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時大總統辦公處,這幢黃色的西洋式平房,是典型的仿意大利文藝復興式樣,因位置在總督署的西面,故又稱西花廳。

穿過一道月洞門,就進入了熙園。煦園也稱西花園,因做過明成祖朱棣二兒子漢王朱高煦的王府,故稱煦園。全園面積僅1.4公頃,園內花木扶疏,碧水盈盈,南舫北閣遙相呼應,東閣西樓隔岸相望,湖山疊石點綴其間,顯得小巧玲瓏、秀麗典雅,是金陵名園之一。它的中部為花瓶狀的荷花池太平湖,南端有石舫,清高宗弘歷曾為石舫題“不系舟”匾額。石舫兩側有曲橋與岸相連,池東有忘飛閣,池西有夕佳樓,南岸築有六角亭和鴛鴦亭,東南岸有桐音館。桐音館前後有湖石疊成的假山環繞,園東南入口處右側有一塊仿寒山寺的《楓橋夜泊》詩碑。

西花園太平湖

“不系舟”石舫

御碑亭,乾隆賜薩載和書麟兩位兩江總督的詩碑。

桐音館,煦園內最大的建築物,建築材料全用桐木。為當年洪秀全與部下商議國事處,取上下同心,異口同聲之義。

仿寒山寺的《楓橋夜泊》詩碑

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煦園鴛鴦亭,是民國前江南惟一的方勝亭。(方勝又稱雙菱,指兩菱形相疊,亭基方勝,上為雙頂。)遠觀似雙亭並立,近看卻一亭獨佇,飛檐翹角,小巧玲瓏,俗稱鴛鴦亭。這種造型的亭台在江南林園中極為罕見。

位於太平湖北部的漪瀾閣,孫中山曾設辦公處所於此,因此後稱中山堂。

西花園之美,不僅在於它的精巧細膩,我以為還在於它的深婉與涵容。總統府經歷了多少地覆天翻的大起大落,它是所有這些興廢更替的見證,數度驚心動魄的改朝換代,多少刀光劍影的血腥屠戮,幾多糾結婉曲的隱痛遺恨,到了它這兒都歸於平靜。它的每一塊山石椽檁,每一縷碧水流波,每一片春花秋葉,都隱藏著過往歲月的秘密,它們默默承受,一一包容,用緘默化解一切。即令在這浮躁喧囂的現世,在圍牆外摩天大廈的包圍之中,它依然故我地堅守著這一份沉靜,難得的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