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印像

作者: CZhtrip

導讀注定是匆忙的一天,早上退房後要立即趕往首爾。因為G20的關系,金浦(Gimpo)機場的檢查很嚴格,四周還增加了很多警察、警車,甚至看到了裝甲車。 高架出來,兩邊都是鐵絲網,李翻譯說這是停戰期間的產物。韓國是目前唯一的南北分離的國家,百姓都希望不要再有戰爭,過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去的統一展望台位於南方的漢江和源於北方的臨津江的交彙處,如果天氣 ...

注定是匆忙的一天,早上退房後要立即趕往首爾。因為G20的關系,金浦(Gimpo)機場的檢查很嚴格,四周還增加了很多警察、警車,甚至看到了裝甲車。

高架出來,兩邊都是鐵絲網,李翻譯說這是停戰期間的產物。韓國是目前唯一的南北分離的國家,百姓都希望不要再有戰爭,過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去的統一展望台位於南方的漢江和源於北方的臨津江的交彙處,如果天氣好的話,可以縱覽北韓地區。不過看來這回有點懸,霧很大。

午餐是靠近統一展望台的一處韓式豆腐餐廳,菜式全部由豆腐為主,聽起來不錯。飯店生意興隆,不少人都在等位,我們趕到時上一波的吃客還沒完全結束,等了一小會就能上桌了。店內仍然分了韓式和普通式的就餐區域,我們選擇了坐椅子。辣湯豆腐最合口味,另外,用發酵的豆漿做成的湯也很有特點,黃豆酥爛,湯料濃香。不少人吃完後紛紛選購店裡出售的各種豆類及豆類制品,我們品嘗了豆腐餅干,脆脆的像薯片,果然很特別。

直到我們進入海拔140米的圓形展望室,眼前霧氣繚繞,江上什麼也看不見,北韓神秘的面紗終究沒能露出真容。室內有視頻講解、各類圖片,還有北韓商品零售、統一祈願室、祭拜台等。

這個季節是楓葉紅了的時節,韓國各地的紅楓有的已經全部變紅,有的紅黃相間,在綠樹叢中格外養眼,特別是天氣好的時候,陽光下的楓樹透著明亮的光線,似乎有著律動的感覺。

北緯38度的臨津閣和自由橋,是南北交換俘虜的場所,去北韓的人上橋,被稱為走上“不歸路”,回韓國的人則踏上“自由橋”,橋上掛滿了祈福的綬帶。

下午我們趕回首爾市區的貞洞劇場觀看四點鐘的韓國舞劇表演《美笑》,劇場座落在首爾中區的貞洞路41號,這是一條幽靜有品位的小路,很像上海的衡山路,兩邊的銀杏樹高聳,路邊落滿了金黃的樹葉。不遠處是梨花高級學校,也是這裡的重點中學,特地去瞻仰了校門。

“美笑”改編自著名的《春香傳》,是融合傳統舞蹈、民間表演等一體的一個室內秀,演員服飾華麗,就像《大長今》裡看到過的傳統服飾一樣,色彩鮮艷,燈光下美輪美奐;舞台布置考究,兩邊是韓式的格子拉門,每扇門都能作為演員出場的通道,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同時還利用了現代的聲光電技術,根據表演場面需要轉換背景。印像最深的要數有一場水邊嬉戲,女演員踮著腳走過時,居然還應聲蕩漾出一圈圈“漣漪“來,令人叫絕。演員們表演賣力,無論是舞蹈還是擊鼓表演,非常投入。這個容納300人左右的劇場座無虛席,舞台上下的互動不斷,期間會邀請觀眾上台參加民間表演。演出結束,演員們還來到室外同觀眾合影。

市中心出現了成群結隊的警察,有的在站崗,有的集結,不少都是手持盾牌、頭戴防爆頭盔的防爆警察。跟釜山相比,首爾多了高樓大廈,多了時尚,多了人群,多了政治。

告別晚宴是在著名的“韓國之家”,這是歷史上朝鮮初期世宗大王樸彭年的私邸,後來成為大韓民國接待貴賓的迎賓館,是韓國最知名的飯店之一,它仿造景福宮的設計,高雅、大氣,水流潺潺,落英繽紛,伴著悅耳的韓國民樂,身著民族服裝的服務員將我們迎進“綠茵閣”,我們要用的是傳統的韓國飲食“九折阪”(待遇同G20),長條的餐桌上盛放食物的器皿精致,像中國古時的八寶盒,這種八角形的木質漆盒,共有九個小格,每隔是切成細絲的各種菜肴,有海鮮、菌類、蔬菜、牛肉等,中間的一格放置小薄面餅,吃的時候將面餅放在面前的小盤內,再把其他食材鋪放在面餅內、蘸上醬,卷起直接入口,食物也像一件件藝術品,讓人不忍心下筷。這是朝鮮時代皇室的一種食物,此外按食客人數上生魚片、小炒牛肉、大蝦等,四周小碟的泡菜是無處不在,總的感覺是比一般的韓國料理更要清淡。韓國人對食物真的是非常講究,不是食材有多麼貴,而是再普通的食材、如豆腐、蔬菜等也可以這麼用心的烹飪,這個才是韓國人將飲食當成奉養自己父母的一種崇高的理念,才能做出各種可口的飯菜來。

入夜的首爾燈火通明,國際大都市的氣派,街頭的外國人很多,各種酒吧林立,但是,大家都說如果安家置業的話,第一選擇是釜山。

離韓前的最後一站是景福宮,如同微縮的故宮。園內的植物分布廣泛,尤其是金黃色的銀杏葉落在地上像是鋪了一層地毯,氣派比不上故宮,精致還是有余,一路走過沙沙的落葉,讓風吹。
青瓦台只能是遠眺,這裡的銀杏樹更茂盛,黃杏葉映襯著各國國旗隨風招展。

中午,慕名去了人參雞飯店,小小的門面,隱蔽在一個小巷內,但是店內別有風景,韓式的店堂像個四合院,每間房都能坐上一二十個客人,大的估計可以坐三十個客人。一砂鍋滿滿的雞湯端了上來,一整只雞,肚子裡塞滿了棗肉、人參和糯米,湯很鮮,幾乎沒有吃出味精來,雞肉很酥,但並不老,嚼到最後也沒有那種粗纖維,的確名不虛傳。這樣一份參雞湯大概合人民幣90元,是附近工作的小白領的最愛,據說盧武鉉和李明博來也只能排隊,這個令人難忘的地方名叫“土俗村參雞店”。

**並沒有期待很多的韓國之行充滿了驚喜,有的時候,重要的不是我們期待什麼,而是擁有什麼。


精選遊記: 首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