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像開封

作者: rushanlibing

導讀選擇暑期外出已經成為習慣,堅持了好多年,沒有想到的是,今年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和壓力,阻力是老媽設置的,她主要擔心我們的人身安全,反復強調雨季的南方,容易遭遇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災害,再加上今年肆虐的流感疫情,所以堅定地反對我此次出行。壓力倒完全來自家庭糟糕的財政狀況,一次旅游花銷不菲,會使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經濟雪上加霜。在耐心說服 ...

選擇暑期外出已經成為習慣,堅持了好多年,沒有想到的是,今年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和壓力,阻力是老媽設置的,她主要擔心我們的人身安全,反復強調雨季的南方,容易遭遇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災害,再加上今年肆虐的流感疫情,所以堅定地反對我此次出行。壓力倒完全來自家庭糟糕的財政狀況,一次旅游花銷不菲,會使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經濟雪上加霜。在耐心說服了老媽,並透支了信用卡後,所有的問題即告解決,終於踏上西行的路途。

准備遠行花了很長時間,為此收集和捕捉了許多旅游地的文字資料,制定出詳盡的計劃,後來證實這些努力是值得的,在實地接觸後,大部分與我腦海中的影子相吻合。臨行前我把MP3的歌換成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克萊德曼的曲子略帶憂傷,卻又純淨無比,這優美的旋律陪伴著我走了一路,沒有了車行之寂寞。
開封是此次遠行的第一站。我不是第一次到河南,但車子到達開封後,還是把我嚇了一跳,炙熱的太陽暴曬下的開封,聲音嘈雜,車輛的喇叭聲和小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各種各樣的車和行人一齊踊在道路中間,交通指示燈對車和人來說,形同虛設,沒有誰會在乎它,人們想走就走,絕無顧忌。道路的兩旁雜亂無章,生活垃圾隨處堆放,肮髒的程度超乎我的想像。這種喧囂和無序極大地刺激了我,使我臨時改變計劃,決定在游覽包公祠之後,連夜逃離河南,到湖北境內休息。

購了門票,匆忙躲進景區。包公祠坐落在開封老城中間,旁邊就是包公湖,踏進包公祠正房,是一尊高大的包公的雕像,官服玉帶,長須飄飄,極是威嚴。雕像正上方,書有“光明正大”四字,字跡古樸遒勁,渾然天成。

向後走,到了一個房間,裡面陳列著據說是包公曾經穿著的官服和朝靴。進入了大堂,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組 “鍘美案”蠟像,只見包公正氣凜然,手托官帽,立於正堂之上,包公的右邊坐著國太和公主,包公之前,則有張龍、趙虎二人押解著陳世美,陳世美單膝跪地,眼神中流露出強橫之色,前面橫排龍頭、虎頭、狗頭三口銅鍘,熠熠生光。包公的左側立著秦香蓮母女三人,三人凄凄苦苦,令人垂淚,整個場景,極其逼真,是包公祠景區的精華所在。

祠堂的東邊有一口古井,井名“廉泉”,大概是取“廉潔”之意。“廉泉”之旁,有《包公家訓》石碑。上書:“後世子孫仕宦有犯髒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工刊石豎於屋東壁,以昭後世。”其剛正可見一斑。

信步走到一處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有北宋年間,歷代開封府尹的名字,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寇准、蔡京、範仲淹等,“包拯”二字赫然在上,只是由於游客喜愛包公,每人都在“包拯”上面摩挲,如此久而久之,“包拯”兩個字指痕宛然,深深陷了下去。

整個包公祠景區給我留下不錯的印像,只是坐臥在開封這個雜亂的城市之間,顯得很突兀和怪異。對河南不佳的印像,一半是道聽途說,另一半則是親身感受,對河南人的印像更差,我不止一次去過河南,每一次都會“栽”在河南人手裡,對於他們的無賴和狡詐,除了痛恨之外,更多的是鄙夷。而對曾經騙過我的河南“人”,我會將他們的八輩祖宗逐個問候,然後曬然一笑。想來也是,自陳勝、吳廣以降,歷代匪首多處於河南,長期的貧窮已經使他們撕掉最後一塊遮羞布,索性無所顧忌地耍起潑來,一副我窮我怕誰的嘴臉,漸漸定格下來。

出了包公祠景區,急急地便向湖北趕去,當晚八點鐘逃出河南,到達武當山腳下的老河口,入住賓館時接近十點鐘,推醒了伏案而眠的廚師後,叫了幾個菜,其中有一盤當地有名的羊肉,擺上桌來,吃了一驚,盤子碩大無比,滿滿當當的,足見湖北人的厚道。吃了幾口,覺得菜的味道則不敢恭維,辣的厲害。問廚師:“只聽說湖南人吃辣,怎麼湖北也吃辣?”廚師笑答:“湘楚皆辣,楚猶過之。”我聽後啞然,繼續埋頭吃飯,辣的汗水淋漓,大呼痛快。

一整天長途奔襲了一千三百多公裡,嚴重透支了我的精力,吃完飯草草洗漱,倒頭便睡,是夜睡得極是香甜。


精選遊記: 開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