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小私廈門行

作者: 小妖是我呢

導讀總以為在轉身的瞬間縱有千般難舍,也一定笑顏面對,卻未曾想那一刻竟淚濕衣襟,痛在心頭,此刻才知心中的不舍有多強烈。不敢再轉過頭,不敢再偷看一眼,只得加快腳步,逃也般的大步離去。我想我醉了,醉在了那個讓我無限留戀的小島,醉在了LG的懷裡,醉在了這個離別的夜晚。 娜娜的招牌廣告語是“如果幸福不在路上,就在路的盡頭”而我的幸福定格在那個有古老 ...

總以為在轉身的瞬間縱有千般難舍,也一定笑顏面對,卻未曾想那一刻竟淚濕衣襟,痛在心頭,此刻才知心中的不舍有多強烈。不敢再轉過頭,不敢再偷看一眼,只得加快腳步,逃也般的大步離去。我想我醉了,醉在了那個讓我無限留戀的小島,醉在了LG的懷裡,醉在了這個離別的夜晚。

娜娜的招牌廣告語是“如果幸福不在路上,就在路的盡頭”而我的幸福定格在那個有古老榕樹環抱,有曲折小巷交疊,有斑駁院牆高聳,有愛人陪伴的島上。

生命中總有些日子是一定要特別記得的,是要用來被時光懷念的。我的這個日子已經延續到第九個年頭了,對於一段情,能保持新鮮到這麼久我是心存感激的,感謝我的愛人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愛與包容。而訂制一個專屬於我們的旅行計劃書,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是我唯一能為愛人所做的事,只想把這段旅行根植於他的心,讓他亦如我般熱愛與難忘。

迷失鼓浪嶼的調調

踏上鼓浪嶼的那刻華燈初放,溫潤的空氣,窄而幽靜的小巷,榕樹、舊宅、小路、高牆,它寧靜而安詳,寫意而不張揚,是我此時的第一感受。

直奔到娜娜,雖然有在網上看過海風房的圖片,但真正站在屋裡,還是有著片刻的眩暈。整個房間被深綠與絳紅兩種顏色穿插塗滿,大大的下沉式浴缸,干淨舒適的客房,小小的外跨花園,就連角落裡的壁燈都透出溫暖與迷離的光,這樣的氛圍恰到好處的體現出了鼓浪嶼特有的調調,自然而詩意,剎那間就讓我有了家的感覺。

奔波了半天,LG的肚子開始抗議,原本計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因為飛機晚點只得放棄,還好做了雙套計劃,准備去網評還不錯的“庭院深深”找尋美食。七扭八轉中在兩個樓的夾道裡找到了這家不大的店,老板大哥果如網評的好客而熱情,坐在他家庭院中的九龍壁餐桌,吃著老板的私房菜,喝著小酒,談天說地,追憶往昔。這頓飯吃得我很是難忘,比去任何高檔餐廳或路邊小館都要舒服,這裡有專屬於鼓浪嶼的市井親切,尤其是初到異地,與LG一起遇到最熟悉的陌生人是我最想要的,這不又是鼓浪嶼的另一種調調嗎,愜意與放松。

吃完飯已然入夜,此時的小島人潮早已退盡,寂靜而幽深,街邊的路燈發出昏黃的光,照著身邊古老的建築,和LG牽手走過一條條小巷,放佛穿梭著時光隧道,可以讓人瞬間迷失,把腳步放慢,沁入懷中的竟是悠悠情思不斷糾結,忍不住相擁深吻。我想這也是鼓浪嶼的一種調調吧,忘情與懷舊。

