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奉科--革囊渡(過江)――拉伯村(中餐)――白埡――拉市科――格瓦今天的任務比較重,因此一大早就起床了。早餐吃的是用昨晚的火窩湯弄的米線,棒極了!精神飽滿的出發,時間是7:30左右。
我們中午之前要渡過金沙江,傍晚到達格瓦。出了奉科沒多久就看到蜿蜒細長的金沙江在下面,不管有路沒路,我們想朝著江邊奔就肯定沒錯,小山丘沒有樹阻隔視野,可干滑的沙石路面還是成功的推遲了前進的步子,兩個小時後到了江邊的渡口村,平滑的沙灘下革囊渡就在眼前。
這時剛好有人趕著一群牛下了渡船,幾十頭牛往前奔跑,濺起腳下的江沙,甚是壯觀!渡口只有一條木船,我直接問船夫渡江是否5元/人,否則他會要你15元/人,當地人是兩三元/人,不用五分鐘就到達對岸,這時才有點累的感覺。岸邊的石頭上是一個很適合納涼的地方,身邊是黃沙滔滔的江水,頭頂上湛藍的天,這裡就是古老的革囊渡,當年元朝忽必烈大軍渡江之所,躺在巨大的石頭上,閉目沉思宛如有千軍萬馬正在奔騰而過,別有一番感慨!
好了,繼續前進!時間是11:00左右。問路問出一位大哥,說是到親戚幫忙殺豬的。正要到拉伯村。現在是年底農閑殺豬的季節,看來這是他們一年中挺重要的大事。摩梭族還有一種特有的腌制整豬的方法――叫琵琶肉。我們後來在拉伯鄉就看到了一整只剛腌好的整豬放在房間裡。一聽大哥說我們的饞勁又來了,嘩,有豬肉吃耶!大哥倒挺爽快,那就一起走吧!畢竟是山裡人,很快我們就遠遠的拉下了,唉,算了,實在不好意思喊他等我們了,豬肉看來是吃不到了!
繼續往前走不久到了拉伯村。遠遠看到村中一座兩層高的木樓開滿了燦爛葉子花與牆下的的杜鵑花,交相呼應很件漂亮。進去一看,是一戶開了小賣部的人家,還掛了一塊“拉伯鄉邊茶收購點”的牌,艾件搞不明白排“邊茶”是什麼東東,艾件是當地的茶!問也罷。吩咐主家人准備午飯後,我們就上了二樓泡茶喝。雪兒買了一瓶橙汁,一喝就是假的,所以如果你要買喝的最好是買罐裝的,這個造假難度高點,他們造不出來。這家主人是鄉裡的干部,家境不錯,從掛在牆上的照片裡的服飾看出他們是摩梭族的,可是這個村的摩梭已不走婚了,而且廚房裡有火堂,這裡有漢、摩梭和納西族混居。院子很舒服,葉子花棚下有一個納涼的石桌。他家看來也是剛殺了豬,到處晾曬著腊肉。午飯有這美味的腌肉,味道好極了,飯後沒把吃剩的全打了包!因為下午的路難度比較大,海撥從1500-2650M一直要爬坡,要翻過一個叫拉市科的埡口,所以請主人幫忙找了兩匹馬(30元/匹),一匹馱行李,一匹小和說要騎,一人備了一瓶水,不要帶多,2:00出發!
正是太陽最毒的時候,盡管我和雪兒都是輕身走,可因為一直在爬坡,沒過多久就開始不支了。太熱了,我已把僅穿的一件襯衣的紐扣全解開,還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看到溪水就往身上潑,往頭上衝,還是熱!一定不能停,一停下來就走不動了!我已經覺得完全透支了,雪兒還好,越往後走,女的韌性越能體現出來。堅持,堅持,還是堅持!我們互相打氣。遠處的天上有一朵祥雲,有種感覺它一直在陪伴著我們,海拔在不斷升高,那朵雲也一直在變,一會兒是卡通,一會兒是動物。手上的水喝光了,灌了一瓶有點兒濁的溪水也喝光了。
山腰有個叫布什科的小村,我們到一家人門前討水喝,語言不通,遞上空瓶,指指劃劃,總算明白了。小孩拿出清澈的泉水注滿了空瓶進去了又跑了進走,不一會兒出來令我們驚奇的是懷裡捧了一堆桔子塞給我們,桔子很酸,要在麗江早就扔掉不吃了,可在這,真是止渴,同時也是山裡人給予過客的一份質樸的情感啊!
繼續往前走,一大幫娃蹦來蹦去,把頭往裡一探,發現是一個學校——完全是你在希望工程宣傳看到的那種破舊學校,如果不是從牆裡傳出學生的歡笑,你只能認為是一個廢棄的破屋。課室裡只有幾張破木書桌,一塊木黑板,髒髒的、靦腆的小學生。抑制不住心裡的感動,受前面質樸的村民感染,老P建議進去捐百十塊錢給這裡,小學生找了半天找到了老師,看到圍在老師身邊的這些可愛的學生,本來是准備作秀的老P不知為什麼一句話都沒講出來,拿出身上僅有的三百塊錢往老師手中一塞,轉身就走,眼淚奪框而出。真希望能為這裡的淳樸的山民做點什麼!
繼續走,遇上了返回的馬匹,說是小和在公路 上等我們。過了許久我們終於上了公路,小和不知在哪裡等著,那叫拉市科的埡口也不知在哪裡,不管三七二十一順坡而上,轉過一個小彎,小和卻在樹陰裡休坐,一問埡口說只有三公裡了,這樣村民不是說好送到埡口的,怎麼在這裡就扔下了不管。背上沉重的行李順著公路走倒也不覺得很辛苦。天色已晚,看來今晚難以到達格瓦了。
正在為難的時候,後面上來一部農用車,雪兒建議FB一下坐順風車,也好,反正走公路也沒太大意義,美女出手就是好,還沒等她們招手車停了。司機大哥正好是格瓦村人,是普米族,今年三月份才剛買的農用車,近來每天從莊子運木材到拉伯村。雪兒和小和跟他商量今晚去他家,大哥有點不好意思說家裡窮,希望我們不介意。半小時的山路三轉二轉就到了大哥家所在的格瓦村。
大哥家境看來不錯,在原有老屋的基礎上新建了一幢兩層的新樓房,合成一個小院,安裝了衛星電視,還與隔壁幾家人合資買了小水力發電機供家裡用電,只是沒茅廁,只能到旁邊的田地裡“吸收日月精華”了。大哥的媽媽和老婆是摩梭女人,所以在家媽媽說了算。大哥很熱情的拿出自家種的瓜子和蘋果招呼我們圍著火塘邊坐下,邊看著老媽媽煮飯,邊和我們聊天,內個月的小BB在母親的懷裡熟睡,多溫馨的傍晚!晚上吃的夾著玉米碎的米飯,很香,真是運氣他們今天剛宰了一只養了三年的老雞,湯不錯,可雞肉實在啃不動,讓人直想那個叫“王景俞”的家伙。
大哥家裡沒多余的床,於是我們再一次在空房間裡用帳篷搭起了我們的“小房子”,小孩很好奇的探頭進來看新鮮。剛想推開窗透透氣,才發現還沒裝上玻璃!
這一夜是一路上最溫馨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