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五一是迄今以來最速戰速決的一次出游,從確定目的地到制作明細的行程,只提前了半天時間,頭天下班前確定了要出游,第二天就出發了。好吧,作為一個資深驢友,臨場發揮也是很重要的。
自駕路線:上海出發至黃山宏村,後至婺源慶源,再至景德鎮過夜,最後到達武漢。然後一口氣長途奔襲,直接返回上海,再給自己留1天時間補覺。
第二站是江西婺源。
婺源很有名,是因為油菜花,但沒敢在花盛開的時節去,怕擠。花敗了,人也少了,所以我來了。婺源有很多名村,時間有限,挑了2個目標,上下曉起村和慶源村。
上下曉起門票60元,由上下曉起2個村構成,一條溪相連,俱都是依山傍水,古樟參天,明清建築遍布。只可惜下曉起過度商業化,成了購物一條街,毫無韻味可言。上曉起在上游,相對好些,村民安然過自己的日子,只是那些有歷史有故事的院落都已破敗不堪,難窺昔日之景。徽派建築還是黃山周邊的縣市保存的好些,估計是占了黃山的光,有客流有收入,可以投入日常維護。總而言之,如果你從來沒有見過徽派建築,可以去看看;否則就別去送錢啦。
而慶源絕對是個讓人驚艷的村莊。決定去那裡只是源於網上的匆匆一瞥,但它帶給我的是更大的驚喜。
去慶源的分岔路口路標被鄰村人抹了去,可見是妒忌人家的揚名在外,還好我們機敏,剛錯過上山口便停車問人,才得走回正途。由於預先訂的房,農家樂老板很熱情的在村口接我們,現在旅游生意好了,村口不停的造房子,路都堵住了。老板說了,前兩個月油菜花開的時候,車子從山下排到山上,那才叫擠呢。還有件有趣的事,村裡的布告欄上貼了張曉起村委會的通知,看下圖就知道啦。

一開始由山路進的村,沒感受到村子的美景,直到隨著老板爬上他家三樓屋頂陽台,才發現別有洞天。慶源村坐落於一個船型山谷內,一條山澗村中穿過,村頭村尾是錯落有致的梯田和層巒疊嶂的山,頗有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的意境:“山有小口,初極狹,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晚上,我和LG吃完一頓美味的農家菜,在陽台上依偎著聽著稻田蛙鳴,看著漫天星光燦爛,我大叫“為什麼就這麼幸福呢?!”。回房間看完世博開幕式,又趕緊回到陽台上觀星,一抬頭發現滿天星星竟然不見蹤影。正奇怪之際,看到半輪皓月從山後頭慢慢探頭,漸漸上升。哎,聽了許多次“半個月亮爬上來”,今日才感此歌之意境啊!什麼叫浪漫,這就是。
旅店老板曾在上海打工,受金融風暴影響回家經營家庭旅館,生意倒還不錯,但還是留戀曾經的城市生活。他說山裡的生活一成不變,哪有上海見的世面大,等經濟好了,還是要過去的。也是,幸福也許就在於生活內容的豐富和可選擇。心靈需要單純,生活卻需要多些經歷才好。桃花源裡的人其實也想逃離單一,雖然那單一在孤立和靜止的時候是那麼美好。
對了,順便再提一句,聽說有個上市的旅游公司已經相中了這個地方,要投資了,這就意味著這裡將會收門票,變得越來越熱鬧和商業化,村民的經濟情況能因此變得好些,可他們的悠然自得和驢友們要找尋的世外桃源就要消失了,要去的抓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