清晨,終於可以用腳來丈量細細打量這個小島了,這裡的路大多數都不寬,林蔭小道旁,間隔著各色民居,有中式庭院,有哥特的圓頂,有羅馬的廊坊,混搭成島上獨有的味道。破落的門樓,牆上掛滿了爬山虎,濃綠的古藤,一叢叢於牆頭盤根錯節著,仿佛已經撕咬在一起很多年,難解難分。大多數的院子都門可羅雀,寂寥而落敗,很容易就讓人油然而生出些許深深淺淺,濃濃淡淡的感慨。搞不懂鼓浪嶼為什麼會有如此多被人遺忘的荒園,於塵世中獨自矗立,也無人可訴前世今生,這樣獨自流連在小巷深處,於是又品出了鼓浪嶼的一種調調,深邃與古樸。

走走轉轉中LG發來短信,說他醒了餓了。於是趕緊找吃的早點,還好,林記魚丸店這時剛剛開門,於是打包買了魚丸和海蠣煎。既然LG已經醒了我就准備帶著他爆走一天,時間有限沒辦法了。

我們順著路邊的小道一直往日光岩的方向行走,LG像是發現了新大陸,被路邊的特色小店不停地吸引著,舉著相機可勁的照。咖啡店、奶茶店、果汁店、小吃店、服裝店、禮品店等等,不大的店鋪,卻都個性十足,我愛看禮品店裡的各色文字掛牌“歡迎搭訕”“不要裝矜持”“走,鼓浪嶼艷遇去”最搞笑的“一夜情,管飯”還有些隸屬於後現代派風格的“我在地上劃拉了半天,也沒把我破碎的心找全”在這裡似乎遠離了城市的煩惱,即使有煩惱也被無形的化解了,這裡沒有汽車的叨擾,沒有忙碌的工作,有的只是隨性而行,只是深入的體會與融入,這是不是也是鼓浪嶼的一種調調呢。

至於島上的所謂景點日光岩還有菽莊花園其實沒什麼看頭,一個是可以俯覽整個鼓浪嶼的大石頭,一個是面朝大海的私人別墅,因為LG是第一次上島,所以安排他去看看。如果下次我們還來這裡,那就什麼景點也不看,吃飽了睡,睡醒了就兜轉那一條條不知名的小巷,體驗的就是鼓浪嶼特有的慵懶與優雅。下次,下次吧,如果還有下次。

下午我們行程的第一站是南普陀寺,之所以選擇這裡是我的小私思想在作祟,喜歡和LG一起來這樣的地方,在佛祖的面前見證自己的愛情,為愛祁福。只有此刻才感覺自己原來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堂而皇之,既可以一起沐浴在月光下,也可以晾曬在日光裡。

從南普陀出來就是以風花雪月著名的廈門大學,這個號稱中國最美的大學,面山靠海,即使在校園內也是有山有湖,景致怡人,浪漫中又不失學府的文化氣息。這次的旅行選擇廈大,就是要重溫當年上學時青澀而單純的所謂愛情,其實年輕那會哪懂得愛,就因為懵懂故而才美麗吧。而現在我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真愛,他就在我的身邊,在我的心裡,觸手可及又深入骨髓。

溜溜的轉了一天,還好LG考慮到我的情緒強忍著沒喊累,趕緊的跳上公交車直奔小眼鏡大排檔。我也超級喜歡和LG在外地坐公交車而非打車,似乎這樣更有味道,記得第一次是在泰安,然後是北京、蘭州、威海…似乎這樣可以讓我們之間的距離更近,更生活。有點遺憾的是到了小眼鏡卻人滿為患,只得放棄了。隨便找了個飯館吃了一頓不太符合口味的飯菜,繼續回鼓浪嶼。

今天晚上要住的悅酒店實在是難找,好在酒店值班大哥相當熱情,竟跑出好遠出門相接,因為他的熱情使我給鼓浪嶼再次加分。這裡說是酒店其實也是鼓浪嶼的特色旅館而已,一共不過幾間房而已,但是特點也恰恰於此,它的每間房裝修風格都不一樣,有靜謐的,有奔放的,有內斂的,而我選擇的是絢麗的,就是想給LG極強的視覺衝擊感,因為這是在別處不會被復制的,獨一無二的,就像我對他的愛,濃烈到炫了自己的目。

