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淘沙半日游

作者: moonyyang

導讀馬來西亞、新加坡游記:第八天:聖陶沙 2010.10.9 星期六 照片多,上傳太慢,看照片請訪問博客 http://***/s/blog_4b8286320100nter.html 今天要去兩個地方:聖淘沙(Sentosa)和牛車水(Chinatown中國城)。早晨,先把房退了,行李存在酒店前台,早飯還是在巷子口那家粵式餐廳吃的。之後,坐地鐵東西線換東北線到達港灣站(Harbour Front),再乘坐聖淘沙專線。它家的輕軌是單獨計費 ...

馬來西亞、新加坡游記:第八天:聖陶沙 2010.10.9 星期六

照片多,上傳太慢,看照片請訪問博客

http://***/s/blog_4b8286320100nter.html

今天要去兩個地方:聖淘沙(Sentosa)和牛車水(Chinatown中國城)。早晨,先把房退了,行李存在酒店前台,早飯還是在巷子口那家粵式餐廳吃的。之後,坐地鐵東西線換東北線到達港灣站(Harbour Front),再乘坐聖淘沙專線。它家的輕軌是單獨計費的,往返3新幣(可在當日無限次乘坐),含入島費。聖淘沙在馬來語是“和平安寧”的意思。

到聖淘沙後最先去的是海底世界,據稱是東南亞最大的,門票每人23新幣。

聖淘沙是新加坡的第四大島,面積只有5平方公裡。島上70[[[%]]]為熱帶雨林,猴子、松鼠、孔雀及各種野生花草隨處可見,特別是那好幾公裡長的白色沙灘,是當地人周末游泳、打沙灘排球、野餐的好去處。在島上,循環公交車和海灘火車都是免費的。但那些海灘度假村、迷你泳池+沙灘躺椅可得花錢才能享用。造價43億美元的環球影城也坐落在聖淘沙島,我們在港灣站售票處看到當天環球影城的票已經賣光了,它是2010年3月18日才開業的,所以生意相當的火。

一進門就看到一個大池子-觸摸池,游人可以觸摸水中的魚,便於親近魚類、了解魚類。伸手摸了摸趴在池底的魟魚的脊背,粗糙得像砂紙,看它也皮實了,誰摸它都行,毫無反應。

巨大的魚缸中五顏六色的熱帶魚和珊瑚,和在熱浪島的海洋公園看到的景色一樣,絢麗、生動。

在這個魚缸前看到所有的金魚都在爭著游到這個喂食口裡,撅著嘴、瞪著倆魚泡眼,等待著游客往裡投食。在海底世界進門處有專門賣魚食的地方,游客們只能喂他們賣的魚食,這樣才能保證魚兒們的生命安全。

草海龍(Weedy Seadragon),長得和海馬很相似。它沒有牙齒,嘴巴像個吸管,能把浮游生物吸進肚子裡。海龍和海馬一樣,由雄性負責生孩子。

葉海龍(Leafy Seadragon),它是海馬的親戚,渾身長滿像是樹葉的葉片,那些綠色的葉子是起保護作用的。在水裡游動時像是飄浮在水面的海藻,很難把它看成是動物。它主要生長在澳大利亞南部的深海中。

不知不覺在海底世界轉悠了一個多小時,出來時看到有一條上山的路,沿坡走上去發現是西羅索炮台(Fort Siloso)的大門,炮台是當年英國殖民政府修的海防堡壘,因為還要花10新幣買門票,就沒進去。

走回西羅索海灘(Siloso Beach),看到台階上坐著好多身穿桔黃色T恤的周末志願者在照合影,我趕忙跑過去偷拍了一張。拍照時,人群最上排有個戴眼鏡的男孩向我做出V的手勢,照完相我也向他豎起大拇指,表示感謝。回來看照片時,發現倒數第二排也有一個男孩在向我揮手致意,友好的新加坡人。

西羅索海灘是沙灘排球愛好者的天堂,但在如此酷熱的天氣裡,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坐在樹蔭下休息。

剛從馬來西亞的熱浪島回來,沒打算“全天候”的在這兒享受陽光、海水和沙灘,大致環顧了一下海濱景色後,就乘坐海灘火車奔向島的另外一邊-巴拉灣海灘(Palawan Beach),那裡最出名的是一個號稱“亞洲大陸最南端”的無名小島和連接它的一個長而窄的吊橋。

吊橋只有兩人寬,兩個正常相向而行的人碰面勉強能過去,要是有一個稍微胖點,另一個就得要側身了。人走在橋上會感覺到它左右搖晃,不過因為橋兩邊有一人多高的保護網,所以並不讓人感到害怕,而且下面的水也不深,能看到水底。

亞洲大陸最南端的木牌。據說這個小島是亞洲大陸的最南端,再往南就是印度洋了。

無名小島上有一座3層的木制觀景台,冒著酷暑爬上觀景台後,俯瞰下面的吊橋和對岸聖淘沙島的白色沙灘。

無名小島南邊是茫茫的印度洋,遠處是在印度洋上穿梭的貨船,這是用長焦距拉近了的效果。

在野餐的當地人,他們帶著帳篷、食品和飲料到這兒度周末。岸上這個同伴在看家,其余人都跑到海裡打水仗去了。

中午,驕陽似火,熱得實在是受不了了,在太陽底下曬得一點兒都打不起精神。下午2點決定離開聖淘沙,去下一個目的地-中國城。

坐輕軌回到港灣站,車站也是一個大的購物商城,裡面上下3層都是商場、餐廳、游戲廳等。這是MAC Venomous Villians 化妝品品牌的廣告畫,它旁邊增加了一個項目:游客可以穿著女巫的黑色大鬥篷站在她的畫像旁合影。這位女士顯然比女巫豐滿多了。



















精選遊記: 新加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