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亞做戶外多年,各種形形色色的驢友都見過不少,五湖四海的驢友,每每都是相處幾天。給我的感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不出海的日子,我們天晴小屋裡的舍友們,有時候住在我人旅舍的驢友,一起開著吉普車,在郊區過田園生活,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氣息。
這一次,采蕉
采蕉,那當然是采香蕉了。到一個最近的香蕉園裡,體驗我們的田園生活。
一路上,山路崎嶇,行車有點不方便,不過,這難不到我這個高手。一路上磕磕碰碰的終於到了目的地。
在這裡,我們只看到最多的一種顏色——綠色。這是大自然的綠。不知道有多久沒看到這麼鮮艷的綠了。我想,應該是兒時吧。還有黃色的土壤。見慣了鬧市的高熱能的黑色柏油道路,現在,這黃澄澄的濕潤的土,讓我想起兒時乖乖的躺在田野裡的土地。遠離喧囂繁華的都市,在這時,感受到了什麼叫心曠神怡。
喜歡這裡沒有城市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高樓大廈,更喜歡有著自然的山水草木、鳥蟲蟬鳴,有著春華秋實、農戶人家!和城市相比,優點實在太多了。
我喜歡那裡的天是那麼藍,水是那麼清,樹是那麼綠,山是連綿不斷的青;還喜歡那裡夜晚的寂靜;晚上除了幾聲狗叫,很少聽到其他的噪雜聲;那裡的夜晚月亮是那麼亮,星星也比城市的多、亮。記得自己在省城上學時,天上的星星竟然只有在雨後的夜晚才露臉,也只有在此時才會看到它閃爍的亮光。
鄉村裡,早上炊煙四起,晚上牧童回歸,在他們的臉上和眸子裡,都放射出那心底善良、待人寬厚的光芒!從他們帶有灰塵、早已過時的服飾和外表上可以看出,他們對生活的需求不多,對人類奉獻的不少!艱苦樸素、勤勞肯干的父老鄉親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打造了田園生活的一片天地;辛勤地耕耘著大片的土地,使荒蕪的黃土地變成了秋後的累累碩果;他們種出的麥薯稻糧,養育了無數的城市市民。他們的忠厚老實,他們的默默奉獻,他那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不值得我們感謝嗎?不值得我們欽佩嗎?
難怪自古至今,許多文人志士,都拋棄名利,遠離紅塵而走進田園呢?越來越多的人向往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本能似乎在召喚人們回歸田野。
如果有可能我願意回到田園式的生活,擁有兩間茅舍,種上自己喜歡的花草,栽上幾棵綠樹,充分享受一種晴耕雨讀的生活方式。
中午,天氣悶熱不想早晨那麼涼爽,知了齊聲合唱“知知知”……早晨的小鳥累了無精打采地趴在樹杈上,柳樹累得也彎下了腰,鄉下的孩子們一個接著一個地跳進小溪裡小溪很歡迎孩子們的到來用浪花擁抱著孩子們,孩子玩打水仗潑水球,孩子的笑聲和快樂的心情融進了空氣中,給悶熱的中午增添了幾分樂趣。
香蕉林裡風吹蕉葉沙沙作響,正是捉迷藏的好去處。跑累了,蹲在蕉完裡小作休息。.....我們像孩子一樣在這美好的田園環境下盡情地玩耍著,歡笑聲在田間回蕩。
鄉村的田園風景是如此這般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