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之八

作者: 自助游俠2001

導讀南下之八:2010年8月6日 早上起來,又品嘗了早陽湯包的美味,8點20分離開龍城迎賓樓。開車沿著龍恆路向西南,到龍華西路交叉口處發現華聯超市,遵母命,停車進店,買了點上海特產“香糟鹵”。 8點40分,離開超市,沿著龍恆路——龍吳路——龍漕路,進入滬閔高架路。 9點14分,進入滬昆高速(G60)新橋收費站。 9點35分,按照GPS的指示,我們從滬昆高速新浜收費站下, ...

南下之八:2010年8月6日

早上起來,又品嘗了早陽湯包的美味,8點20分離開龍城迎賓樓。開車沿著龍恆路向西南,到龍華西路交叉口處發現華聯超市,遵母命,停車進店,買了點上海特產“香糟鹵”。

8點40分,離開超市,沿著龍恆路——龍吳路——龍漕路,進入滬閔高架路。

9點14分,進入滬昆高速(G60)新橋收費站。

9點35分,按照GPS的指示,我們從滬昆高速新浜收費站下,交費25元。你說上海多大吧,跑了2個小時還沒出上海。

9點40分,出收費站左轉,進入葉新公路(S324)中國石化上海賽奔新浜加油站(上海市松江縣新浜鎮方家哈村)加油。210元。此處E93號汽油6.68元/升。

沿葉新公路西行,有一段在修路,坑窪不平,相當難走。不過路兩旁的風景還不錯,典型的南方風格。

繽紛荷花,生態新浜——

繼續西行,然後右轉進入朱楓公路(S225),不久就由朱楓公路收費站進入申嘉湖高速公路(東起浦東機場的南進場路,經楓涇鎮進入浙江,直通嘉興、湖州、杭州)。領卡後,收費員禮貌地說:“再見。”“再見”,我附和著。關上車窗,自言自語到“再見再見,再也不見了!”可是,話就怕說絕了。

上來匝道不久,就是如下圖所示的立交橋,按照GPS的指示,應該走通向嘉興方向的匝道,也不知當時我腦子裡轉了哪根筋,就沿著最右邊的匝道走了,結果又回上海方向了!哎@#¥,高速路上容不得半點馬虎呀。母親適時地教育我:“到路口慢一點,不要太自信。……”

沒辦法,又沿申嘉湖高速——上海繞城高速——滬昆高速的線路走一圈。

10點20分,新浜收費站下,交費15元。

葉新公路——朱楓公路——滬浙界交費10元——申嘉湖高速(領卡時又和那個女收費員見面了,真正的“再見”,再一次相見)——西塘收費站交費10元——平黎線,抵達西塘古鎮。

在通往古鎮的馬路中央,有一個疑似攔截點的地方。兩個小伙子著裝整齊,好像對進入古鎮的車輛進行攔截。粗壯的紅白相間的欄杆把雙向四車道變成了2車道。我們通過的時候,兩個人頓了頓,加上車速較快,我們順利通過。

沒多遠,看到路旁的景區停車場。減速、靠邊停車,我打開車窗,還沒開口,負責收費的小伙子坐在椅子上喝道:“快點進來,快點進來……”

“停車多少錢?”我問,

“10塊。”他不耐煩地說

根據經驗,風景區內的第一個停車場往往離景區核心很遠,加上他的惡劣態度,我們就准備走。

正在這時,一個身著藍色T恤,跨騎電瓶車的壯小伙靠近車門。不用說就是給外地車帶路的,靠此收費過日子。

“正常門票每人50元,你給30好了”小伙子說。

“每人20,100元,成交!”我說

“跟我走吧!”

我們開車跟著他的電瓶車七拐八拐進入一片空曠的地方。周圍有些民房和車輛,也有些外地牌照的,看來和我們一樣,或許是逃票的。

在壯小伙的指引下,把車停在樹蔭裡。

“你們回來能找到這個地方吧?百貨大樓和新華書店,好找的。”小伙子說“走吧!”

我們跟著他又經過七拐八拐來到了古鎮核心街道。街邊是一條小河和一座橋。後來知道這就是“西街”和“環秀橋”。

環秀橋

環秀遠眺

烈日下站定,我問小伙子最好的蹄髈在哪裡?最好的粽子在哪裡?最好的餛飩在哪裡?這都是網友介紹的特色小吃。

“我們身後的阿牛蹄髈最好,沿著這條路往右手邊走一點阿龍家的粽子很好,這條路走到頭是一座橋,別過橋,一個老頭子的餛飩不錯。”

“我不能陪你們了,還有別的事情”小伙子說。聽到此話,立馬結賬。100元!

