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2010年12月24日-2011年1月2日,我和先生有10天年假,冬日的北京周邊實在是風景乏泛可陳,在網站上一通海選,無論從氣候溫度、人文風景、還是機票價格上福建都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提前一個月出了北京-廈門(500元)和杭州-北京(290元,回程的廈門-北京折扣太少)的機票,加上燃油稅兩人合計才2040元,比我們原定越南(簽證費360X2+機票2500X2=5720)的計劃便宜了不是一星半點呀,怎一個爽字了得!歐耶!
實際行程如下:北京-廈門高崎機場-集美-鼓浪嶼-廈門大學 & 南普陀-鼓浪嶼-南靖土樓群-廈門-泉州-晉江-紹興-杭州蕭山機場-北京,除土樓和鼓浪嶼外,全程住宿錦江之星,交通食宿兩人十日自助游共花費7000元,其中機票和住宿費用超過50[%]。要不是因為時間不夠,真的就開車去了,在南靖土樓那邊看到了京P呢,所以說距離完全不是問題。
12月24日,周五,周末,平安夜,地球人都能預測到堵車將會多麼嚴重,本著節約開支和便利交通的因素,航班19:20起飛,我們開著我家內寶貝兒對兒疙瘩美嘚兒美嘚兒16:30就出了門。因為沒到下班點兒,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單位,把車往單位門口一扔,路邊顫栗良久,好不容易發現馬路對面一輛前風擋亮紅燈的出租車,救命稻草一般伸手攔下,誰想到等車停我們面前的時候,一男的從馬路對面衝過來拉開車門就進,說要去藍島,罵了隔壁的,我這個搓火,恨不得一腳讓Y從車裡穿堂而過。還是先生冷靜,一手拽著我,一邊平靜地說:“我們先攔下的,趕著去機場。”的哥是一明白人,把躥上來的這哥們兒給勸下去,說他確實是先看到我們的,內哥們兒臊眉搭眼的只能下去。權衡利弊,藍島和機場距離孰近孰遠,再斟酌一下平安夜城內的漿糊一般的交通,正常思維de的哥都選擇出京的遠活兒。
五元橋的一起交通事故剛剛清理完畢,交通疏導ing,車子從三元橋一路如蝸牛爬一般緩慢前進,55塊錢的距離足足爬了73塊錢才到T3,oh my lady gaga,額滴鈔票啊。不過,總算時間充裕。
飛機正點起飛,十點多點落在廈門高崎機場,打車奔集美走。根據我提前做好的功課,機場到集美25,到市區輪渡站40,從經濟上、時間上和日程安排上,第一站到集美都是個不錯的選擇。機場的司機大部分都是到市區的,所以我們選擇到集美的時候,我們這輛車的司機很不高興,總想勸我們換乘到去集美的出租車那裡。
夜裡好安靜,棉被好暖,床單也雪白雪白的,在錦江之星香香的睡了一晚,第二天起來的時候已經差不多10點半。順便說一下,錦江之星電話預訂(400-820-9999)或是網上預定直接享受9塊錢的優惠,房價比攜程便宜。麥當勞吃過brunch開始溜達。錦江之星集美學村店在潯江路上,出門右轉5分鐘距離到陳嘉庚紀念館,出門左轉2分鐘到麥當勞(吃早餐),鬧中取靜而又交通便利的一個地方。集美,人稱島外的這個地方是和陳嘉庚的名字密不可分的。陳嘉庚紀念館每逢整點有講解員免費為大家介紹陳嘉庚的生平。一進門的那幅巨大的海浪圖案的手工羊毛掛毯可是紀念館的一件寶貝。
園博苑據說是到集美不可不去的好地方,可惜我倆錯過了,參觀完幾項必到景點已經是下午2點多鐘了,打車到體育館,換乘BRT,再轉L1,共三塊錢直接到輪渡站。廈門的BRT跟北京壓根兒就不是一個概念,人家這是絕對封閉的快速公交,北京的開放式的BRT經常被私家車占用(這事兒偶也干過,慚愧慚愧)。
搭乘輪渡,5分鐘工夫就到了傳說中的、小女子我15年前曾經和爸爸媽媽來過的鼓浪嶼。因為沒有提前預訂,我和先生背著行囊漫無目的地往島的另一邊走。天空飄著雨絲,疲憊不堪的我鬧了此行的第一次別扭,先生低頭跟著我,一句話也不講。途中一家豆腐店的女子向我推薦了海華度假屋,聽了280的房價我扭頭走掉了,女子說可以看看筆山隧道那邊的家庭旅館,價格可能會便宜些。走了好久好久,終於穿過隧道,偶遇傳說中的米米,還看了紅蘿蔔,原來島這邊的價格一點不比龍頭路那邊的住宿便宜。憑著記憶,回到海華度假屋(地址:中華路29號,電話0592-2066935,2068823,網址:www.glyhh.com),因為我們說會多住幾個晚上,房價談到220每晚,不再單收政府調節基金了。第二天才發現我們這間102的妙處,這間和處於同樣位置的202、302是整棟樓唯三能夠曬到陽光的房間,暖暖的,好舒服,人都不覺變得懶洋洋的。跟前台的工作人員聊天時聽她說,老板是從事酒店行業的,所以房間的硬件設施是參照酒店的標准來設置的。真實性無從可考,然而客人離店馬上清洗床單枕套卻是我親眼所見的,因為我們房後就是洗衣機,轟轟隆隆轉了一上午,單子飄飄揚揚曬了半院子。
海華度假屋在海壇路上,地理位置比較優越,登上三樓的平台,居高臨下,向右面看去,山頂就是日光岩,八卦樓也在左前方的不遠處泛著紅光。交通比較便利,出門左轉到了拐角處右轉不遠就是大夫地,現在是個茶藝館,不到大夫地,向左轉,拐不多遠就能轉到龍頭路解決民生問題;出海華右轉到永春路再右轉30米就是三一堂,聖誕夜我們聽了許久唱詩班的贊美詩。
鼓浪嶼是個令人心馳神醉的小島,然而卻更是讓路痴們五迷三道的地方,龍頭路、泉州路、內澳厝路壓根兒就不是單純一條路的名字,而是一塊聚集區所有周邊道路的統稱,在島上的三天時間,從龍頭路回海華,我生生每次走的都不是一條路,暈死!
