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我曾有機會去了一趟九寨溝,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如仙境般純淨的九寨溝景色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像,至今猶然。
2003年夏末的一天,我從上海抵達四川成都。翌日晨乘大巴前往九寨溝,沿途經郫縣、都江堰、汶川、茂縣、松潘等地。其中,都江堰至茂縣的岷江峽谷213國道路段,幾乎是在山腰上鑿出的一條路,山路蜿蜒,多彎道、多懸崖,路一側為懸崖下水流湍急的岷江,另一側為崖壁,尤其是茂縣近疊溪海子的那段公路幾乎盤旋直上陡峭的山巔,坐車內俯瞰岷江如練,頗為驚險。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於此,其慘烈可想而知。記得當時曾經過汶川縣漩口鎮,見九級密檐式古磚塔迥瀾塔聳立於岷江岸邊台地上,為岷江一處勝景。不知地震時可否無恙。
其實,岷江峽谷本就是地震帶,1933年8月、1976年8月就曾遭遇過地震,其中,1933年的地震使扼松潘、茂縣要道之衝的千年古城鎮疊溪及附近21個羌寨瞬間消失在高山谷地的地下深處,山峰崩塌,岷江堵塞,最後形成了一大一小兩個高原堰塞湖,也就是疊溪海子,也稱大、小海子。
車至疊溪海子稍事休息後繼續前行,眼前逐漸出現高原景像,途徑古城松潘,意外地見到了車窗外保存較為完整的松潘古城牆及古城牆門堡。松潘,古名松州,被稱作“川西門戶”,是歷史上有名的邊陲重鎮,據說當年建城牆時誤將登城石梯建在城牆外側,我果然見到如此景像,真不知當時如何守城。車經松潘城外而不停,否則,我會進城看看究竟,尋訪城內古跡。
車過川主寺紅軍長征紀念碑,遠近漸見松潘草原風光。過白河、九道拐後,已近九寨溝外圍,草原風光漸為連綿的群山、緩緩的溪流、茂密的森林所替代,傍晚時分抵達九寨溝溝口外的一家賓館下榻。第二天清晨進風景區大門。九寨溝位於岷山山脈南段尕爾納峰北麓,因溝內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項國際桂冠。進山門後換乘風景區電瓶車進入長14公裡的樹正溝,經過九寨中的第一個藏寨--荷葉寨後,九寨溝美麗的風光畫卷漸次展現在我眼前。
憑車而望,先是淺水中生長著白楊、杜鵑、松樹、柳樹等樹林的盆景灘,接著便是半沼澤湖泊蘆葦海,一條如同彩帶的碧流蜿蜒穿行其中,然後是雙龍海、火花海、臥龍海。這一帶統稱為樹正群海,海拔2200米左右,由大小41塊海子組成,形成了“樹在水中長,水在林中流”的奇景。水是九寨溝的靈魂,一步一變幻,一步一個景,湖水或碧藍或翠綠或璀璨,如同一串凝翠泛藍的翡翠項鏈,令人目不暇接。車過銀練飛流而下的樹正瀑布,再過老虎海、犀牛海後,就到了九寨溝的中心諾日朗。至此道路分岔,左路是則渣窪溝,右路為日則溝。我決定先游日則溝,乘車直接前往日則溝盡頭原始森林,再徒步回返游覽。
日則溝長17公裡,車過鏡海、珍珠灘、五花海、熊貓海、箭竹海、天鵝海、芳草海而不停,最後在日則溝終點站原始森林下車。眼前是茂密的九寨溝天然山林,古木參天,漫步林間,空氣清新純淨,心也不覺寧靜起來。
