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游

作者: 芸芸眾生01

導讀此生最願意做的事兒就是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祖國的大地,而旅行是我實現它的唯一方式。去桂林,不是因為那首耳熟能詳的‘我想去桂林’,而是因為年假太多,想找個還算溫暖的地方走走而已。提前一個多月定下行程,卻遭遇了n年不遇的提前入冬,最高只有17度,早晚溫差還特別地大,讓這次行程不再是找溫暖,而是戶外極限了。 交通: 上海——桂林,吉祥航空,17:30-19 ...

此生最願意做的事兒就是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祖國的大地,而旅行是我實現它的唯一方式。去桂林,不是因為那首耳熟能詳的‘我想去桂林’,而是因為年假太多,想找個還算溫暖的地方走走而已。提前一個多月定下行程,卻遭遇了n年不遇的提前入冬,最高只有17度,早晚溫差還特別地大,讓這次行程不再是找溫暖,而是戶外極限了。

交通:
上海——桂林,吉祥航空,17:30-19:50。327+機建費50,那時還沒恢復燃油稅,所以省下50/人。一直認為吉祥是廉價航空,所以沒有期待太多,但結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好。辦票櫃台只有一個,但幾乎沒人,不用怎麼排隊。座位上的小方腰墊緩解了旅途疲勞,餐飲也和其他公司一樣,甚至好過東航(有次坐東航,竟然只發一份面包的,盒飯是你主動要了才給你,不要就沒有,而且份數還不夠,坐在後排的,想要也要不到了)。

桂林——陽朔,先包車從桂林到楊堤,大約1.5小時,120元,通過筏工定的車。坐竹筏至興坪,3/人電瓶車至興坪汽車站,再5.5/人至陽朔。從興坪碼頭至汽車站的路是土路,步行尚可,如帶行李(比如我們)還是坐電瓶車方便,路途似乎也不近,貌似有小路可達,但沒有實踐,不可妄語。到陽朔的車間隔大概10幾分鐘一班,到點就出發,但還是會慢行一段路程以招攬到足夠多的人(把車裝滿)。忘記了多久到達陽朔,但總共車費也不貴,所以時間應該不是很長。從興坪碼頭至陽朔包車報價80,有點貴且時間尚早,所以沒有選。

住:

桂林住在城市快捷酒店,128元/晚。房間非常寬敞,和圖片顯示的一樣。據雙塔和像山公園都是10分鐘之內的步行距離,很方便。

陽朔汽車站太熱鬧了,車未停穩就會有一大群當地野導迎上來問要不要住宿旅游之類的,如果是初來乍道的最好不要輕易相信他們,免得跟自己的人民幣過不去。還是喜歡離西街近一些的地方,認真感受下這條洋人街的熱鬧。無意中在街口發現塊紅色提示牌,便住到了晨風國際青年酒店Smiling Hotel,120元/晚,鬧中取靜,房間夠大夠舒服,最主要的是離西街很近,窗外的景色絕佳。

玩:

D1: 上海——桂林,觀雙塔夜景

正點抵達桂林,順利抵達酒店。巧的是同時到達的還有一家,祖孫三代3個大人帶個孩子出行,同一航班同一酒店。交流行程安排後,決定和他們一樣當晚看夜景,明早看像山。從酒店出門其實只要走10分鐘不到就可以到達雙塔,但由於天黑也不認路,還是按照酒店前台的指示打車,一個起步價而已。回程本來也想打車,因為太累了,抱著孩子不想走了,但是單行道,沒車可打,這一走也就走回了酒店。

桂林夜景應該是兩江四湖,但逢枯水期,就只開四湖的燈了,兩江沿岸都是黑乎乎的,本來以為近1個小時的沿江游覽就以看看雙塔代替了。

D2: 桂林——陽朔,游像山、漓江、西街

早起,步行至中山大酒店後的百年老店嘗米粉(崇善米粉旁邊),因為先加了湯,所以沒有吃出感覺。

然後步行到像山公園,途中有人推薦45/人乘船用1.5小時看n多景點,因為時間不夠,所以沒接受。買票時發現門票漲價,據說是漲價後的第二天,郁悶。40/人,學生證無效。既然花了這麼多錢,就一定要玩遍它,我們爬上大像背,近距離觀看了普賢塔,遠眺了漓江,近看大像鼻,取景像鼻吸水,然後離開。因為枯水期,像鼻不能直接入水,而是搭在了下面相連的石台上,所以景觀受點影響,但無論如何,我到此一游了。像山就是這樣一個雞肋。

回到酒店,定好的車已經在等了,10:30多收拾停當出發,大約12點到達楊堤碼頭。從楊堤路口要楊堤碼頭還有一段蠻長的路要走,且在修路,路況很不好。

由於淡季,碼頭人煙稀少,河灘露出很多,但仍然有老婆婆在寒風中賣桔子和花生,出於扶貧心理買了桔子,就跟著筏工上了筏子。如大家所說,筏子是仿竹塑料管上鋪木板做成,最多可坐6個人。預定時他會問你共幾個人,好准備相應的椅子放在筏子上。從楊堤到興坪120。

