費:2.5元

--葉氏麻糍(龍頭路街口,郵局旁)

攤主老太太果然很神氣,看到周末的人群我知道為什麼了。味道說實話很一般,小小的芝麻糯米團,感覺不如北京的驢打滾和四川的三大炮。 花費:2元(2個)

--馬拉嗓鮮榨果汁(龍頭路181號)和馬拉桑鮮榨果汁(龍頭路410號)

真假馬拉桑,據410號店主說他家是從181號搬過去的,是真宗的,原址開了家冒牌的。好吧,我們游客聽過故事後只管果汁本身嘍,我們都試了一下,410號柳丁汁(也就是橙汁)是接的一個大機器裡剩余的汁,感覺不太爽;楊桃汁倒是當場榨的,可惜吃不慣。181號橙汁也是手工當場榨的,店主小男生很認真的用了好幾個橙子,杯子裝的滿滿的,味道也很好。

其實我相信410號那家是比較老的那家,但資歷不代表一切,努力和認真需要長期堅持,不然只有被超越的結果。——呵呵,終於也有機會說別人啦。 花費:20元(橙汁5元1杯)

--黃則和花生湯(龍頭路290號)

名店的招牌小吃果然不是蓋的,甜甜的湯,裡面的花生爛而不膩,我們連著幾天都拿它當早餐飲料。店主的背書式吆喝也很有意思,一段話好像很難中間停下來,嗡嗡嗡的,很有趣。花費:4元(2杯)

--潘小蓮芒果酸奶(龍頭路8號)

看上去很小資的店,引來了不少長槍短炮,可以坐在店裡品酸奶。老公這個酸奶達人說味道很正,和北京的街頭酸奶有得一拚,除了價格貴了點,味道在飲料類中數一數二。 花費:20元

--班沙客奶茶(福建路6號,靠近復興路)

據說特色是一種帶酒精的班氏奶茶,我們只要了杯普通奶茶,挺好喝。這家店像個小小的酒吧,我們去的那天已近九點,當時店裡還有一個坐在吧台前的女孩,嫵媚地笑著,我們走開後她和熱情的店主會有怎樣的故事呢?啊,打住,不要yy了。 花費:8元

其實島上有很多有名的奶茶店,比如張三瘋,古追,吸引,街心花園幾乎人手一杯張三瘋,感覺也許是裝修和故事加了不少分,也就沒有嘗試。

--八婆婆燒仙草(龍頭路58號之1)

味道不錯,據說比較正宗吧,老公竟然只要吃裡面的豆子。。小店的名字也很惹人遐想,可惜婆婆不在,只有婆婆的孫子? 花費:5元

--龍頭飲吧(隨意小吃的對面)

這家完全沒有名氣,我們隨意要了燒仙草,感覺也很不錯,豆類不如八婆婆加的多,但仙草更多些。看價目表奶茶好便宜只要3元。 花費:5元

--椰子汁

景點附近的,可以解渴,沒什麼特別的。 花費:10元

--原巷口魚丸店(龍頭路62號)

確實是在島上吃過的最好的魚丸,雖然總體都有些失望。個頭適中,魚肉比較勁道,餡比較多,也真正可以做到熱湯濺出。第二天淋雨之後吃上一碗麥兜魚丸粗面,好舒服啊,我們是麥兜和麥麥嘍——

還小心翼翼的嘗了那裡的海蠣煎,還不錯咧。 花費:43元(魚丸湯8元)

--林氏魚丸湯(泉州路54號)

雖然有老別墅院子作噱頭,對此魚丸的評價還是只有四個字:不敢恭維。丸子小,肉不勁道,餡很少,也不知道餡裡的湯在哪裡,店主還一副神氣活現的樣子,不知道為什麼這店會那麼出名。 花費:5元

--黃勝記肉鋪(龍頭路95號)

很難錯過這家店,每天都人頭攢動的地方就是了。店主確實大發肉脯,幾天來來回回,我都有些臉紅了(老公說他沒有),便換件衣服改個造型再來。總結起來,白天,尤其是周末游客團多的時候,店主最為大方;到了晚上人少了,肉松袋子打開著自取。仔細想想,這些應該都算在成本裡面吧,就心安啦。 花費:50元

--菜市場的油條和粥

在老公的強烈推薦下,把這個全國人民的早餐加入了美食清單。老公覺得這裡的油條炸得超級好吃,和著白粥鹹菜,夫復何求?那家粥店有很多當地人來吃早餐,我們中午還想去回味就已經賣完了。 花費:5元

--麗珠沙茶面(龍頭路300號)

