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地”廣東話,勉強的英語,認識大半的繁體字……於是出發了。
12月29日7:30廣州總統大酒店上車,9:30深圳皇崗過中國海關出境,10:00經落馬洲香港海關入境,11:00到達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不大,分成兩個區域:山下的黃竹坑谷地和山上的南朗山。大陸1999年和2007年分別贈給香港的4只大熊貓“盈盈”、“樂樂”和“安安”、“佳佳”就分別住在這裡的香港賽馬會大熊貓園和熊貓山莊。看著大陸可愛的熊貓也能在香港生活的很好,就好像與久別的朋友重逢一樣。其他有不少珍稀動物,還有適合小朋友玩的機動游戲,這些對沒怎麼出過香港的香港人來說已經足夠了,只不過對於我這個經常在大陸各地跑的人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等候纜車的人太多,就坐上海洋列車到山上去了。
本以為可以坐上海洋列車飽覽香港風光,坐上去之後才大呼上當——它的真實名字應該叫做“地鐵”。全部密封,中國人倒不多,一群群的“鬼佬”。
到達山上,抬頭就看到那個“天翻地覆”,還有搖擺船、摩天巨輪、飛天秋千、瘋狂過山車之類,然而到過廣州的長隆歡樂世界,再來這裡,頗有“小兒科”之感。只有一個跳樓機還不錯。我選擇了面對大海的那一面,剛剛坐定,就被迅速提升到60多米的高空,舒了口氣,遠眺大樹灣,俯瞰整個海洋公園,毫無防備地幾近自由落體下跌了,只有到接近最後才感受到壓力。還沒緩過來氣又被提升到高處,這次是緩慢下降,但總感覺無法抵達地面,時間真長的可以。站在山上眺望下遠處的大樹灣,吹吹來自太平洋的涼風還是不錯的。香港人的確很有錢,街上很普遍的豪華車廣州都很少見,而大樹灣則停靠了成片的游艇——大陸的新貴們才剛剛學會玩。
於是到海洋館了,裡面並無非常特別之處。兩層樓高的水族館。倒是獲取知識的好去處,不過一大群人在那裡計算“一條魚夠吃幾天”就有點不好了。據說一過新年,海洋館就要遷到山下去了,能在結束之前看一眼還是不錯的。
在排隊的時候,從賓館裡出來了一個導游模樣的人,對著排隊的人用普通話大喊:“你們是不是在等纜車?”,我後面的香港“師奶”回答說“是”,那個導游連感謝的話都沒說就走掉了。於是那對師奶就在議論她是哪裡人,一個師奶說可能是台灣人,我就稍稍松了口氣。“唔系啩,台灣普通話都幾溫柔!”(不是吧,台灣普通話都很溫柔!)另一個師奶的話又讓我直流汗,於是她們達成一致共識:是大陸人。的確在香港的大陸人即使不聽他們的語言,也是能區分的:說話大聲、不講禮貌、購物狂,這些平時不大見怪的習慣到離開了大陸再看就覺得有點刺眼、刺耳,真希望國人能夠注意一定啊(為平衡一下,說一下香港人啦。香港行人過馬路從不看紅綠燈,“熟視無睹”是對這種現像的最好詮釋,香港行人闖紅燈的頻繁度和路邊的“人民幣找換”(人民幣兌換)的招牌一樣多,當然港幣還是在大陸換好再去的好)。
出來海洋公園,已經4點半,趕忙搭車去淺水灣。由於還沒有買八達通卡,只有投了10元紙幣,我那個心痛啊!
淺水灣並不淺。這裡是香港最好的海灘了,只有真正來到這裡,才能理解為什麼香港的富豪、影星都樂意在這裡的半山建套別墅。海水太清了,一點雜質都沒有,岸上雖然有樹,但沙灘上也沒有樹葉。即便是冬天,還是忍不住脫掉鞋襪下水了。19℃的海水涼涼地浸過腳踝,波濤千百年來輕輕撫摸這片沙灘,亙古不變的夕陽又西照了。海水撲打著我腳下的沙子,稍不注意就被掏空了。玩累了,就坐在沙灘上玩沙子。一群大陸游客被大巴拉到這裡拍拍照就走了,哪有我這樣悠閑地坐在沙灘上看看冬日的夕陽一點一點的落下去直到隱沒在群山後面感覺好呢?
天漸漸地黑下去了,搭車去中環,這才發現香港的公交車上居然是沒有報站的!很是無語,只好打聽到了中環悻悻地下車了。路過中銀大廈、彙豐銀行香港總部,發現在大陸人、香港人、外國人的“壓迫”下,香港人已經習慣靠右行走了——雖然汽車還是靠左。
坐天星小輪過海到尖沙咀。雖然略顯簡陋,但是坐在有百年悠久歷史的天星小輪裡正得飽覽兩岸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風光。
在尖沙咀的許留山裡吃了份菠蘿撈,味道是相當的不錯,草莓、提子、櫻桃、獼猴桃,冬天裡吃到這一份冰水,真是涼到心裡。又去吃湯圓,這倒和廣州的沒有什麼區別,但糖水是很好的。已經很晚了,就沒有在星光大道逗留,直接到尖沙咀地鐵站裡買了張八達通(就是公交卡,HKD150,可以退款)坐地鐵到旺角。香港地鐵很舊的,和廣州地鐵沒法比,尤其是在停車的時候,剎車和車輪的摩擦聲音使人難以承受。
旺角地鐵站出來,謔,這麼多人!旺角是香港時裝、潮流物品和電子產品的集散地。沒有久留,趕緊找到之前在淘寶上訂的賓館(300元/間,假期漲價了,平時200元就搞掂了)。房間不大,設施倒也一應俱全。老板娘似乎很急切地想練習一下她的普通話,可她的港式普通話實在是超過了我的理解範圍,只好用廣東話交流,輔以普通話。累了一天了,衝涼後看著電視就睡著了。
第二天8點鐘就起來了。老板很吃驚,告訴我現在絕大部分店鋪還沒開業。走到街上,果然只有三三兩兩的早餐店開張,吃了份雲吞面(混沌面),之前有個同學到過香港,說是味道很不錯,的確,雖然雲吞少了些,但是每個裡面除了餡還有一只蝦仁,這樣就把味道吊出來了,面倒不太好,好像泡面一樣。
今天沒別的事,就是在香港閑逛。旺角的店面都沒開,只好順住地圖閑逛到尖沙咀。這如果是在大陸,手機打開Google Maps,就不費什麼事了。然而在香港,雖然我開通了“香港日漫游”的套餐,那資費還是夠受的,遑論GPRS漫游了!看到不少香港人都拿著剛出來的iphone 4,因為HK$6000(CN¥5000)的價格只是普通香港人月工資的1/4或1/5。可香港的物價是不低的,像我在香港吃飽一餐飯就要HK$35(CN¥30),而路邊的房地產公司標價是200余呎(約合27平方米)要價300萬港幣(約合10萬人民幣/平方米)!再想想廣州2萬元/平米的房產價格就會覺得幸福了!
