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冬之婺源

作者: iceslj

導讀2003’冬之婺源2002-12-31 1. 長沙-株洲 一行三人,早7:40從長沙出發,8:42的火車,40分鐘後到株洲。霧越來越濃。離我們所要乘的株洲到景德鎮的列車發車時間還有兩個小時,利用這段時間去炎帝廣場。廣場空無一人,高大、頭上有角、手持嘉禾的炎帝塑像在濃霧中隱現。發現我們的行頭和炎帝他老人家有點像:他身背背簍,我們身背背包。突然察覺離開車時間只有20分鐘� ...

2003’冬之婺源2002-12-31

1. 長沙-株洲

一行三人,早7:40從長沙出發,8:42的火車,40分鐘後到株洲。霧越來越濃。離我們所要乘的株洲到景德鎮的列車發車時間還有兩個小時,利用這段時間去炎帝廣場。廣場空無一人,高大、頭上有角、手持嘉禾的炎帝塑像在濃霧中隱現。發現我們的行頭和炎帝他老人家有點像:他身背背簍,我們身背背包。突然察覺離開車時間只有20分鐘,匆忙往火車站趕。

2. 株洲-景德鎮

中午11點拿著無座的票上了火車。還好,很快找到了座位。列車在浙贛線上不緊不慢地馳騁。沿途看見的屋舍逐漸呈現出徽式風格,在看到“馬頭牆”這個名字前我們稱之為“山牆長角”。

天色漸暗,20:39到達瓷都景德鎮。與先到的旅友會合,在他的指引下入住賓館,然後出門找吃的。景德鎮的出租車與眾不同,昌河車身黃、紅二色,輕盈小巧。在景德鎮市區圍著廣場轉。新年前夜,許多人在放煙花。景德鎮和想像中的大不同,已經是一個城市,一個街頭打著《英雄》的巨幅廣告牌的普普通通的城市;而不是想像中有著窄巷和家庭手工作坊的寧靜的小鎮。當然賣瓷器的店很多。

吃飯時大家舉杯共慶2003新年好。晚上回去拿出各自的攻略,並憑印像畫出地圖,研究行程安排。決定先走開發較少的北線,以玩為主,走哪兒住哪兒,不急著趕景點。從景德鎮去紫陽鎮的路即所謂的婺源的西線,途經賦春鎮,可先在此停留,去看鴛鴦湖。

2003-1-1

3. 景德鎮-賦春鎮

早8點從景德鎮乘上開往婺源的爛中巴(全程12元,到賦春7元)。一小時後到賦春。下公路很快看到了鴛鴦湖,但看不到鴛鴦。景點處的人說鴛鴦有一千多對,在內湖,必須坐他們的船去才能看見,票價每人30 RMB。我們認為太貴,砍價未果,看了看照片,離開了。

在鎮上吃了早點:包子和稀飯。乘上賦春到婺源的大巴(5元)。

4. 賦春鎮-婺源紫陽鎮

近一小時後到婺源縣的政府所在地,也是交通中心的紫陽鎮。在長途車站下車,立刻轉上去清華的大巴。沒來得及買攻略上稱為綠寶書的《婺源風物志》。婺源看起來是個發展中的旅游點,紫陽鎮上全是旅館和飯店。但現在是淡季,幾乎沒什麼游客。

5. 紫陽鎮-思口,思溪

到思口下車,謝絕了摩的,背著包徒步沿公路走向思口。20分鐘後,終於看見了我們要游覽的第一站――延村,一個非城市化的農莊。在明朗的晴空下,在遠山近水的背景中,在青翠或枯黃的農田後,一群典型的徽式建築。步入村莊,踏上狹仄的石板路。真實的,寧靜而安祥的生活畫面漸漸展現出來。在思溪,見一古老的廊橋,也是進村的通道,若要上去是要票的。二青年村民主動過來說可以免費領我們從另一入口進村。一路上我們一直在揣摩他們的利益所在。據他們說,這樣做是由於利益分配不公,後來才知道更重要是要我們租他們的摩的(真令人難以捉摸!)。跟他們走,在村裡繞來繞去,游了攻略上提到的幾處著名的明清古宅,包括拍過聊齋的外景地,百壽圖,晴雨缸等等。在民居裡第一次見到了著名的高科技火凳(本名火筒,曾用名高科技凳子,我們簡稱為高科技),不禁情緒高漲。大家紛紛感嘆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與智慧,輪流坐上去合影留念。