對於我們二人來講,島上唯一的不便就是吃飯。我倆屬於那種對小吃淺嘗輒止,感受一下就好的人,然而這裡除了提供黑貓餐廳、鼓浪別墅酒店和菽莊花園附近的一家酒店之外,想在餐廳就餐的願望微乎其微,這些天我們被迫選擇KFC、麥當勞還有康師傅解決溫飽問題。BTW,北京東四有家阿宗面線,據台灣同事講,裡面的各種面線、蛤仔煎、姜母鴨什麼的味道很台灣、很正點。
25號下午到的鼓浪嶼,懶散地晃到27號我們才離島前往廈門大學和南普陀寺。參閱了眾多前人對廈門大學的高度評價,然身處此地之後竟然很是失望,遠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美好浪漫,還是懷念MIT和Harvard的寧靜與古樸雖然之於它們我只是個匆匆的過客。南普陀也是小的讓我吃驚,只有前面寥寥幾間大殿,爬到後山頂也無甚出眾風景,遠沒有普陀和峨嵋的輝煌與氣派,看慣雍和宮的華貴與潭柘寺的軒昂,何曾想鼎鼎大名的觀音竟棲身在如此簡陋的廟宇之內。佛祖原諒我這個無明眾生吧,眼光太世俗了。十塊錢一盒的素餅確實自吃送禮兩相宜,有多種口味選擇。
這一次好像我倆對廈門市區興趣缺缺,計劃中除廈大和南普陀外完全沒有安排其他項目。一多年沒見的哥們兒是鼓浪嶼人,我們來這裡本欲搞個突然襲擊:
我:“哥們兒,晚上一起吃飯吧。”
友(驚愕):“你在哪兒呢?”
我(平靜):“你們家附近”。
友(錯愕):“真的假的?什麼地方”
我(淡定):“永新路和中華路之間的海華度假屋。”
哥們兒終於信了,“可是我不在廈門唉!”
這回輪到我吃驚了,“What?不會吧,老大你哪兒呢?”
友(無奈):“我在天津呢”。
我(漸漸崩潰):“大哥,n多年沒見你躲我呢吧。你啥時回來?”
友:“31號晚上九點到。”
我:“#$#$[%]^TY*U&^##@[%]GHY$[%]W......那,呃,如果你回來的時候,呃,我們還在廈門就,呃,一起吃飯吧。”
頓了頓,我問:“老大,推薦個好吃的館子吧。”
友:“你們想吃什麼?”
我:“本地特色菜。”
友:“吃海鮮嗎?要什麼標准的餐廳?”
我:“不吃,干淨就成”。
良久,哥們兒才答復:“要不然你們到SM購物廣場吧,又能買東西又能吃飯。”
著名的SM購物廣場有一期和二期,購物多在一期,吃飯要過地下通道,到一層有哈根達斯的二期去。四層和五層都有吃飯的館子,轉了半天,發現這裡好像沒有本地菜,最火的是一家吃魚的館子,拿號兒一看,要等50多桌,forget it,感覺就是北京滿大街的麻辣香鍋。最終我們選了一家人相對少些的山東館子,味道一般,跟豐澤園、翠華樓比就差的遠了。說著說著,不由得又懷念起豐澤園的蔥燒海參了。吃完飯依然返回鼓浪嶼,享受在這裡的最後一個夜晚。
事後我終於琢摩明白為什麼哥們兒推薦我們上沒有本地特色館子的SM了,就我提內要求根本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到了廈門想吃本地菜,還不想吃海鮮,那基本沒什麼了,人橫是不能推薦我干脆吃特色小吃得了!哥們兒能很耐心的推薦我去SM,沒撂我電話就不錯了。
另外,鼓浪嶼游玩的時候到印像閩南民俗客棧溜達了一圈,確實挺民俗挺熱鬧,下回可以試試,電話0592-8171666, 8171966,泉州路29號。
(未完待續,更多精品敬請期待,三克油給二大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