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瓦力去九寨溝
瓦力——電影中純真、善良、執著、膽小,土土的“地球廢品分裝員”, 因為2700年地球的垃圾多到爆炸,整個星球被垃圾掩埋,人類移居到太空船上,委派瓦力和他的同伴們清除地球的垃圾。瓦力每天勤勤懇懇地工作,最愛收集自己覺得有趣的垃圾。
我喜歡瓦力,所以,2010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還有2011年第一天——1月1日,我和瓦力一起去了九寨溝,享受旅行的快樂與辛苦。
九寨溝長什麼樣兒?共有三條風景線,像一個“丫”字,或者字母“Y”。上方的左丫是則渣窪溝,風景最少,只有五彩池和長海;右丫是日則溝,風景最集中也最美,如五花海、鏡海、珍珠灘等等;下方的丫直線,叫樹正溝,集中了犀牛海、老虎海、樹正瀑布、樹正群海等等,比較短,很多地方可以走棧道。——如果你還不明白,就去百度一張九寨溝地圖吧。
備注:本人不是人民幣,無法做到人人滿意。文字就這樣了,照片也拍的很一般,要是有時間,就湊合看吧。不過游記中很少放照片,一方面怕不真實地歪曲了九寨溝的美景,一方面也擔心傷害沒去者的新鮮感和好奇心。
進入正題。
第一問:冬天的九寨溝,值得去嗎?
我與瓦力一致認為:有利有弊,看你更關注什麼。
好處是:
1、冬季的九寨溝冰瀑非常的美,尤其是位於日則溝的珍珠灘、珍珠灘瀑布,以及位於景區中心位置的諾日朗瀑布。低溫下,寒冰、白雪、流水、霧氣混合而成冬季的最美瀑布群,還有流水結冰後的各種小景,絕對是其他任何季節都看不到的奇觀;其他的五花海和五彩池依然色彩瑰麗,只是後者的水量少了很多。
2、游人很少。據送我們回機場的司機師傅講:夏秋兩季每天進溝人數上萬,最高4萬多人;而在冬天的淡季,每天僅幾百人;導游也曾介紹說,旺季的諾日朗中心站一到就餐時間人山人海,絕對不是現在這樣寥寥百人。而淡季之中還有更淡季。我們12月31日第一次進溝,無論早上買票還是在最美的五花海拍照,都只一二十人,信馬由韁,不用和其他游客擠拍照位;第二天也就是1月1日第二次進溝,立刻發現不同:各個熱門景點游人如織,絡繹不絕,一派熱門景區的通俗氣質。幸而我們下午沒有跟隨觀光車繼續游覽長海,直接奔向樹正溝,兩個多小時的棧道游覽,不見一位游客。
3、省錢。人類的錢包一定會偏愛淡季:九寨溝的門票旺季220元,淡季80;住宿以著名的超五星級酒店九寨天堂為例,旺季數千,淡季500多,其他旅館酒店也大多打折;在諾日朗中心站,我看中一把犛牛角的梳子,40元拿下,攤主感慨這在夏天至少要上百;往返的機票,以及晚上去看演出,去藏民家吃飯基本上都能打折,這在旺季是不太可能的;
4、輕松。徒步游九寨大概需要3天,所以大部分游客都會選觀光車。我們第一天進溝坐的是020號,導游按照日則溝、則渣窪溝、樹正溝的順序把我們帶到各個景點,留出拍照游玩的時間,再集中到下一個景點,可以在一天之內輕松游覽全部景點。據導游講,在旺季這樣就屬於包車了,需要整車另付費4800元。
壞處是:
1、好冷!進溝兩天,氣溫都在零下8度左右。尤其是上午八九點鐘,寒意濃烈,如果沒戴手套,連相機都不願意往外拿(這是我的個人感受,瓦力當然不怕冷,如果你是機器人,也不必懼怕寒冷。)
2、 部分景點關閉。很多棧道不允許通行,原始森林也不讓進了。還有景區內最大的長海以及日則溝的熊貓海結冰,景色普通很多;同時,附近的景區牟尼溝關閉,不能一並游覽;
3、 淡季游人少,做生意的人也少。很多旅館、商店、飯館不開張,一心想看的《藏迷》停演,在諾日朗中心站的紀念品中心,大約一半攤位都拿布簾罩著。
4、 看不到春夏季的綠葉蔥蘢,也沒有秋季的五彩絢麗——這算作缺點有些勉強吧?春夏秋季也看不到冰瀑啊!