出村時看見一處牆上的指示牌:“進口/Inport”,這個詞哪兒來的?笑。

決定今天的行程:先去清華看彩虹橋,然後去理坑,夜宿理坑。兩位向導提出開摩的帶我們去。講好價錢(10RMB/車),四人分乘兩輛摩的出發。

6. 思溪-清華

1刻鐘後到清華。這裡也是個有點規模的小鎮。在彩虹橋前的售票處,砍到4人買一張門票(10元)。清華的彩虹橋是最有名的,的確漂亮。旁邊的從字橋更有意思。站在從字橋上,頗有天高雲淡,神清氣朗,心曠神怡之感。

從各個角度合影留念後,到鎮上吃午飯,吃到了著名的荷包紅鯉魚(16元)和糊豆腐(4元)。這時已是下午5點。兩位司機執著的跟著我們,最後講好價錢到理坑每車20。

7. 清華-理坑

一路上風景極美。連綿的山,淺淺的山澗,清澈的水,一叢叢枯黃的蘆葦,粉牆黛瓦的村落和村落周圍的片片農田。天色見晚,不好讓司機停車拍照。想明天回來時一定在路上邊走邊拍。

暮靄漸沉,暴冷不止。越來越緲無人煙。摩的行駛在盤山公路或土路上,只聽山澗中潺潺的流水聲。盤繞的山路似乎無窮無盡。心裡不免有點怕。

到理坑時,天已黑透,是真正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幸虧有人拿出個小手電,照亮了前行的石板路。村民帶我們七繞八繞,進了一個可以住宿的老宅子。提供給我們的是二樓的兩間極小的木屋,各有兩個床位,每個8元。一路吹寒風,早已冷得連呼“受不了了”,雖然不是一心向往的雲溪別墅,也沒有“爽啊~”的大露台,還是決定就住這兒吧。下樓,應主人的熱情邀請,才發現這客廳最強之處:一個燒炭的大火盆。陰天,無星月可賞,於是圍坐在我們的大火盆邊,說說笑笑,熱鬧非凡。不禁又一次贊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發明了這讓我們受益無窮的360度超級無敵大火盆。要親自體驗十冬腊月裡、月黑風高時,乘摩的在山路裡飛馳一小時後,你才會明白大火盆給我們帶來的其樂無窮。有趣的是商量回程,跟摩的司機砍價,越砍越高,faint。最後以兩車共95元成交(含清華與理坑往返,及司機在理坑的住宿補貼)。

晚上每房間放了個你我已熟知的“高科技”,看著微紅的炭火,漸漸入睡。

2003-1-2

8. 理坑-紫陽鎮

清晨很早就醒了,聽著村裡雞犬之聲相聞,為能安全無恙的醒來而愉快,因為昨晚睡時擔心煤氣。從房間的窗戶往外看,正對著理坑小學。

決定上午逛理坑,中午乘摩的去清華,轉大巴經紫陽鎮去李坑。下著小雨,在寧靜的理坑轉來轉去,邊看建築,邊聽了些有趣的歷史掌故。也到了傳說中的雲溪別墅(其實離我們住的地方並不遠,在村邊上),坐了坐傳說中的像牙床。因為碰上一群來參觀的領導,跟著他們聽講解,省了導游費10元。

