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雲南9日行(續)圖文篇

作者: 雙雙阿吉

導讀西雙版納是雲南旅游開發較早的地區,早先對其印像更多的是停留在少數民族奇特的民俗和楊麗萍曼妙的孔雀舞中。將版納定為我們此行的最後一站,也是期待切身體驗絢爛多彩的熱帶風土人情。出機場後我們首站直奔水果市場,買了山竹、火龍果、西番蓮、楊桃、甜角、百香果等眾多熱帶水果攜往酒店,晚餐就此滿足地解決。或許因為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研究酒店旅游攻 ...

西雙版納是雲南旅游開發較早的地區,早先對其印像更多的是停留在少數民族奇特的民俗和楊麗萍曼妙的孔雀舞中。將版納定為我們此行的最後一站,也是期待切身體驗絢爛多彩的熱帶風土人情。出機場後我們首站直奔水果市場,買了山竹、火龍果、西番蓮、楊桃、甜角、百香果等眾多熱帶水果攜往酒店,晚餐就此滿足地解決。或許因為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研究酒店旅游攻略發現,版納州府景洪市區常住人口僅11萬余,全市僅2條公交線路,但各景區相距甚遠,且景點基本為私人承包,票價昂貴。考慮安全性,我們晚上談妥包車,定了後面的游玩行程。

因為包車隨行,不趕時間,第二天9點才從酒店出發,驅車前往離市區60公裡的熱帶雨林谷觀賞稀有的克木民族。克木人,居住中國雲南及其接壤的老撾、越南、緬甸等國家,由於人口稀少,至今未囊括於我們56個民族之中。與外界不通語言,穴居山林,沿襲原始的物物交換,年輕未婚男子獨居樹上鳥屋。地處雲南省最西南邊界的版納,出省沒有出國快。車沿著通向曼谷的國道前行,兩邊是種滿茶葉和橡膠的山林。也有碰見山上勞作的,當真是“老太爬山比猴快”。返回市區的途中,我們參觀了傣族村寨。當年知青下放的窮山惡水,而今受益於成片的橡膠林,生活甚是富裕,現今的住宅都是重建的二代傣居,不少人家都有汽車。有意思的是傣族尋常人家都統一姓氏(舞蹈家刀美蘭是貴族姓氏),女子姓玉,男子姓岩(讀古音ai二聲)。猜得出來傣族是重女輕男的,都是石頭然質地不同,顯見玉珍貴多了。

景洪是群山環抱之中的平地,市區的地標建築就是座落在南蓮山的猛泐大佛市,按照國家5A景區規範打造,堪稱東南亞佛寺之最。身處大佛座下,也是俯瞰景洪城區的最佳位置。猛泐是傣語,即傣王國,翻譯過來就是傣王國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始建於明代,在鹹豐年間因戰爭被毀,後於2005年得以重建,是南傳佛教像征十二版納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南傳佛教對傣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有著極深厚的影響,西雙版納的傣族人們全民信仰南傳佛教,傣族男孩到了8-10歲都要入寺去過僧侶生活,他們在那裡學經識字,除極少數有慧根的外,一般在1-5年還俗回家,照常結婚生子,所以說當地“和尚可以談戀愛”。每逢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等重要節日,傣家人都要到佛寺裡參拜。大佛寺占地650畝,建築是金碧輝煌的泰式風格,寺內樹木繁茂、鮮花似錦。我們不僅見到了掛果的木瓜,還有睡蓮、龍船花、雞蛋花等附近幾國國花,很多熱帶花卉和樹木也叫不上名。

進入寺門,最先到達太子廣場,太子也就是喬達摩•悉達多太子——沒有出家之前的佛祖釋迦牟尼。廣場直徑29米,代表太子29歲出家。廣場前面的浮雕名叫“九龍浴佛”,描述的是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出生的典故。從太子雕像到山頂大佛有四層階梯,每層階梯兩邊裝飾的龍頭數目有所不同,從下向上依次為九龍、七龍、五龍、三龍和一龍,像征不同的意義。石階旁建有泰國殿、斯裡蘭卡殿、緬甸殿、老撾殿等數幢小寺,其間壁畫、塑像、裝飾、配置分別呈現這些東南亞國家的民族宗教特色。中央景飄大殿以釋迦牟尼佛祖出家、修行、成佛的日子為依據,長49米,寬29米,高35米。寓意是:釋迦牟尼29歲出家,在尼連禪河邊的伽阇山苦行林中苦修六年,於35歲時,在菩提樹下趺坐七七四十九天,修成正果,成為佛陀。登階到最高處,金色的吉祥大佛巍然屹立。大佛整體采用黃銅鍛造,真身高45米,底座邊長35米、高9米,是南傳佛教中最大的佛像。大佛兩手分指,面向景洪城區,安詳地俯視著芸芸眾生,護佑整個版納的寧和。

版納地區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又處中、越、緬甸、老撾邊境,因此多采多姿的民俗風情就是這兒的特色了。不能免俗,晚上我們去了曼聽公園看民族歌舞和篝火晚會。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