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城春秋(游讀海西之二)

作者: T1171280763

導讀游完霞浦,酒店門口上中巴1元/人到火車站,乘動車D3109 8:25/9:25,48元/人, 我們是大前天到霞浦時就買好了.由於有溫州始發去福州,廈門,經過霞浦的,班次比上海出發時多了. 在福州,選擇東街口的7天酒店(www.7daysinn.com,網訂,167元,自主大床房)出租車15元到.百米外就是三坊七巷的楊橋(巷)路南後街. 十幾年前在福州出差,是匆匆忙忙的,沒好好讀讀這古城. .人老懷舊,喜歡有點歷史的東西,所 ...

游完霞浦,酒店門口上中巴1元/人到火車站,乘動車D3109 8:25/9:25,48元/人, 我們是大前天到霞浦時就買好了.由於有溫州始發去福州,廈門,經過霞浦的,班次比上海出發時多了.

在福州,選擇東街口的7天酒店(www.7daysinn.com,網訂,167元,自主大床房)出租車15元到.百米外就是三坊七巷的楊橋(巷)路南後街.

十幾年前在福州出差,是匆匆忙忙的,沒好好讀讀這古城. .人老懷舊,喜歡有點歷史的東西,所以二天裡准備游三坊七巷---福州的豫園和馬尾的羅星塔,船政博物館,馬尾造船廠.

三坊七巷已成二坊五巷,楊橋巷和光祿仿,吉庇巷都成人來車往的干道了.要不是改革開放,人們思想大改變,照文革的思路,可能全沒了.一個不要歷史的民族是可悲的.很多老房子正在整修,只有二梅書苑,冰心故居,林則徐紀念館開放,南後街沿街上造了二排仿古建築以襯托其悠久歷史.,羅列了福州小吃和小商品,讓我們旅游者一網打盡.

已開放的幾個館都不錯,風俗人情,歷史典故,也不收門票.看來福州市政府像杭州市政府都有大旅游概念.

沈葆禎故居後人仍居住.百多年了,年久失修,已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聽說動遷談不攏,希能智慧地開明解決問題,照顧私權也為三坊七巷多添一座資源.游人只能門口望望,對於福建名人和晚清洋務主要人物之一,中國船政創始人---實為福州一大名片.故居不開放, 三坊七巷總缺少了什麼!

午飯在楊橋東路通湖路口的荷葉公館,離南後街一個街口,在規劃局的一座樓上.點了網上推崇的冰心芋,姜蝦和炒素藕..應是湖北菜吧.裝飾富詩意,點其店名,環境不錯,就是要爬三樓.

7天酒店附近地區太熱鬧了,飲食業發達,很方便找吃的.但有利有弊,門口一條街有夜排檔,路口通宵服務,有點雜亂.叫前台盡量安排面對小區和非8樓(.8樓為頂樓,可能有水泵電機,對房間有嘈音)我們第二天換了5樓,好多了.

到馬尾乘公交即可,路邊的66路(1元/人)到茶亭下,過路到仁德公交總站73路始發去羅星塔,下站即是公園.羅星塔的塔剎為石桌式,晚上放一盞燈,燈光四射,可導航,為國際公認的重要航海標之一.古樸的石塔,穩穩幾百年.

出門116路一站到船政博物館(馬尾昭忠祠),免費,100多年前的馬江海戰,700多將士抗法英勇獻身, 昭忠祠橫匾碧血千秋,兩則碑石一一鑲刻烈士英名.博物館還講訴了清朝船政發展史,馬尾遠早上海的江南制造局開始造船,是中國現代造船業鼻族.博物館還包含舊建築---英國領事館和監獄,醫院.英式風貌依舊.大大的榕樹點綴在這些百年老房子,他們似乎都在歷史呼喊.

埋葬英烈處的石碑亦是清末的中西結合風格.希不是重建的,館裡沒講述.參觀展覽,又知自鴉片戰爭後,西方有90多位傳教師到中國,其中到福州大半,所以福州教堂,教會學校不少,出名的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就在福州,是中國第一個女校,現為福建師範大學教學樓,泛船天主教堂古老.都在倉前路一帶.

船政博物館到馬尾乘116路一站,我們誤乘門口的58路兜了一圈,都在船廠下.

馬尾造船廠是工業旅游點,老人半票,15元/人,老廠區不大,可走到江邊,船塢上正在建好幾艘萬噸輪吧,也是開了眼見,老建築有原總務處的法式白樓,機械車間,幾棵沈公榕似乎是表明栽樹人乃造船業之創辦人也!

回城乘門口的37路公交,走濱江大道,在閩江大橋處可望見了1868年建的泛船浦天主堂.

中午到聚春園就餐,慕名而去點了佛跳牆,雞湯汆海蚌,荔枝肉,紅芋點心.原網上介紹的198元/盅漲為298元/盅的佛跳牆,外加8%的服務費,說實在,很名不副實,堂堂的聚春園也是一把刀.建議不要去,不值,或不要點佛跳牆,假若它正是福州佛跳牆第一塊牌子,我們為福州名店感到悲哀.

此次游讀福州,最大感受是福州不止有鼓山,西湖公園,還有不少歷史沉澱.穿過千城一面的街區,四處散落老建築,老故事……





















精選遊記: 福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