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遺忘在那廈門——我和LG的廈門六日游(五)

作者: 我是彎彎

導讀  D5(12月20日):酒店的市話和國內長途都是免費的,114那頭的俊朗的聲音告訴我去海底隧道和怪坡的公交線路,我和LG乘750出城公交(起點站在火車站地下廣場)穿越翔安隧道,汽車在隧道裡足足行駛了六分鐘,按60碼/小時,也有6公裡,隧道裡的路我幾乎感覺不到坡度,太緩了,緩緩地上緩緩地下,按廈門的哥描述而想像的直墜海底再直線爬升的感覺太不一樣了,說實話 ...

  D5(12月20日):酒店的市話和國內長途都是免費的,114那頭的俊朗的聲音告訴我去海底隧道和怪坡的公交線路,我和LG乘750出城公交(起點站在火車站地下廣場)穿越翔安隧道,汽車在隧道裡足足行駛了六分鐘,按60碼/小時,也有6公裡,隧道裡的路我幾乎感覺不到坡度,太緩了,緩緩地上緩緩地下,按廈門的哥描述而想像的直墜海底再直線爬升的感覺太不一樣了,說實話又是有點失望的,穿出隧道就是翔安區,翔安區是從同安區裡劃分出來的,是一個新區,公交車上,LG突然大叫一聲:姜母鴨,眼急的我立馬看到這家店招牌底下的榮譽,正好到站點,拉著LG就衝下公交,直奔食店。店裡果然賓客如雲,到處張貼懸掛著各式的有關福春姜母鴨的殊榮,姜母鴨也是每桌的必點菜,我和LG要了一只姜母鴨,一份青菜,一份干貝湯,不多久,噴香的鴨子上桌了,我們忙著拆骨卸肉,吃得可香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翔安偶遇福春姜母鴨,飽了口福,吃罷雙雙腆著肚腩出來,到街對面乘750至蓮花路口東,再轉42至文屏,邊走邊問,大概步行8分鐘,來到了位於文曾路上的“怪坡”,怪坡長50米,寬10米,有出租自行車的婆婆,1元/次,我和LG各租一輛親身體驗,真得好神奇呀!上坡不用蹬,自行車就會緩緩地爬坡,下坡一不蹬就停住不動了,上坡不費勁,下坡累S人,你說怪不怪,呵呵,好神奇好開心,雖然來廈門前就百度過廈門怪坡,知道是人的眼鏡騙了自己,怪坡本身不怪,科學勘測出:“怪坡底”其實比“怪坡頂”要高,怪坡是人們因周邊參照物的原因造成的視覺錯覺。但是身臨其境,我只會感覺神奇,不能發現任何的破綻,我想高呼:我終於見識了中國的一處怪坡咯!

時間尚早,我和LG在文屏乘4路至輪渡,二游鼓浪嶼,明天就要回家了,對鼓浪嶼有無限的不舍,身心都不自主地又來到了島上,這一次我們避開嘈雜的人群,沿著島嶼的外圍細細品味著她的魅力,這個被稱為萬國博覽建築群的小島彙聚了世界各地風格迥異的建築,鴉片戰爭後,廈門成為通商口岸,萬國旗幟在鼓浪嶼上空飄揚,一幢幢建築在戰爭的硝煙中撥地而起,一不小心,思緒就掉入了歷史的沉澱當中。

在傍晚的海邊,我看到了三三兩兩的白鷺在引頸歌唱,她是鼓浪嶼曾經的主人,如今她與人類和諧地共同生活在島上,無一不可。漁舟唱晚的箏曲隨著海風飄來,循聲聞去,來到了一個爬滿三角梅的庭院,可惜只聞其聲,未見其人,讓人不免有無限的想像,自家的古箏早已擱置多時,只是媽媽定期會撣去箏上的浮灰。鼓浪嶼人是與音樂決計分不開的,在她們看來,音樂和生活沒有遠近,這裡是中國鋼琴密度最高的地方,她們仿佛就是為音樂,為藝術而生。

擺渡回廈門島,在輪渡站對面的開元路找到了141,這家海鮮排檔店就是以門牌號命名,街道兩側鄰挨的幾處房產都掛著141的牌子,原來都是一家, 一定是生意太紅火了,擴大經營場地把周邊的物業兼並了,點了一份大沙包8個/30元,二個膏蟹50元,一份醬油水鮑魚18個/35元,一份炒細粉,合125元,大沙包果然名副其實,每一個都有泥沙,沒法吃;姜蔥炒膏蟹味道挺好;小鮑魚仔就更美味了,想著我都覺得口腔裡立馬過於濕潤;炒細粉也很不錯,但這裡的環境和衛生可就不敢恭維,呵呵,味美價廉,平民海鮮排檔第一家。

D6(12月21日):睡醒後飽食一頓自助早餐,收拾行李,朋友送去機場,空中飛行一小時後,回到溫暖的家,媽媽正包著水餃等著我們回去下鍋————

謹以此篇流水帳式回憶型功略紀念我和LG的廈門行,感謝耗以巨大耐心看完這篇功略或只看了這一小段的所有朋友,如果給能你們的廈門行帶去一點點參考價值,我會覺得非常開心!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