閑逛到星光大道。早晨人還比較少,星光大道,一條大道而已,沒什麼特別。繼續坐天星小輪過海。白天的維港倒有些顯得灰蒙蒙的,沒有晚上的璀璨燈光好看——畢竟都在珠三角,廣州什麼天氣,香港也就是什麼天氣。沿著維港走了一圈,吹吹海風,甚至於還可以看見高飛的雄鷹!這是在一般城市不常見的,一個城市的中心能夠看到鷹,那這個城市的市民就有著不一樣的雄心壯志。
到了中銀大廈,過了安檢,服務員發給一個訪客的牌子,刷牌進電梯,這裡只有兩個選擇:1樓和43樓。電梯很快就到了43樓,原來是一個平台,可以遠遠地眺望維港,近處就是看看國際金融中心了。然而不能打開窗子,視角並不好。 接著走到金紫荊廣場了,如果來得早會看到升旗儀式。香港回歸11年了,香港人的普通話倒是一天比一天的好起來了。香港人是最務實的,他們知道鈔票從哪裡來。然而這又會引起關於香港文化流失的討論。我不知道是香港越來越像大陸呢,還是大陸越來越像香港?
接近中午,走到銅鑼灣了。這裡是購物的大好地方,可是也只有化妝品會比大陸“平”(便宜)些,又害怕大陸海關的54號令。看到了有書店招牌,到二樓看書了。
由於租金昂貴,香港的書店大部分都在二樓,所謂“二樓書店”。香港人是不大常來,常上來的反而是大陸游客——這可以從進門就擺著的政治類的書籍看出來。給自己買了本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皇冠書業,當年三毛在香港最早的一本書也是這一本這個出版社出版的,而2011年1月4日就是三毛逝世20周年的忌日了。又給同學帶了本關於現任國務院總理的書——你能猜出來內容是什麼,那些文章在大陸也是能夠在網上搜的到的——不要小看大陸的開放程度。只是大陸有過慘痛的教訓,不搞個人崇拜的。書都比較貴,一本書就要100多港幣,這當然是和香港的物價相當的。看到本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感覺不錯,可看了定價是409!猶抱著一絲希望,問店員是新台幣計算還是港幣計算,店員回答說是港幣,不過可以打7折,天,286港幣!——這樣看起來還是大陸的書便宜啊!以後回去要多多讀書。
在銅鑼灣吃過牛丸湯河粉,繼續上路,沿著據稱是世界上最長的“中環到半山自動扶梯”到達半山,雖然路過蘭桂坊,沒有逗留,走了一個小時走到了太平山頂。這裡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趁著天還沒黑到達山頂公園。比頭一天到淺水灣的時間要晚一點,沒有看到日落,不過看看維港的夜景還是很不錯了的。我在廣州就沒有到白雲山上看過廣州夜景,這樣看來有必要去一次了。
排了半個小時隊,刷八達通,坐上纜車下山,坐巴士到天星碼頭,坐船過海到維港看夜晚的星光大道。燈火輝煌,“夜香港”的美稱不是虛構的。香港畢竟是遠東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
在香港倒沒有怎麼進購物中心,只隨便轉了一轉,真假難辨的Louis Vuitton(LV)包滿大街都是,柏麗大道上的大部分牌子都是我不認識的,adidas、nike也不少,可很少有人去買,而且都不比廣州便宜。
依舊像前一天那樣從尖沙咀做到旺角,比昨天早了一點到達。剛剛到商務印書館打聽到可以刷銀聯卡,它就快要關門了。於是還是沒能在這裡買書,還好上午已經在銅鑼灣買了。 繼續逛了一圈旺角,看看蘋果的那些產品,就回到賓館睡覺了。
第三天起得比頭天還早,這時連一般早餐店都沒開門,只有到麥當勞裡。這才發現原來麥當勞是這麼便宜!一份巨無霸漢堡+薯條+咖啡套餐只要HK$29!天!我吃了這幾天終於吃到既便宜味道又不錯的了,真所謂“抵食”啊!雖然我之前不喜歡吃所謂M記、K記,但我明白麥當勞能在全球擴張的原因了。
吃完麥當勞,搭上過海的地鐵,到達中環,退掉八達通,走到港澳碼頭,漂洋過海到澳門去了。
具體內容及照片可見:http://user.qzone.***/616441462/blog/129437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