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關西12日自由行之小樽半日行

作者: 我行故我記

導讀更多游記和圖片請至“我行故我記”的博客:http://***/ykmcc 第三天——游覽札幌市區、小樽,宿札幌第二晚 小樽是一座過氣的港口,在札幌的西北方向。出了車站,一陣寒冷的海風襲來,玻璃般冰冷的感覺是我對眼前這座精致小城的第一印像。小樽似乎是座純粹的旅游城市,路邊是全是各式各樣賣特色旅游品的小店,街上三三兩兩的游人在悠閑的漫步,建築大多是歐洲式樣的 ...

更多游記和圖片請至“我行故我記”的博客:http://***/ykmcc

第三天——游覽札幌市區、小樽,宿札幌第二晚

小樽是一座過氣的港口,在札幌的西北方向。出了車站,一陣寒冷的海風襲來,玻璃般冰冷的感覺是我對眼前這座精致小城的第一印像。小樽似乎是座純粹的旅游城市,路邊是全是各式各樣賣特色旅游品的小店,街上三三兩兩的游人在悠閑的漫步,建築大多是歐洲式樣的,路燈古色古香據說是日本獨有的,很有名。街上還有一種奇怪的交通工具——黃包車,以前看《駱駝祥子》不明白為什麼把那麼土的黃包車叫洋車,現在明白了。只不過這洋車嶄新、明亮、干淨,個頭也被印像中的黃包車大許多,拉車的車夫打扮的像忍者,頭戴鬥笠,身穿黑色短小緊身的衣服,看著這樣車子和車夫穿過街道,真有時空穿越的感覺。

玻璃之城

我們在小樽的旅游實際上是逛街,街邊小店各個精致、漂亮、獨特。最多的是哨子館,日語裡哨子大概就是玻璃的意思吧,我們進了一個叫大正哨子管的,在炫目的燈光下,各種或豪華,或精致,或怪異的玻璃工藝品擺滿了小店的每一個角落,五顏六色、玲瓏剔透的玻璃制品美不可言,我生怕自己的背包闖出禍來,就從後門匆匆出來,一抬頭又開見一個大正哨子管,才明白大正也許只是說他們的哨子管有點年頭的意思吧。到了日本後,經常遇到標牌上有此條款生效於平成多少多少年或者該建築始建於昭和多少多少年的字樣。因此最好能對日本的紀年有所了解,否則會有諸多不便。日本近代四個天皇中,明治天皇睦仁因明治維新而在中國家喻戶曉,明治天皇的孫子昭和天皇裕仁宣讀終戰詔書的場面也不時出現在中國電視上,平成天皇明仁是當今在位的天皇,其皇後、太子妃那點事兒是報紙八卦版關心的內容。只有現天皇的爺爺大正天皇嘉仁中國人最不熟悉。小樽眾多的大正哨子館或許能幫我們增進一些對民國初年日本的了解。
小樽市內有一條著名的運河,運河的兩邊有許多原來的倉庫,現在都改成了博物館、工藝品商店、食堂等,小樽有些效法威尼斯的意思,也有很多表演玻璃燒制工藝的場所,還有一個展示威尼斯玻璃藝術品的博物館,可惜我們沒有時間細細參觀。北海道一些著名的美食,如:白の戀人、北果樓等在小樽都有很大的專賣店,我們專程去北果樓品嘗了一種泡芙,果然非常香甜軟糯。不經意間,已是華燈初上的時間,街道上古老的路燈都已點亮,小城變得像玻璃城般璀璨、透明,在看看街角宛若童話世界裡的木頭房子、運河邊攜手閑逛的年輕情侶、聽聽八音盒商店傳出叮咚作響的音樂,小樽真不愧是一座小資情調的充滿浪漫之城。

正在我們流連忘返的時候,我們看見了小樽南站的標牌,心中暗喜,這下不用再辛苦走回去了,就從那裡上車回了札幌。在札幌站的六樓我們打算吃這裡一家有名的回轉壽司,發現壽司店前排了大約50人的隊,太恐怖了,只好放棄。我們去了旁邊一家以炸豬排飯為主的叫和幸的餐廳,價錢不貴,份量也足,還有不限量的蔬菜色拉和味甑湯供應,每人1000円。吃飽喝足後,我們步行二十分鐘回酒店,在路過道廳時又看見上午結婚的那家人正在一家豪華酒店裡大宴賓客,感慨道,把婚禮操辦的隆重一點,讓新人覺得再結婚很麻煩所以舍不得勞燕分飛這個道理地球人都知道。

更多游記和圖片請至“我行故我記”的博客:http://***/ykmcc













精選遊記: 北海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