漓江水面平穩,但由於降溫,江上的風也不小,坐一段時間就要到河灘上活動活動,照照相,這樣才暖和點。由於有風,所以一路都是靠發動機,很吵,中間有那麼2分鐘,關掉了發動機,那感覺真是棒極了,青山清水,靜的似乎都能聽見自己的心跳(結果就是我們被風吹到了岸邊,呵呵)。

中間在漓江原野居吃午飯,最便宜的菜也要20元,清蒸魚味道很好,值得嘗嘗。

下午4點上了岸,總共漂了3個多小時,含午飯時間。如果只是漂流的話(不上岸戲水),感覺3、4個小時比較適宜,快則體會不到漓江之美,慢則有點浪費時間。我們的行進速度基本上是最慢的,如果再慢下去,筏子基本就是不動了,總看一樣的景色,會疲勞的啦。曾看到很多人都花6、7個小時漂漓江,我想多數時間是花在了河邊嬉戲和拍照上,不是真正的漂流上。如果氣溫高一點,相信我也是7個小時才會結束,但是寒風蕭瑟,還是早點回去比較好。

雖然天氣寒冷,筏工師傅仍然按照我們的要求慢慢的前進,一路還介紹景點給我們,在童子拜觀音和九馬畫山,幫我們拍照,但可能也是因為太冷了,總體覺得他的話不是很多,基本上是有問才有答。

在竹筏上沒有拍著名的20元紙幣背面景,因為筏工師傅說最好的取景點是鐵塔下,但隨後發現想帶著行李走到鐵塔處似乎不太現實,因為土路實在太難走了。搭上電瓶車後,在中途的一個地方,司機告訴我們這裡取景最好。雖然和紙幣上的圖片不能完全一致,但也算親手拍到了高仿版。

順利乘車到達陽朔,入住昊林賓館。

晚餐是在富貴樓的斑魚火鍋,從來沒想到魚可以切成那麼薄的片涮火鍋吃,一條2斤的魚切了10盤(每盤4片),但也懷疑,真的是我剛剛看到的那條活魚嗎?不是冷凍過的魚嗎?不然怎麼能切的那麼薄?但只是懷疑,沒准人家的成功秘笈就是切活魚片呢。結帳後聽到旁邊桌討價,不要發票可以打個97折。我也沒要發票,為什麼沒給我折扣呢?找到小姐理論,小姐說你事先沒說。暈~我沒說,那你應該要麼問我是否要發票,要麼直接把發票和找零一起給我,結果哪樣都沒做,這是什麼道理?她說結帳了沒辦法退錢給我。我說那你給我發票吧。她說那要等10分鐘。KAO!這不就是擺明了刁難嗎?爭執後,拿到3%的返還,但對這家店的印像徹底顛覆,感覺辦事不地道。

吃完飯,沿著熱鬧的西街走回客棧,洗洗睡吧。

D3: 陽朔,游銀子岩,騎車閑逛

睡到自然醒,定好去銀子岩我票,去瘦子米粉吃早飯。這次長了記性,先不放湯,干拌,味道還是不錯的,尤其要多加點酸豆角,然後喝一碗熱湯,恩,不錯。

銀子岩,可能由於淡季,只有三班,9:00、11:30、14:30,60/人包接送,往返需3小時,去的路上,司機會播放導游解說詞,介紹沿途的景點。

到達後,湊夠一定人數就跟著導游進洞,總共行走2公裡,1個小時。導游到達一個景點,就會把燈打開,過一段時間燈自動就滅了,所以照相要抓緊時間。洞裡果真冬暖夏涼,外面寒風凜冽,洞裡穿單衣都嫌熱,看來最節能的住宅是山洞。

銀子岩不是我想像中的溶洞。在我的腦海裡,溶洞就是到處都是鐘乳石的石柱從頂上垂下來,每個石柱頂端,都有一滴水盈盈欲墜,腳下是濕漉漉的石頭地,耳邊不時能聽到滴水和水流的聲音。實際是,鐘乳石倒是奇形怪狀的垂在頭頂,只是哪裡都沒有水,無論是頭頂還是腳下,給人感覺干巴巴的。

銀子岩有三寶,鎮洞之寶是一個酷似收起來的雨傘的石頭,因為多數石頭都是一頭大一頭小,而它是兩頭小中間大。另一個是音樂石屏,還有一個是什麼就忘記了。在夫妻柱(全家福)那裡,有個石柱是頂天不立地的,它和底部和地還沒有連上,空著那麼2公分,估計100年後它才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回到陽朔,找到一家砂鍋飯,是當地人吃飯的地方,8/份,可以外帶。

