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裡雪山四日游之——在路上

作者: 麗江的雙魚兒

導讀早晨六點多鐘的古城睡意正酣,我們一行4人已走在出城的巷道上。抬頭看天,月朗、星閃、雲動,懸掛於藍色的穹頂。清潔工灑掃著街道,她們勤勞而默默無聞。古城的整潔,在於環保意識的深入,所有商家都只限使用無紡布袋。小吃街上用於盛裝廢物的垃圾桶旁一直都會有清潔工負責裝袋清理,讓游客不忍把吃剩的竹簽碗碟胡亂丟棄。 緊挨四方街的西側是有名的酒吧街, ...

早晨六點多鐘的古城睡意正酣,我們一行4人已走在出城的巷道上。抬頭看天,月朗、星閃、雲動,懸掛於藍色的穹頂。清潔工灑掃著街道,她們勤勞而默默無聞。古城的整潔,在於環保意識的深入,所有商家都只限使用無紡布袋。小吃街上用於盛裝廢物的垃圾桶旁一直都會有清潔工負責裝袋清理,讓游客不忍把吃剩的竹簽碗碟胡亂丟棄。

緊挨四方街的西側是有名的酒吧街,大多都署同樣的名稱“一米陽光”,可又自成風格。每近黃昏,都會有或高亢或低吟的歌聲和著音樂從各家酒吧飄出,身穿民族服裝的女服務員會在門口乘巧的邀請過路的游客進去消遣。因為執行嚴格的娛樂管制,盡管半數酒吧崇尚火爆,燈紅酒綠、歌舞升平,但是一到夜裡12點,都要關門謝客,這也是古城寧靜和熱烈能夠相容共生的奇妙之處。一切熱鬧終將歸於平淡,不知是否會有來此狂歡買醉的人能真正找到心的安寧。

在古城外我們見到了司機和師傅和他的愛車—一輛銀灰色的現代途勝,他是昨晚十點多接到發現者俱樂部的電話被告之有此行程的。也許是俱樂部一直在征集第三對同行的游客,如果是6人成行的話,俱樂部將為我們加派一名領隊,車就會換成三菱帕傑羅。這或許也是我們的運氣,人多有人多的熱鬧,人少有人少的方便。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感謝俱樂部應對及時和安排周到。

途勝平穩的行駛在山間道路,相對古城來講,我們已在玉龍雪山的背面。半山腰上是懸浮的雲,天色蒙蒙亮,可以見到遠山頂上一縷一縷的白色,那就是雪了。和師傅健談而實在,他告訴我們,納西族男人這個時候應該還在床上睡大覺直等太陽曬到刺眼才對,而隨著麗江旅游業的發展,他們已不得不為生活而奔波了。納西族女人是天生的勞動模範,按照風俗,兩只木箱和一件披肩就是她們的嫁妝,一只木箱用來裝衣服,另一只用來裝細軟,而披肩則像征披肩戴月,告訴女人從嫁到婆家的那天起,就要開始管家了。男人一生只要做到“琴棋書畫煙酒茶”就好了。要說男人有什麼大事可做的話,一是會蓋房子,要求不高,遮風蔽雨就好;二是親自為出生的孩子剪斷臍帶;三是放鷹打獵,今天原本正是和師傅和朋友約好去玉龍雪山打獵的日子,這個季節也正是馴鷹的好時機;四是會帶孩子,因為女人產後喝一碗雞湯,第二天就要下地干活了,帶孩子這樣的事就交給男人了。這當然是老的風俗,現在納西人已不住在古城,他們在新城住上了商品房和別墅,年輕人已經習慣於到醫院生小孩,因為政府對此是免費的。當然,納西族女人的勤勞美德直到現在還被人稱道,她們相信讓自己男人生活得快樂才是真正的幸福。

中午我們已在四川境內用午飯,蘑菇燉雞還有四個素菜、兩桶米飯讓我們五個人吃得踏實舒服。因為國道施工,我們今天走的是盤山路,大部分時間(差不多有五個小時)都是沙石路,盡管是SUV,仍然一路顛簸。我們體力尚可,這要感謝和師傅超級棒的駕駛技術,作為跑川藏長途的老司機,耐心和冷靜是安全的必要保障。一路上我們會看到築路工人手握鐵钎敲擊碎石的身影,大型載重車從他們的身邊駛過,撩起的沙塵迅速把他們吞沒。挖土機在傾斜於金沙江的坡道上辟出狹窄的通路,一鏟又一鏟地清理著泥石流造成的滾石堆積。在感嘆山河秀美的時候,我們不應該無視這些勞動者,他們遠離城市文明,風餐露宿,卻無疑是最親近大自然的人。

下午五點鐘,我們到達觀景台,十三座白塔與白馬雪山相映成趣,是留影佳地。休息十分鐘,繼續前行,已經可以看到兩山相夾中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此縣位於長江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彙流的腹地,因地處險要,又有“第二舟曲”之稱。30分鐘後,我們已在縣城裡的一家清真飯館吃上了熱乎乎的大碗犛牛肉,這是和師傅的特意推薦,絕對貨真價實。晚上我們入住飛來寺的掛牌四星級“觀景天堂大酒店”,海拔3500米,純正的藏家風格。但不要太挑剔,有熱水能洗澡,有電褥子能讓人安睡足矣。在海拔高的地方,洗澡時間過長會讓你耗費不必要的體力,避免感冒很重要。酒店房間夠大,打開窗戶正好看到對面梅裡雪山的卡瓦格博主峰,為的是早上觀賞傳說中的“日照金頂”。一夜無夢,期待天明。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