理坑是個“理學淵源”的地方,這裡的人津津樂道於他們這兒曾出了多少個進士,多少個官員,所以這裡也被稱為仕宦之鄉。著名的古宅多是些官宦府邸:大夫第、司馬宅之類,大概是他們告老還鄉之後建的住所吧;或者是商人的宅院。建築頗具規模,木雕精美,的確稱得上是高尚住宅。

中午11點乘上摩的。水村山郭之外,農田裡的綠葉在雨中青翠欲滴。有人說,下雨的婺源最美,看來我們沒有錯過任何美景。可惜因為下雨,又不能拍照,再次感嘆美景都在路上,而且拍不出來。仍然是暴冷不止,但白天的感覺就好多了,不覺得路那麼遠了,也不覺得害怕。後來在路上看見沱川與清華之間往返的客貨車,但好像班次很少。

12點到清華,乘上開往紫陽鎮的大巴。

半小時後到達紫陽鎮,午飯吃了著名的酒糟魚和更正宗的糊豆腐。在街上走了一圈買東西。然後乘上去東線李坑的大巴。

9. 紫陽鎮-李坑

到李坑,遠遠看見“李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牌子,村外有明顯是新建的亭、橋,這裡商業化多了。剛進村,一個小姑娘冒雨跑來介紹住宿的地方,並答應免費導游。村子的格局是典型的水繞村莊,家家臨水,處處有橋;但大多建築太新,沒有那種歷史感,也較粗糙。

為了買竹器,偶然到一人家,注意到門楣上的字竟一個都不認識:“青氣 萬丈 坐山 多年”,問主人,幾個人又站在那兒仰著頭研究了半天,才明白是“天 長 地 久”。頗有“絕妙好辭”遺風。字是從左往右寫的,應該時代不久遠。

我們入住一個有露台的“雙龍客棧”,不是老房子,但位置好,露台臨著兩條分別被叫做“公龍”和“母龍”的小河的交彙處。夜色中,亮起屋檐上掛著的串串紅燈籠,坐在露天上聽嘩嘩的水流聲,頗有情調,可惜太冷,感嘆裝小資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吃完飯忍不住跑回房間圍著高科技烤火去了。

2003-1-3

10. 李坑-景德鎮

清晨7點聽著雞犬之聲醒來。打算趕早班車去景德鎮,因為我們要乘的從景德鎮到南昌的車的下午2點開,上午的時間是留給景德鎮的。但不知大巴路過這裡的具體時間。出村,沿公路走了5分鐘,即有輛車經過,順利乘上。開始踏上返程。

濃霧彌漫。霧中的田園山色很美,可惜破車開得極慢。10點到達景德鎮。立刻趕往景德鎮瓷器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和古窯相鄰,下了公路要走5分鐘的車程,在一片樹林中,幽深而寧靜。看了瓷器展品,景德鎮瓷器歷史的介紹;可惜擺著許多半成品瓷器的手工作坊裡沒有人在工作。

11. 景德鎮-南昌

中午上了火車,晚上到南昌,天色已暗。在市中心八一廣場周圍轉了轉,找到住宿的地方。看一個攻略上介紹小吃街蛛街,還說離八一廣場很近;問了若干個南昌人,都不知道,作罷。

2003-1-4

12. 南昌-長沙

早起,去騰王閣。灑滿清晨陽光的公園裡只有晨練的市民,沒有游客。這個騰王閣是1989年建的,在藍天下漂亮但終究沒有歷史感。從騰王閣上看,贛江很清,真難得。一邊登閣,一邊遺憾不能把《騰王閣記》背出來。

然後去南郊的青雲譜。一個極幽靜的三進的院落,古木掩映,冬日的陽光淡淡的灑下;屋外叢竹傍道,數支殘荷獨立靜水。想到若有這麼個好去處,誰都會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不枉隱居一把了。轉了各個展廳,瀏覽朱耷的字畫,可惜全是復制品或照片。

中午趕上火車,晚上回到備感熟悉和親切的長沙。結束共5天的行程。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