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穿行記(二)

作者: a_peng

導讀D2,寶山鄉――寶山石頭城,HICK過太子關,住戈美六點剛過就被吵醒,是隔壁小孩的扯開嗓子的帶有地方少數民族方言的普通話讀書聲,聽了半小時還是不清楚他學的是什麼課文,有這樣的教師已是兒等的大幸,雖然有些誤人子弟。然後是鄉小學的學生晨跑的腳步聲,一撥撥的遠去,還真是人丁興旺,不起眼的小山村會有如此多的小朋友。 剛想入睡,這回是催走的汽車喇叭聲 ...

D2,寶山鄉――寶山石頭城,HICK過太子關,住戈美六點剛過就被吵醒,是隔壁小孩的扯開嗓子的帶有地方少數民族方言的普通話讀書聲,聽了半小時還是不清楚他學的是什麼課文,有這樣的教師已是兒等的大幸,雖然有些誤人子弟。然後是鄉小學的學生晨跑的腳步聲,一撥撥的遠去,還真是人丁興旺,不起眼的小山村會有如此多的小朋友。

剛想入睡,這回是催走的汽車喇叭聲了。不能不起,在主人家吃了熱氣騰騰的蛋湯面後,汽車向上朝著石頭城開去。峽谷裡的雲霧還沒完全散去,飄飄渺渺,往車窗外望下去是一條深不見底的峽谷,一陣陣眼睴,還是不為好。昨夜出來散步時只見這黑乎乎的深處有幾盞燈火,還以為是個小村子,真不知這種地方也是適合人類生存的。不知道!

閉著眼不知過了多久,感覺車子在下陂了,睜開眼時的確被眼前的美而折服,遠處的太子關在淡淡的晨光中優美的伸展,宛如一幅國畫山水…

一個小時後車在石頭城上方的停車場停下來。此時太陽剛出來,光線正好照到石頭城上,立馬搶拍了幾張石頭城的晨曦,陽光初照的石頭城就是美,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車不壞就不會現在才到,恐怕也拍不到如此美景(昨天在犛牛坪拍到雪山夕照也已有此感慨)。

石頭城地勢險峻,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城下就是濤濤的金沙江,城裡還有些居民居住,基本都是納西族,城外依山而建有密匝匝的房子,想必是現如今人口增加而新建。

未進石頭城卻先發現了和醫生的客棧,走進一看可了不得,有公共洗澡間和廁所,30元/床的雙人房間的確很干淨,小院收拾的讓人只覺舒服。

跨過小城門,進得石頭城,右邊有一堵牆,從窗口往外看,兩邊的山嶺夾著流過金沙江。城裡感覺有點擠,你要不時給馱著各種各樣東西的驢讓路,還有到處放養的大黑豬(從來沒見過如此巨型的豬)。城裡有間木家客棧,進門就是寫著洋文的公共洗澡間和廁所,15元/床的房間其實也不錯。我們去的時候正在擴建,還未進門熱情的女主人就起身迎客,男主人有點靦腆,上樓一觀大有可觀,灼熱的陽光把向東而流的金沙江染成一條銀鏈。遠邊的群山層層疊疊鋪到天邊,一朵祥雲在預示著什麼。

城的頂部是一個平台,據說早時候修建的城牆在上世紀初進行了重建,周邊的矮泥牆牆上有些小洞,可是看不出來這些小洞對於防御有多大作用!站在牆垛上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周圍的景色。由於在峽谷的燥熱,你會發現破舊的城牆上長滿了仙人掌。看來石頭城還沒有怎麼受文明的破壞,人很淳樸。

回到和醫生家因為要趕路,隨便吃了點東西,一餐吃下來飯菜合口。又多准備了幾個烙餅作干糧(下午的路會有點趕,而且是第一天走路會有點慢,要慢慢適應),因岔路很多,受老謝的建議,我們請和醫生幫忙找了一個向導(40元),負責帶我們翻過太子關然後我們自己下山。

好了,出發!時間是11:00左右。還沒出村口,就看到遠方的山路上有五個法國佬,一打聽,他們陪同的有兩個導游,七八個挑夫,原來鬼佬也有FB的!也就不必趕上與其共舞了。向導帶我們走的路很陡,很多時候要運用四肢粘在崖上,有點感覺自己像山羊,更多的是直面江底的緩坡上維系著細絲一樣的沙石小道,下面就是懸崖和濤濤的金沙江,隨手扔一個小石子都能保證滾到江中。讓人只想退出。更意外的是同去的雪兒不會走沙石路,心慌沒信心,不敢一腳,重心太高,好幾次險些失重滑下山谷。沒有辦法老P只有與她手拉著手,慢慢鼓勵和適應,甚至有些路要靠踩著老P的腳一步一步走過來,每過一個險坡都會驚出一身冷汗。到太子關腳下的小村莊時,向導和小和已等候多時,甚至有些不耐煩等了。仰頭可看到高高的太子關,可翻過它要穿過兩個當地人叫60米洞和90米洞的隧道和繞過幾座山。考慮到向導還要返回,吃過烙餅後馬上又出發,並讓小和與向導先過隧道,過隧道後就讓向導返回,這時時間已是1:30左右。很快向導和小和又不見了,我們倆一不小心走進了一片竹林,才驚覺迷路了。怎麼辦?只有硬著頭皮在竹林中往高處朝著天空的方向爬,好不容易爬到一條山路上,可是又碰到一個問題,不知應往哪個方向走,而且剛好那還有一條從山上下來的像是捷徑的小路,沒辦法干脆坐下來休息一會,這時才後悔不應該讓向導他們分散走。

正一籌莫展時,好像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走來是四個寶山中學回家的初中生,剛好同路,如獲救星。於是我們每人給了10元作為帶路費,淳樸的山裡孩子不好意思收,覺得這是他們應該做的,而且還要一個勁的要幫我們背東西,我們只有說讓他們自己去買本書看,小朋友才收下。仔細一問才知道從石頭城過來其實有一條很好走的的小路,想必向導為了趕時間帶我們走如此高難度的近路,如果你想挑戰自己這是不錯的方式,可我們不想!

毫不猶豫的又開始走了,過了60米洞大部分都是下坡路了,走起來舒服多了。看到90米洞時碰到往回走的向導,充其量只能說他是帶路人,而且不怎麼樣,害我們吃夠苦頭,唯一的幫助是把最重的一袋行李背過去了。到達山下的戈美村大概5:30左右,在進村前又碰到那幫法國佬,他們在樹林裡露營。等一進到和老師家(和醫生介紹的親戚),又發現那幫法國佬的挑夫都吃住在這,和老師他們應付不來,以至原計劃想好好吃上一頓土雞的美夢破了!等這邦FB分子吃干喝盡後,與和老師一家人重新做飯,吃過晚飯後,我們在他家樓上地板上撐帳篷睡(已經沒有床可招待了),近年走這條線路的人多了,他家准備多蓋幾個房間招待客人,剛好,還沒封牆的平台便成了我們最理想的露營點。

山裡的夜晚,一夜無夢,只是樓板下的豬阿牛阿的不知在訴著什麼伴我入夢。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