第二問:冬天去九寨,有啥建議?
各個擊破,就說說衣食住行游購娛吧——
衣:如上所說,冬季的九寨冷,但是不算太冷。此行我們按照某年春節去東北雪鄉的最高御寒級別進行准備:羽絨褲、厚毛褲、羽絨馬甲等,裝了滿滿一背包,結果到了地方發現白當了苦力:這裡和雪鄉的零下二三十度根本沒法比,尤其是對於北方人來說,零下10度,實在是太平常。所以長短羽絨服或棉外套,手套、帽子,或者加個口罩就行。鞋子一定要舒服,我們行前專門買了登山鞋,兩天下來,還是小腿酸痛。再啰嗦一句——地球人都知道,去旅行要穿的輕便運動,不過我在景區也驚詫見到一位外星人阿姨,身穿短裙、皮靴、黑色絲襪,看她一眼,你就覺得又冷又累又無奇不有。
食:早飯可以在賓館、客棧吃,中午有三種選擇:第一,在諾日朗中心站吃自助餐,每人50元,可以吃到包括蒸蛋、炒肉、紅蘿蔔等不超出十種菜,外加米飯、饅頭等;第二,在諾日朗中心站買方便面吃,貨架上清一色的康師傅品牌,15元一份,有露天餐台可以吃飯;第三,自帶食物,我們第二天中午吃方便面時,看到有好多人自帶面包、餅干、香腸、香飄飄之類的,吃的也很香;晚飯可以選擇溝口附近的餐館,不過開張的不多,連我在網上看到、重點向往的邊邊街“小布小吃”也關門了。
住:去之前,我在青年旅舍和星級酒店之間猶豫不決。價位、取暖、距離溝口遠近成為最重要的衡量因素,最終選擇青年旅舍,發現取暖不成問題,因為有空調和電熱毯,離溝口大約步行15分鐘;讓我一直心裡長草的九寨天堂距離溝口開車半小時左右。冬季營業的旅館客棧只有十余家,是否提前預定看個人喜好。
行:如果來自北京、上海、西安……,那太幸福了,不用像我一樣二次轉機就可以直飛九黃機場。從機場再到九寨溝,開車一個半小時,有三種選擇:提前預定包車,大概200左右;到機場後打車,我看到出機場有一塊牌子,明碼標價白天從機場到九寨溝是200元;坐機場巴士——我所見過的最小的機場巴士,十一座的中型面包車。
游:冬季九寨溝8點開始售票,8點半開門。如果行程緊張,可以選擇一次進溝,觀光車會帶你看完所有精華景區;如果你像我一樣,難得來一次就要好好欣賞美景,那就選擇二次進溝,第一天先走馬觀花,全程游覽;第二天可以重點突擊,充分享受最愛的美景,還可以錯開觀光車的行程,享受美好景色獨我往來的愜意。
購:我所見到的有五處比較集中的購物區:溝口街道兩側的店鋪,進溝前的一個大棚下面;售票處旁邊的紀念品商場,諾日朗中心站游客服務區,以及返程經過的藏民寨子,還有各個主要景點,包括長海、五花海的小攤,大部分售賣的都是披肩、犛牛肉、犛牛角梳、藏刀、藏銀、熊貓飾品……等。對於非專業游客而言,藥材、飾品等很難辨別真假。
娛:淡季的九寨溝大約5點左右就要隨觀光車出溝了,剩下的時間如何打發?很幸運,我們在九寨溝的兩個晚上玩的很開心。第一晚,選擇了“高原紅”的表演,第二排中間的VIP位置,打完折每人110元,羌笛、舞蹈、歌曲、民族藝術、羌藏服飾、互動小游戲等。最深印像是一位胖乎乎的老大媽,外表和藹普通,一亮嗓子震驚四座,且言語可愛;第二晚,經出租車司機介紹,去了當地一位老土司的家裡,人均60元的費用,可以品嘗青稞酒、油酥茶、犛牛肉、手抓羊肉、炒青稞等,還可以欣賞開朗、快樂的藏族帥哥美女唱歌舞蹈,在2010年的最後一晚,一同在熊熊篝火旁跳“鍋莊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