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印像(投稿文章,請勿轉載)

作者: 小洋人sic

導讀×更多行程及照片,請閱:http://***/s/articlelist_1777292273_2_1.html 我的敦煌印像來自一枚小小的郵票。 小時候,友伴送我一枚郵票,圖案是著名的敦煌飛天壁畫。那時只知壁畫中的仙女叫飛天,優雅靈動,而我們家卻看不到,因為飛天在一個叫敦煌的地方,那兒有廣袤無邊的戈壁大漠,神秘深邃的石窟洞穴,那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古老世界……對敦煌的好奇和向往就這樣一直深 ...

×更多行程及照片,請閱:http://***/s/articlelist_1777292273_2_1.html

我的敦煌印像來自一枚小小的郵票。

小時候,友伴送我一枚郵票,圖案是著名的敦煌飛天壁畫。那時只知壁畫中的仙女叫飛天,優雅靈動,而我們家卻看不到,因為飛天在一個叫敦煌的地方,那兒有廣袤無邊的戈壁大漠,神秘深邃的石窟洞穴,那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古老世界……對敦煌的好奇和向往就這樣一直深埋心底,直到今年夏天踏上旅途。

敦煌東臨三危山,南靠祁連山,西接浩瀚的羅布泊,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古代中國與西域、中亞、歐洲交往的經濟交通要道,其地位猶如當今中國之上海。有趣的是,我從今日之上海來到敦煌,卻是為了尋找曾經輝煌燦爛,與之比肩的敦煌,還有一枚郵票上的印像。

抵達敦煌的第一幕著實讓我驚訝,這座歷經滄桑的古城居然以一座極具現代感的火車站驚艷著遠到的客人,而以這樣一種現代的觸碰開啟對古城的探尋也成了一種緩衝,不至於感覺太突兀。

我們到訪的第一站是鳴沙山月牙泉。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大漠情結很大程度來自武俠,或探險小說,於是大漠充滿著神秘和奇幻甚至一絲絲恐怖。鳴沙山月牙泉作為一個成熟的自然景區已為人熟知,成群的駱駝載著游客往來穿梭於各個沙山中,仿佛讓人看到當年商旅的影子。於是縱然面對連綿的沙山,我並未感到一絲的孤寂和害怕,反而興奮的想深入其中,沿著古人的步履,也蹣跚一下幾千年前誕生這燦爛文明的絲綢之路。不過這裡沒有路,即便走的人再多,也形不成路,被駱駝和游人踩出的一行行歪歪扭扭的腳印不久就會消失,或被後來者的腳印所覆蓋,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早就聽說在沙漠中行走極其困難,細沙如流水,看似輕柔渺小,可當他們彙聚成山後,就如練就了吸星大法,把你的力量化於無形。走在沙山上,你越是用力,就越容易下陷,往往走三步,退兩步,直把人的體力和意志消耗殆盡。還好沙漠中有一種神奇的交通工具叫駱駝,人們親切的喚之為沙漠之舟,極其溫順,受的起苦,沙漠中行走,全然靠他。

登上一個沙山的頂端,眼前突然開闊,一個個沙山連綿排開,沒有盡頭,而一輪輪山脊的曲線卻將整個沙漠貫穿於藍天白雲之下,這線條與色塊組成了最震撼人心的場景。難怪古往今來這麼多文人墨客,俠士僧侶出沒於此,只願將自己化成一粒細沙,融進這片波瀾壯闊。

月牙泉就在鳴沙山中,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歷代文人對此奇觀贊嘆不已,所謂“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然而由於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造成整個敦煌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月牙泉水因得不到補充,水位也隨之下降,甚至曾出現泉中干涸見底竟可走人的景像。好在近幾年敦煌市采取了多種方式給月牙泉補水,水位回升,不至於讓我們在“月牙坑”前駐足哀嘆。

如果說我把鳴沙山月牙泉當作一個純粹用來體驗大漠風情的景點看待,那麼來到蜚聲世界的莫高窟,我絕對是帶著對歷史的極其崇敬,和對王道士極端憤恨的心情來此瞻仰。

這是一段不堪的歷史,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一位道士掌管著一片佛教聖地;一個無名小醜把持著中國最燦爛的文化經典;而一個昏庸的政府不聞不問,無能的官員竟把經卷當成禮物相互賄賂攀比……於是,一車車國之瑰寶就這樣低廉的離開故土,卻高傲的出現在各國博物館中。敦煌研究院的解說員無奈的告訴我們,如今敦煌藏經洞文物藏於英國者最多,藏於法國者最精,藏於俄國者最雜,藏於日本者最隱最秘,藏於中國者最散最亂……無可奈何,權當他們替我們先保存著吧。

在參觀莫高窟的一路上,除了聆聽這些衰敗的故事,扼腕嘆息外,講解員也會很自豪的告訴大家,我們腳下踩著近千年的石路,身旁是超過1500多年的石窟壁畫,古時的能工巧匠用自己的信仰和智慧打造出一個個石窟佛像,繪寫出一幅幅壁畫經卷。雖然感嘆一個無知的王道士憑一己之力將這些浩繁珍貴的典籍文獻、石窟壁畫變賣給那些所謂的外來取經者,如今卻獨留下他的圓寂塔為莫高窟守門贖罪,但不論列強瓜分我們多少歷史,保存我們多少文物遺跡,有一個事實永遠不爭,那就是莫高窟在敦煌,敦煌在中國!正如兒時郵票上的飛天,不論何時何地,永遠來自敦煌,出自莫高窟。

對敦煌的印像遠不止以上兩處,陽關、玉門關、雅丹,甚至沙州夜市上的各種美味小吃、杏皮水,甘甜的水果都是此行的收獲。敦煌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伴隨中華文明的綿延走過五千年的歷史,而如今勤勞質樸的敦煌人民不僅守護著昔日燦爛不朽的敦煌文明,更用雙手打造一個生機勃勃的嶄新的敦煌。

×更多行程及照片,請閱:http://***/s/articlelist_1777292273_2_1.html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