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塔遜寺不遠是龍蟠水池,這是今天的第三個景點。
去龍蟠水池的路上,一陣優美的柬埔寨音樂隨風而來。不遠處的一個棚子下面坐著一些人,正在演奏著。小張告訴我們:這都是被地雷炸斷腿的人!
仔細看看,果不其然,一個木質的腿就在眼前。妻子過去放了點兒錢在那邊,談不上捐助,算是一點兒心意吧。
據小張介紹,柬埔寨總人口1400多萬,而內戰時期紅色高棉留下的地雷竟然有2000多萬顆,人均一顆還多。這些炸彈都是代表當時國際水平的,不但有美國的還有前蘇聯的及其它一些國家的。柬埔寨是目前世界上人均擁有地雷最多的國家。聽到這句話,不知小張的心裡是什麼樣的一種酸楚。
回頭望望,遠處的音樂依然縈繞在人們心頭。讓人們不解的是,那音樂如此優美動人,絲毫聽不出憂傷悲苦的感覺,人們不覺要問:戰爭禍患中走來的高棉人心裡都裝著些什麼呢?
再往前就是龍蟠水池了,資料上是這樣介紹的:
“龍蟠水池意為纏繞的巨蛇,緣於水池中小島上依照須彌山而建造的石塔上,有一個兩條蛇神纏繞在一起的雕像。
龍蟠水池原為醫治美人的寺廟療養所,中間的大水池四方各連有一個小型水池,大水池的水通過四個方面的雕塑的噴口流入小水池:北方為像,代表水;東方為人,代表土;南方為獅,代表火;西方為馬,代表風。當時在大水池的池底種滿有醫療作用的草藥,待雨季到來,池內水漲,藥水就會流入小水池中,而人們認為四個池中的藥水療效不同,所以根據每個人病情不同,再把病人安排到不同的水池裡。”這就是龍蟠水池的故事。
大家一面圍著龍蟠水池轉著,一面聽著導游小張描述並打著哈哈。笑著,聊著,周圍的樹木倒影在池水中,太陽溫暖,微風輕拂……然而,剛剛在路邊聽過的音樂卻一直在我心中縈繞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