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游記

作者: floatingboat_19

導讀青城天下幽,從很早的時候就聽說了,只嘆息沒有時間和心情從容的游覽青城,這次的機會便帶有很多的偶然性了。辭了工作,休憩的整天的盤算到哪裡,恰逢大學同學等待到南非的機票,也是閑極無事之人,便約好爬青城山去。 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分前後兩山,前山多是道觀和後人修葺的歷史古跡,後山便以自然風景為主。最開始計劃的從後山上前山下,並煞有介事的做好 ...

青城天下幽,從很早的時候就聽說了,只嘆息沒有時間和心情從容的游覽青城,這次的機會便帶有很多的偶然性了。辭了工作,休憩的整天的盤算到哪裡,恰逢大學同學等待到南非的機票,也是閑極無事之人,便約好爬青城山去。

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分前後兩山,前山多是道觀和後人修葺的歷史古跡,後山便以自然風景為主。最開始計劃的從後山上前山下,並煞有介事的做好了一整套行動計劃,臨到出發的時候,卻被朋友告知,前山和後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屬於不同的景區,前山和後山並沒有路可走。驚愕了一翻,對登山計劃又自我嘲笑了一番,便毫不猶豫的決定登後山。大自然的魅力可是道觀宗教無法比擬的,至少我這樣認為。

從後山的小徑蜿蜒而上,開始慶幸不虛此行。空寂的山,整個山林除了我和朋友幾乎沒有人類的蹤跡,滿眼的綠色,樹木並不粗大,翠色的綠向四周漫無邊際的伸展著,腳邊的草精神的站立著,盡力的吐著綠的色彩,所有一切透著安寧祥和的聲息。偶爾有鳥的叫聲縈繞在耳畔,抬頭四處尋找時,只隱約看見掠過去的不知名的小鳥的蹤影。小徑是曲折的,蜿蜒的掩映在遠處的樹木和叢林中。路徑的旁邊拌著小巧精致的瀑布和溪流,水極其清涼,把手泡在水裡幾分鐘就有冰侵的感覺,炎炎的夏日能找到如此清爽冰人的水流,不失為一件樂事。淺灘裡一群小蝌蚪擺著尾巴暢快的游來游去,好奇的掀開覆蓋在水面上的一片樹葉,幾只蝌蚪吃驚的迅速的游開去。手放進水裡,惡作劇的逗著黑色的小動物,它們卻比我更加調皮,游刃有余的從容的從我的指間劃過。

爬山的過程並不累,戲戲水,躡手躡腳的驚嚇一番發呆的松鼠,很快四個小時的山路就在腳下劃過,不知覺間向後看去,後邊竟是一片深深的幽谷。我是喜歡爬山的,周末和空閑的時候總是找山爬,不同的山有不同的風格,爬山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與我而言,這次登山確實最愉快和輕松的,除了沒有羈畔的心理,還有山與水帶給我的愜意和輕快。久居都市,繁重的工作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壓抑著人的心靈,偶爾爬山也只是鍛煉身體,調劑勞累生活的一個良方罷了,哪裡又放的下生存的壓力單純的享受爬山的樂趣呢?人類總是被自身沒有止境的欲望像一條無形的繩牢牢的束縛著。人的本性渴望無欲的生活又擺脫不了欲望的期待和追求,矛盾的人生呵!又有多少時間從容的享受人性的本源呢!

時間已近晚上7點,天邊還亮著紅色。終點站白雲寺,也是後山的最高點,聳立在在雲梯般的四百級台階之上。幾個年老的女香客在階梯的盡頭蹣跚的挪動著腳步。在雲梯的下方看看接近90度的寺廟山門和幾個老人,很是感慨佛家的門不是好進的,唯有經歷過艱辛的人才能領會佛的真諦。

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晚間山頂的魅力,天漸漸暗了下來,先還能把整個後山收闊眼底,慢慢的霧開始從四周蔓延開來,薄薄的在山林中像個調皮的精靈飄忽著,很快霧氣濃起來,綠色的樹木飄失在霧氣和黑暗中。借宿的閣樓是寺廟的最高處,四圍的欄杆有些陳舊,借著暗淡的光折射出很多的古樸和滄桑。和山下的炎熱不同,站在閣樓上有些發冷,抱著臂和朋友斜斜的倚靠在欄上聊著漫無邊際的話題,霧氣仍在侵潤著山林,還能看到近處的幾叢樹木,泛著暗淡的白色,不遠處的廟宇遵循著中國古建築風格,翹翹的屋檐,精致的雕刻,還有橫沿上鑲嵌的幾個俏皮威武的木雕,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淡淡的白色的氣體中。聊天仍在繼續,偶爾還有幾聲嬉笑。我不由恍惚了,這應該是在人世嗎?或者是在仙鏡呢?看著對面的同伴,我不由遺憾的說:“我應該和相愛的人來登青城山,夜間住在雲霧的頂端,這是神仙眷侶的地方。”美麗的同伴呵呵笑了,連聲說是。笑聲和著些許的遺憾向山林深處飄去。。。。。。。

2002年7月成都記錄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