土樓情懷

轉天起了個大早,因為這次特別安排了一天去永定看土樓,一直以來都對這個用土建的奇特建築及客家文化充滿了神秘的好奇心,它就像是東方式的古城堡吸引著我。正好趁此機會和LG一起去看看,一起去見證人類的一個建築奇跡。

來到永定看到的是大大小小,方方圓圓的好幾座土樓,很是具有規模。最有代表性的是承啟樓,號稱“土樓王”,它外環高四層,一層是灶房,二層是倉庫,不開窗,三層四層是臥室。各層都有一條環形通道,四道樓梯分布於樓內的四個方向。第二環樓高兩層,是當年接待客人的用房。第三環為單層,是小孩學習的地方。土樓的中心一環則是祖堂,是議事堂或家祭的場所。站在這裡我竟數不清它一共有多少間房,圓中圓,圈套圈,我也看不清它到底歷經了多少年的滄桑。除了感受它造型奇特外,倒是可以聞到古色古香的味。它高大、厚重、粗曠,充滿著濃濃的鄉土氣息,試想當年600多人同住於此,當是怎樣一幅熱鬧祥和的場景。站在土樓的院中,一種包圍感,一種凝聚感,一種向心感襲面而來。或許這就是中原儒家的傳統觀念吧,聚族而居。這又是一種多麼強大的力量,拆不開,打不散。這裡讓我們這些住慣高樓大廈的人,很容易產生出別樣的一份情愫,震撼、親切、質樸、平等、和諧。

回到廈門已然霓虹閃爍,超贊的是旅行社的司機大哥竟一直給我們送到了酒店的大堂,服務意識真是到位。打車尋找美食,吃完海鮮,在酒店的陽台浴缸泡了泡泡浴,趕走了一天的勞累,心中卻又悵然萬分。今晚已經是在廈門的最後一個晚上了,還未走就已經開始無限留戀這個不溫不火,從容有致的城市了。

起了一個大早,只剩下半天的時間了,我決定再次上島,五星級的酒店再好,也沒有島上有味道。這次我避開了繁鬧的龍頭路,專找一些小路獨自行走。這裡的小巷不似江南中國水墨般的寫意,而是烙滿了西方元素的意像詩。在這裡行走很容易就忘掉時間,在某個飽經風霜的庭院駐足,或許此刻自己也融入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默想自己若老了,可有幸有福有LG陪在身邊,再次來這裡過幾天悠閑的時光。想於此,趕緊在身旁一張空椅上用拇指在靠背摁了一個印,為20年後的重逢提前訂座。鼓浪嶼就是這樣,一不小心就會讓人胡亂冥想,莫名發呆,忽然感懷。

當我再次回到酒店,開始打點行裝,四天的旅行即將匆匆結束,歸期不期而至。

一直都喜歡一個人流浪,背上包,從此海角天涯,於陌生的地方,相遇陌生的人,吃遍陌生的食物,流連陌生的景色。曾幾何時,因為身邊有了LG,默默改變著我的旅行,越來越願意有愛人陪在身邊,越來越貪圖安逸,越來越覺得惟有如此才會安全與踏實。一個人流浪時,最喜歡即將歸來的感覺,總是在旅行的最後日子急切的盼望回家,難以抑制想念愛人的衝動,以致旅行的最後時刻都變得心不在焉,或斷然決定歸期。而兩個人旅行時,最害怕的就是面臨分別,嘎然而止的幸福,縱然有再多不舍,也終究要在某個突然降臨的夜晚,分別在十字路口,向左,向右,走過彼此的生活。於是轉身流淚滿面,於是將甜蜜刺入脊骨,於是將幸福壓在心頭。

別了鼓浪嶼,別了廈門,但這僅僅是短暫的分別,因為我已經把他們統統收歸於心,並期待著與它的再次邂逅。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