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周日有陣雨古堡西北約2-3公裡的塔夫河谷,有座峭然矗立的大教堂,叫蘭達夫大教堂,它在公元6世紀就開始興建,直到12世紀諾曼人的主教到了這裡後才正式落成。但教堂本身卻在二戰時,遭德機空襲成頹垣破壁,現在所見的教堂其實是戰後重建的。
最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正是那教堂的廢墟(見以前上傳照片:《加的夫蘭達夫大教堂被炸成頹垣破壁》)。瞧!
十二世紀諾曼人建成的蘭達夫大教堂二戰時被炸成這付樣子!接著我又拍了兩張新教堂。最後,我將廢墟和新教堂的高大尖頂照在了一起,形成一幅新舊重迭的奇特景觀(見以前上傳照片:《新舊蘭達夫大教堂》)。這新舊共存,正是值得我國好好借鑒的。只有保護好一切古建築,堅持新舊共存,反對拆舊建新,這才不會因小失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造成永失古跡(最真實的歷史)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