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兒子說帶我們去吃南京的“大牌檔”,我們還以為就是去街邊小吃檔嘗嘗地道南京小市民們的日常飲食,沒想到又是一個腐敗的去處。這是在李嘉誠投資的德基廣場商圈頂層,有點像我們桂林微笑堂頂層的食街,各地、各種風味和品種的小吃都有,隨你點用,不過裝修可比我們那兒豪華多了,燈紅酒綠的。一個包廂最低消費300元,感覺沒點什麼東西呢,就已經355元了,這可是真正的“大牌”了。
四妹是晚上8點55的飛機飛廈門,我們的航班是晚上10點,所以兒子安排下午休息,6點鐘帶我們去吃了真正的街邊大排檔鴨血粉絲。對南京人來說,這鴨血粉絲就像桂林米粉,是本地人的最愛。味道確實不錯,不過,它可比我們桂林米粉貴多了,一碗粉絲湯就要六七元,加點鴨肝什麼的也要上10元了。現在,上哪兒還能找到像桂林米粉3元左右一碗的地方風味小吃呢?呵呵,出來這麼久,還真是有點想桂林了呢。
吃小吃就是比上館子吃大餐便捷,一會兒就解決問題。時間尚早,兒子開著車帶我們在南京的街市上兜了兜圈子,看了他和兒媳工作的寫字樓,看了據說世界排名第七、總高450米的紫峰大廈,看了南京圖書館,這是兒子常來的地方。兒子說,他喜歡南京,是因為它既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較高的文化品位,又有現代化大都市的先進設施,並且對文化遺產和文物古跡的發掘和保護很到位。在這裡,你可以把對文明、文化、文學及其藝術的愛好、追尋、品鑒,和為生存的奮力打拼,以及過日子的平淡安寧,都各就各位地安置好,讓自己身心各個層面的需求都得到滿足。
誰知道呢,也許,這個定位於鐘山余脈,地處揚子江下游,吳韻漢風溝通南北,山水城林渾然一體的城市,確實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她的美不像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特點分明;她的美也不像北京,方正規矩、四平八穩。總覺得南京給人的感覺要復雜一些,是一種歷史與現實、浮華與厚重,甚至於精華與糟粕的交織雜糅。不過說實在的,兩次來南京相隔了20多年,但都是“走馬觀花”,似乎一直都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印像。正如同中山陵給了我較前豐富得多的視覺層次,對南京城的總體看法,還是留待將來去逐步完善吧。
華東一行十幾天,走的地方不多,看的東西不少,回來一盤點,竟然拉拉雜雜啰嗦了這麼多,該打住了。(全文完)



德基廣場一瞥↑↓


一樓前廳的鋼琴吧

鴨血粉絲

紫峰大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