我們通過環秀橋來到著名的煙雨長廊。沿著長廊往東行進。

●西塘的雨廊(廊棚)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築,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所謂雨廊,其實就是帶頂的街。西塘的廊棚以它獨有的的卓約風姿吸引中外游客。西塘的街道大多有廊棚覆蓋,使商人貿易、行人過往無日曬雨淋之憂。廊棚沿河一側有的海設有靠背長椅,供行人休息。廊棚多為磚木結構,一般寬2-2.5米,集中在北柵街、南柵街、朝南埭等商業區,總長有1000米,既可遮陽又可避雨。最具特色的,當屬臨河的那些,在靜悄悄的晨昏時刻,漫步在廊棚下,只有自己的心跳聲還有一些很懷舊的心情。

來到一家賣涼粉的店鋪門口,據他自己的廣告宣傳“浙江衛視曾經報導過”。妻子迫不及待地買了一份,一嘗,竟然是甜的!從老板娘嘴裡傳出一條“噩耗”——西塘古鎮周一至周五是不收門票的!

啊?!@#¥%……&,我呆住了。這小子騙我們?頓時,對西塘的美好印像一掃而光。也是,誰讓咱想逃票呢!

沿著長廊繼續東行,看見了送子來鳳橋。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真實的廊橋。

●送子來鳳橋座落於朝南埭廊棚,水上戲台對面,游船中心旁。此橋是座廊橋,始建於明崇禎十年(1637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道光十五年(1836年)重修,據說當時橋快建好的時候有一只非常漂亮的大鳥飛來停在橋頂,包工頭圖個吉利,取名來鳳橋。橋剛建成,居住在橋邊的一戶人家生了個兒子,以為是新橋帶來的祥瑞,當地百姓又稱此橋為送子橋。先來鳳後送子,因為重男輕女所以倒過來叫送子來鳳橋。走這座橋還有點講究,古人講究陰陽學,南陽北陰,古時男為陽,女為陰。此橋南面一邊是階梯,北面一邊是斜坡。男子當然走台階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蓮小邁步,持家穩穩當當,老人們說:“新婚夫婦走一走,南則送子,北則來鳳”,要是有婚後還未得子的,不妨也來走一走。

中央10套《希望英語》欄目組來這邊做節目時,也驚嘆於此橋的獨特造型,將此橋的寓意設成一個難題來考古鎮的游客。而國際影星《廊橋遺夢》的女主角梅利爾來西塘時,也走了這座廊橋,她笑著說:“如果我先走了這裡的廊橋,也許就不會有美國的《廊橋遺夢》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也體現了西塘廊橋的魅力。現在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有當地戲迷在橋上自娛自樂吹拉彈唱,將江南水鄉的休閑暇意體現得淋漓盡致。

穿過來鳳橋,來到永寧橋,我們看到永寧橋南側的民宅都是背水而建的,父親覺得無路可走了,於是決定原路返回。

又走一遍煙雨長廊,又見一次“浙江衛視涼粉”,又想起騙我們一百元的壯小子,如果在離開古鎮的路上遇到他,非得和他好好講講才行。還看見了小籠包和龍須酥的制作現場。還有“黨員誠信經營戶”的招牌。

肚子餓極了,來到西街,我去買阿牛的粉蒸肉和想起來就咽口水的蹄髈,其他人到阿龍家買粽子,我囑咐妻子,一定要買肉粽。

阿牛的店面不大,櫃台上層擺著蹄髈和粉蒸肉,下層是用來裝肉的包裝盒。在櫃台前忙碌的兩個小伙子看樣像是少東家,一個脖子上、手上戴著金飾品的黝黑壯漢像是老板阿牛。櫃台裡面一點有兩個婦女在忙著做“粉蒸肉”,一個碩大的盆裡是調好的餡料,可能就是米和肉餡吧?不斷地往荷葉裡裝,然後用線綁起來……

“36塊”少東家說到,不大的一個蹄髈近40元,一小個粉蒸肉5塊。“這東西得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少東家提醒道。“那你幫我熱熱吧”看到櫃台靠牆的地方有微波爐,我說到。

老板一聽要熱熱,連忙起身,把挑好的蹄髈放入白瓷盤裡,順手倒些湯進去,蒙上塑料袋,放入微波爐。大約五分鐘後,冒著熱氣的蹄髈出爐了,我不由得又咽了一次口水。

其他人在永寧橋頭的餛飩攤等我很久了,粽子和臭豆腐買好了,餛飩馬上也出鍋。開吃!