吃過飯,就已經4點多了,老人留在客棧睡覺,我們就騎車出去閑逛。

D4: 陽朔,游遇龍河、大榕樹、月亮山

頭天晚上,和遇龍河筏工朱師傅約好時間,得到詳細的騎車路線指導,早上8:20出發。

一出陽朔就是一個上坡,好在只有這麼一個,不然得悔死。到達白沙鎮,看到加工柿餅的店,想買幾個嘗嘗,結果人家5斤起賣,遂放棄。

路很好找,看到‘包茂高速入口’的指示牌後,再往前走一點,有一個小十字路口,指示牌顯示左面是‘金寶’,左轉,沿著路一直走,就可以看到右手邊的金龍橋碼頭了。

一路上,會有人上來問是否要漂流,一定要回答‘已經約好了’,也千萬不要問價錢,不要搭訕,不然他會一直跟著你,而且如果你問過價錢,等到了碼頭,你約好的筏工也不會再接你的生意了。他們的行規就是這樣。如果你問過價,又不滿意,那麼只有回到白沙鎮,再去其他的碼頭找了。

竹筏全程220+10元到富裡橋。買了個柚子和水槍,就上筏了。

和漓江的竹筏不同,遇龍河的竹筏是純自然的真正的竹子做的筏子,純人力驅動,筏工憑著1根竹竿撐到河底推動竹筏前進。和漓江的筏子相比,這裡的竹筏很小,只能坐2個大人。自行車是筏工安排農用車運到目的地碼頭的,不收任何費用。曾在攜程上看到說可以把自行車放到竹筏上,實際上這樣做會增加筏子的重量,增加筏工工作強度,他們都不願意這樣。

遇龍河安靜、秀麗。都說漓江是大家閨秀,遇龍河是小家碧玉,這話真是貼切呢。在陽光中(行程中唯一一天看到陽光的日子),我們的筏子安靜的向著上游緩緩前進。枯水期河道變窄,水變淺,但仍然是一幅絕好的水墨畫,而且這幅畫一定要自己親自來看才能體會到它的美。安靜的河面上只能間歇的看到1-2個筏子相向而來,那是到達富裡橋後回來的人們。寒暄說話間,就能看到一個小圓拱橋,左邊直立一棵郁郁蔥蔥的樹,右邊一棵樹倒臥下來。據說這兩棵樹都是和橋同齡的,右邊曾被雷劈過倒下,但仍然存活了下來,一立一臥反而讓畫面更加有動感。

上橋拍照後,原路返回,繼續向下游漂去。由於水少,到很多堤壩時,我們都需要下筏,筏工把筏子拽到壩上,我們再上去,然後竹竿一撐,落到水裡。一開始堤壩的落差不大,感覺筏子是滑到水裡,後來落差大了,每次都向激流勇進一樣衝進水裡,濺的頭上身上都是水。如果是夏季,這個結果不知道多刺激呢,但冬季……

遇龍河的上半游,就是一幅中國水墨畫,人在畫中走。下半游則是一個盆景,我們就像是盆景裡的造型小人,在山腳下清水上泛舟而行。上半游基本沒有商業行為,例如拍照、小吃,非常安靜。而下半游這些小攤就多了起來,有岸邊的,有河中間的,嘈雜了很多,但也別具風情,如果再多些,就類似東南亞的水上市場了,誰能說就一定是壞事呢。

中午在興河農家飯,報價好像比漓江便宜點,至少有20以下的菜。筏工喜歡這裡的原因之一是上菜快,可以縮短工作時間。

和大家說的一樣,筏工每個筏要交各種稅費126,最後到手的只有74,如果游客中途不上岸吃農家飯,他們還要多支出4元(他們自己的飯費)。眾所周知,游客吃農家飯,他們是可以免費吃飯的,至於是否有回扣,就不知道了。一路上,竹筏的每一步前進都是他們賣力的結果,還要包括把400多斤的竹筏拽到堤壩上(如果是夏季豐水期,這個動作可以省略),他們掙的真正是辛苦錢。再加上朱師傅的談話技巧,最後付款時我多付了10元。其實封師傅沒有提過任何一句加錢的話,但個人認為他的營銷技巧很高(不含貶義,也許還是我小人心理),開了這個話題,再聽他一路上說如何辛苦,實在不好意思不加錢。比如我們到的較晚還加逆流,可能讓他不能趕上集體運筏子的末班車;比如我們還要漂下游(他一開始建議我們只漂上半游),下游的很多堤壩都需要人力拽筏子上去,增加了好多勞動。如果你不想多付,最好不要提及任何可能讓筏工談到辛苦的話題,當然了,心腸夠硬的除外。

D5: 陽朔——桂林——上海

起早,照舊米粉做早餐。7:30從酒店出發,沿著昨天去金龍橋的路上高速,一個小時到達機場。桂林只有一個散客櫃台,各航空公司的都在這裡辦。南航可以在前一天通過網上訂座位,738客機的第4/14/15排空間較寬敞,下次就有經驗了。

准時降落虹橋,桂林之行完美畫上句號。

經驗/總結:

1,桂林/陽朔還是適合溫暖的時候去,10月中旬或9月份應該是個比較好的時候,因為還可以去龍脊。

2,如果時間充裕,在陽朔應該再多呆幾天,哪怕就是騎車閑逛、江邊戲水。

3,如果再有機會,會在遇龍河小住幾天,安靜,美。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