店面比較大。沙茶面單吃一般,最好加些喜歡的配料,老公評價中等。面線糊類似比較細的爛糊面,湯比較好喝。炒花蛤最為美味,帶點醬油的海鮮炒法,很好吃。 花費:30元

--牛肉香食室(龍頭路175號)

當歸牛肉面和米粉都中規中矩,吃著舒服,也是一個選擇。 花費:19元

--章魚拌黃瓜

在410號馬拉桑隔壁有賣,小小一碗,很意外的美味。 花費:10元

--魷魚串

在晃岩路和永春路口有賣,特點是魷魚是超大號的。 花費:10元

--水餃

隨意小吃的,最後一天想恢復一下。水餃是小個的,餡明顯太少,不過在廈門可以吃到水餃也就不苛求了。 花費:10元

這次一個小遺憾是沒有吃到吳伯冰棒,下次吧。還有些店也許重在環境氣氛吧,比如趙小姐的店,花時間咖啡館啊,也許以後年紀大了來試試。哦,還漏了一個,是廈門市區BRT站台的,買了杯奶茶和豬肉貢丸,竟然也不錯,真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食,而是缺少發現啊。 花費:5元

----------------游----------------

作為此次旅行的副題,游覽景點一切隨緣,收門票的著名景點我們一個沒去,每天吃飽了就到處閑逛,自有一份隨意的快樂。

我們也沒有買手繪地圖,用的是事前從網上下載打印的地圖。把去過的地方一一標注,制作一張只屬於我們倆的鼓浪嶼地圖。

主要行程:

第一天(2010.11.4)

->
龍頭路泉州路(有一些特色小店,比如幾年後慢遞明信片的船屋)

->
漳州路(幽靜的小路,好像有很多老房子,還經過馬約翰像,老公的學校以前的體育老師哦)

->
大德記浴場(在海邊石頭上躺了一下午,聽海浪,吹海風,看海景,神仙的日子。這裡的海灘除了有些小以外不比海南差,平時人也很少)->
旅館小憩

->
鼓浪嶼音樂廳免費音樂會(晚上7:30開始,每天曲目不同,第一天是鋼琴演奏,有小孩有學生)

第二天(2010.11.5)

->
走街串巷尋覓金蘭餅店

->
兆和路環鼓路->
小島北面海濱大道漫步

->
旅館小憩

->
鼓新路(有很多老別墅,比如船屋,楊家園,可惜大部分不能進入,要麼是旅館,要麼是私宅)

->
筆山路(筆山很幽靜,到處都是兩三百歲的長胡須老榕樹,不時能看到遠方的大海。山頂有一棟老別墅觀彩樓,好像空關著,好想把它占領啊——發現小島上還有兩處山中隧道,當地人的捷徑)

->
西苑路(來到海邊,有一艘大船擱淺在沙灘上,很震撼。這時雨越下越大,在樹叢中舉著大葉子躲雨)

->
鼓浪嶼音樂廳(這天全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演奏鋼琴,雖然手法稚嫩時有彈錯,但真的很可愛,包括小小報幕員)

->
浪漫漳州路(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夜游漳州路別有一番風味,道旁的幽暗小燈似在述說著什麼)

第三天(2010.11.6)

->
安海路(路過三一堂)

->
筆山路->
內厝澳路(路過好多幽靜的小房子,還經過了平民的生活區,小野花在磚牆邊寂寞開無主。老公主要目的原來是找尋前一天丟失的水杯……)

->
筆山洞->
喜林閣->
經過日光岩(周末游人如織,很可怕)

->
晃岩路(好多可愛的個性小店,逛了個夠,有些店幾乎每樣東西都喜歡,不停的控制自己掏向錢袋的手)->
旅館小憩

->
漳州路(參觀幾個老別墅旅館,經過皓月園)->
鹿樵路->
碼頭

其實還經過一些有意思的地方都忘記在哪裡了(當然在島上我持續迷路中),比如一家窗口趴著一只大熊當店員的小店;在快要被島上天馬行空的道路搞暈的時候遇到了“迷途客棧”;在一個破舊的老別墅院子裡幾個專業模特在拗頹廢造型;一個海邊大宅門口一白一黑兩只大狗在睡大覺;在海邊睡覺時有一只快要當媽媽的狗狗很淡定的在我們身邊走來又走去;在海濱大道附近一只超級可愛的小小白狗在草坪上跌跌撞撞的走路玩耍;等等。

下次來,可以有幾個目標:找尋更多的老別墅,選個館子坐在院子裡喝喝下午茶,哦,老公說還有,再去找找我們心愛的杯子,好吧,可以問它在鼓浪嶼過的好不好……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