阿牛的蹄髈沒得說,他家還有網店呢!阿龍家的肉餡大粽子非常好吃,其他餡的一口粽印像平平。餛飩是燕皮的,餡很少,和蘇州的綠楊餛飩差著十萬八千裡,但是他家的湯料味道不錯,據母親分析應該有豬油。

●燕皮可做包餡的外皮煮食。福建平潭的燕皮是我國有名的特產。 燕皮是將豬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入上等甘薯粉,制成薄如紙張的片狀食品,又稱肉燕皮。福州肉燕皮創於清末光緒年間。成品燕皮色白質香,平滑細潤,脆嫩爽口,可切成絲狀煮食,是福州特有的風味小吃。晾干後的燕皮可以長久儲存,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肉燕皮配以其它原料,可做成扁肉燕、太平燕等多種名菜和風味小吃。

粽子、臭豆腐、粉蒸肉和餛飩一掃而光,碩大的蹄髈吃了有一半,剩下的留到普陀山吃吧!我們今天的計劃是趕到普陀山。

借著給兒子買鹽汽水的理由,在餛飩攤旁的小商店裡買了一份冰酒釀,口感很好,確實比母親做的酒釀好吃不少,加上冰冰涼涼的感覺,爽!不過我擔心待會兒不會查出酒後駕駛吧?

按照記憶中的路線,又一次七拐八拐順利找到停車的地方。古鎮給我們的印像是戶戶客棧家家商店。商業氣息十分濃厚!

按照一個熱心的寧波大客車司機的指引,我們走上了奔赴普陀山的旅途。路過來時的那個停車場門口,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就是那小子!”我悄悄地靠近他,停車,輕輕地開車門,他看到我了,但是沒跑。這個黑小伙看見我以後,加大電門逃竄是在我腦海裡設計了很多遍的場景,他為何不跑呢?或許仗著自己是地頭蛇?不管怎樣,先上前理論一番。

“兄弟,你不該騙人吧?

“我怎麼騙人了?”……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辯起來。通過他的辯解我知道,來時那個疑似執勤點的地方應該攔住外地牌照的車輛進入古鎮的。

“你要是從這個執勤點再走一遍能順利通過,我把100塊錢退給你!”他理直氣壯地說。這個時候,3、5個騎電瓶車的人圍攏過來,像是這個黑小子的同行,靠給外地車輛帶路掙錢的人。好漢不吃眼前虧,不和他爭論了,走!後來看其他西塘攻略發現真的是外地牌照車輛被攔,而且要求買門票的。這樣心裡平衡了許多。看來每一節功課都要認真做,不然會後悔!

13點22分,離開印像不太好的西塘古鎮。

13點30分,嘉善公路(平黎線)收費站,10元。此時已行駛1287千米。

10天後,我收到了一封嘉善縣交警大隊寄給我的“違章告知書”,說我在這條路上“超過規定車速50%以下”,讓我到嘉善縣的指定地點接受處理。那得等我有機會再游嘉善時處理了!

由平黎線西行轉入滬杭高速,不久向南進入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這是沈海高速的一部分。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工程起自嘉(興)、(南)通高速公路與滬杭高速相交的步雲樞紐,終於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引線起點,全長24.785km。

13點40分,在北岸服務區休息。

14點07分,繼續前行,此時已行駛1328千米。進入杭州灣跨海大橋。這個大橋,也是我們本次旅游的一個景點。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裡,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裡,已經成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候選世界紀錄,成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後世界第二長的橋梁。於2008年5月1日晚11時58分正式通車。2008奧運火炬傳遞中穿越了杭州灣跨海大橋。

在車行過程中,母親發現隔離護欄被七彩的油漆裝點起來。後來知道這就是在國內首次建設“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七彩護欄,因為杭州灣跨海大橋實在太長,一直開,司機會感覺視覺非常疲勞,所以整個大橋上采用了赤、橙、黃、綠、青、藍、紫7種顏色,盡量緩和駕駛員的疲勞感。用色彩調節心情,為平淡的30多公裡增添一些樂趣,不錯啊!

14點38分,白雲映襯下的教堂。

走過杭州灣跨海大橋,又通過2個隧道後,15點24分,保國寺收費站下高速,交費105元。

看看天有多藍!

