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到濟南公干,適逢冷空氣降臨,領略了北方冬天的滋味,作為不南不北地方的人是重來未碰到過的,零下10度啊。。。。。。
泉城路,芙蓉街
住在趵突泉附近的錦江之星,室內可比上海舒服多了。近中午出門,順著護城河到泉城路,護城河的水靜靜地流著,河底的水草悠閑地飄著,釣魚的人們籠著手緊盯水面,仿佛看到狡猾的魚兒在水草和魚鉤間游蕩。。。。。。泉城路,濟南的商業街,雖然不是節假日,還是人頭攢動,沒興趣,過兩條馬路看到芙蓉街的牌坊,方覺肚子有些提抗議了,早餐還沒吃呢。芙蓉街不大,像上海的弄堂,餐館小吃店一家挨一家,不過山東特色的好像也沒看到什麼,聽一個阿姨在贊嘆一家河間驢肉火燒正宗,嘗了一個還不錯,烤紫薯不常見,山東的煎餅太大了,上海的臭豆腐。。。好像沒聽說過啊,呵呵,燈紅酒綠的上海來點臭的也不賴!最後來了個半份襄陽牛肉面,濟南的飯菜量大得很,記得上次在威海,一個人菜量大了,和老板娘協商一半的量三分之二的價格,被一口否決,呵呵。。。
黑虎泉
穿過泉城路,來到黑虎泉北路,來到我記憶中的黑虎泉。沿著彎曲的小道,各個知名的不知名的泉水展示著自己不同的風範,有奔騰的激流,有涓涓的溪流,有閃著銀光的珍珠,有隱約的琵琶聲。。。彙入那一汪碧水潭,是長長地護城河,水倒影著兩岸的垂柳,雖然沒有葉子,只剩下柳條,還是一派江南水鄉的情景啊。可惜了水面看不到藍天,抬頭也看不到,不知道是來的時間不好,還是工業化了的後果,幾天都是灰蒙蒙的,哎。。。水面多了些游船,打破了些許的寧靜,船上沒游客,自顧自在那玩啊,呵呵。後來看到當地的報紙,新增加了乘船游護城河,一位一百,也太。。。
解放閣
沿著護城河向東,來到了解放閣。解放閣是濟南的像征,“打開濟南府,活捉王耀武”60多年前的濟南戰役,解放了濟南,也成就了許大將軍許世友,留下的是滿牆的烈士的名字,他們主要屬於華野九縱,十三縱以及其他華野的部隊,希望不要再有流血,解放閣三個字是陳毅元帥的字,濟南解放紀念館是遲浩田的字,他們有資格在這裡留字,因為陪伴著的有幾千名華野的戰友。
下了解放閣,路旁有去趵突泉的公交。車還沒開幾步就停著不動了,不光是我們的車,馬路上整個被警察給暫時管制了,緊接著一長溜奧迪,豐田考斯特,透過考斯特的玻璃,一輛車上也就一兩個人,車隊走了很遠、很遠、很遠。。。我們的車才恢復了自由,換來的是滿車的罵聲!公僕們咋就這麼見不得人呢!
趵突泉和五龍潭
下車過馬路就是趵突泉。雖然是冬天,趵突泉的游人還不少,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三個泉眼顯示的是水的力量,伴著老舍的《趵突泉》,漫步人文和自然間。偶然看到一幅石刻,老濟南的生活,“五路獅子長春觀 神堂大庵故事傳剪子篦子遍作坊 大小板橋秀可餐 曹家巷北水胡同 至德院在城河邊 花牆子街藥王廟人說這裡賽江南”,有點向往哦。
出趵突泉的北門就是五龍潭,又是一眼見底的水潭,不同的是水下游著的錦鯉和水面的大白鵝,白鵝優雅地飄在水面上,還有放生的鴨子,主人在岸邊叫著“丫丫”,可愛的鴨子又想上岸跟著主人走,又怕受到人們的傷害,也許留戀那一池清水和遠去的玩伴;主人叫著叫著眼睛有點紅了,也許也矛盾吧,還是讓它在屬於它的地方吧。
出公園門回賓館,這次的濟南算是匆匆一瞥吧,本來計劃去靈岩寺的,只能下次了。明天去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