15點43分,蛟川收費站。出收費站後至普陀山的路上標示不多,而且不明確。我老懷疑自己走錯了路。

16點10分,舟山連島大橋第一個——金塘大橋走完了,按照標示我們進入服務區休息,沒想到這個服務區是在高速路以外,需要先交費再休息。65元。

●舟山跨海大橋(又名舟山大陸連島工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甬舟高速公路(G92)的主要組成部分。跨海大橋由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起自舟山本島的329國道鴨蛋山的環島公路,經舟山群島中的裡釣島、富翅島、冊子島、金塘島至寧波鎮海區,與寧波繞城高速公路和杭州灣大橋相連接。全程雙向四車道。舟山跨海大橋跨4座島嶼,翻9個涵洞,穿2個隧道,投資130億元。2009年12月25日下午在金塘島舉行了大橋通車儀式;當晚23時58分,大橋正式對社會車輛開放。

其中,西堠門大橋主跨1650米,是世界最大跨徑的鋼箱梁懸索橋。金塘大橋全長26.54公裡,其中大橋長21.029公裡,行車道寬度為26米。它不但是目前世界上位於外海的最大跨徑的斜拉橋,也是舟山跨海大橋中規模最大的跨海大橋,有斜拉橋、連續鋼構橋、連續梁橋等多種橋型。

16點23分,繼續趕路。

又經過了四座大橋,分別是西堠門大橋、桃夭門大橋、響礁門大橋、岑港大橋。這就是西堠門大橋。

16點41分,到達舟山收費站,交費45元。下了高速,有一段路堵車,心煩呢!

17點50分左右,抵達舟山市朱家尖蜈蚣峙碼頭停車場。意外發現一輛魯A牌照的車輛,親切之情油然而生。

●朱家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東南部,與相距1.35海裡的“海天佛國”普陀山並稱普陀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舟山群島核心旅游區“普陀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舟山群島的第五大島,島嶼面積72平方公裡。風景區在創建優秀景區的同時,也重視旅游文化的建設,已經成為中國華東地區最有活力的海濱旅游勝地之一。

收拾好行李,出停車場大門時拿到停車票,這得好好保存,明天下午才能回來取車。趕到碼頭售票廳,只有晚六點半的船去普陀山了,成人每人22元,不含2元保險。不要保險必須提前聲明,如果窗口遞出來你不想要也可以退你錢。兒子12元,不含2元保險。從票面右下角看,估計今天有8600多人從蜈蚣峙碼頭上船了。

估計這是一天內運出島的一部分礦泉水瓶。我在碼頭上拍的。

18點35分,開船。“海鷗”輪上人滿為患。很多是進山朝拜的,貢品、香火大包小包的。當然,像我們這樣的游客也不少。

18點50分,抵達普陀山碼頭。出碼頭大廳時,看到工作人員在檢票,我趕忙拿出五張船票,可是他仍然要我買票。我納悶呀?後面好心的大伯說“要買普陀山門票的”。我恍然大悟!原來島上為了防止逃票,要求通過碼頭大廳的非本島居民一定要買普陀山門票。

成人160元,兒童和老人半價。可以刷卡。

走出大廳,外面已是夜色沉沉,可舉著賓館、客棧牌子的人把出口圍得水泄不通。我們費盡了眼力,找到“海邊人家”的牌子。這也是網友推薦的!來接我們的是一位高高壯壯的大哥,40多歲的樣子,他熱情的幫我們提最重的行李。

通過談話我知道,他家也開客棧,叫“梅林閣”,很好聽的名字。和海邊人家的老板鄔大姐是親戚。今天鄔大街家住滿了,我們就被安排到他家。不過價格不變,每個標准間150元。

●梅林閣: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龍灣村31幢72號 女主人:林慶妹 13506809783

男主人:鄔嘉波 13868235013

這位大哥走路很快,父母都有些跟不上。他領我們沿著海邊的木棧道走了大約20分鐘的樣子,到達他家的客棧。老板娘很熱情,給我們留了兩個房間,一樓二樓各一。房間很干淨,溫馨。深受大家好評!

老板娘推薦我們到了“小天鵝”飯店吃晚飯。醋溜土豆絲(條)、蒜蓉空心菜、花蛤、瓠(音“滬”)子炒蝦皮、紫菜蛋花湯和米飯,共計108元。事後我問客棧的老板娘,為何推薦的飯店價格偏高?她說我們點的青菜太多,島上的青菜都是運進來的,價格和海鮮差不多。怪不得!

●瓠子:a.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夏天開白花,果實長圓形,嫩時可食;b.這種植物的果實。

島上的花蛤倒是新鮮,但是大家一致認為味道不如青島的好。

聽接我們的大哥說,他妻子原來是做導游的。飯後,我找客棧老板娘咨詢明天的游覽線路,她認真的在地圖上幫我“指點江山”,並且具體到每一個景點的最佳到達、離開時間。太感動了!

洗洗睡了,睡前讓兒子露一小臉兒!晚安!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