離開原始森林,沿著山間棧道回返。先到海拔2910米左右半沼澤湖泊的芳草海,水中碧草蒼蒼,長滿了搖曳多姿的鴨舌草和芨芨草。隨後到與芳草海下游相連的天鵝海,天鵝海靜靜地橫臥在山谷裡,沿岸杉林茂密,生長著許多耐寒性的高山花卉和灌木,海水清澈見底,湖草密密茸茸,齊整如剪,宛如一張編織在水上的天鵝絨地毯,據說時有天鵝前來,可惜我未見到。
離開天鵝海行至箭竹海邊,一汪碧水的箭竹海中,有許多被鈣化的枯木,而在腐木上又可見一些新生的樹,可謂枯木逢春。箭竹海和相連的熊貓海是一對姐妹海,熊貓海得名是由於傳說九寨溝的熊貓特別鐘愛這個海子,常在此海游玩。那裡還有熊貓海瀑布,呈三級疊水,寬50米,落差60米,是九寨溝落差最大瀑布,記得我沿熊貓海棧道階梯而下逐級觀看過。
繼續前行便到了被譽為九寨溝的驕傲的五花海,五花海海拔2472米,深5米,面積9萬平方米,酷似一只開屏獻彩的孔雀。我在車上就驚艷於五花海的絢麗,步入五花海棧橋抵近而觀,但見五花海的藻類和沉積的鈣化物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綠色、鵝黃、寶石藍等色彩,五彩繽紛。水中還可見游弋著的裸鯉魚群,是九寨溝特有的耐高寒性冷水魚種,給五花海帶來靈動的生氣。
告別五花海,過一大一小兩個海子相連的金鈴海,便是新月形的珍珠灘瀑布。站在瀑布下邊,騰飛的水霧撲面而來,據說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片頭唐僧師徒瀑布頂上走過的景場就拍攝於此。
從珍珠灘瀑布前行,就到了湖水平靜如鏡的鏡海。鏡海面積19萬平方米,藍天、白雲、雪山倒影湖中,給人以靜謐的美。似乎電影《英雄》有一場景取自於此,我在湖中看到一與影片中相似的簡易小水榭,大概這便是當時所搭的道具罷。
離鏡海前行就到了九寨溝標志性的景點諾日朗瀑布,日則溝也就已走完了。日則溝實際上也可稱之為孔雀河谷,一條源自原始森林的孔雀河蜿蜒流淌而下,將日則溝諸海連成一串,經諾日朗瀑布經諾日朗瀑布進入樹正溝諸海,最後流出九寨溝外。
諾日朗瀑布是我國大型的鈣化瀑布,諾日朗藏語是“男神”的意思,相傳男神達戈把一面寶鏡送給女神色嫫,色嫫不小心失手打破了鏡子,破碎的鏡片就變成了鑲嵌在山谷幽林之中的九寨溝114塊海子。沿著諾日朗瀑布下的木棧道而行,從瀑布一頭走向另一頭,看著眼前寬闊的瀑布飛流而下,從棧橋下流過,流入溝底樹林,又從林間流向遠處的樹正溝群海,真有美景天成之慨。
在諾日朗一家餐館用過午餐,便乘車游則渣窪溝。則渣窪溝長18公裡,相較於日則溝,則渣窪溝景點要少些,只有上、下季節海和五彩池、長海這幾個景點。
經過則渣窪寨上行,沿路灌木叢生,古木參天,先後途經下季節海、上季節海,但都沒有下車。這兩個高山湖泊因季節不同水位有所變化,故有此稱謂。上、下季節海是岩溶窪地阻塞而成的湖泊,湖水全靠雨季地表水及地下水補給,冬季因地下水位下降而最終干涸。據說冬季干枯的上季節海湖灘上生長著一種被聯合國列為一級保護植物——若然維奇,不知什麼是模樣。
由上季節海前行,就到了五彩池。五彩池海拔2995米,水深6.6米,面積不大,玲瓏剔透。據說池水來自長海,通過地下水滲透,故而五彩池的水底常年保持恆溫,冬季不會結冰。沿著189級直線石階而下抵達池邊,見五彩池中鈣質岩層像一朵開放的蓮花,池水波光灩灩,絢爛多姿。
離五彩池乘車繼續上行就到則渣窪溝的最後一個景點,也是九寨溝內最大的海子——長海。長海海拔3060米,面積30萬平方米,最高處4450米,長約7.5公裡,水深44.57米,最深處可達80米。長海因冰磧物阻塞成湖,湖水來自靠長海的南邊冰川雪峰上的積雪,水色湛藍。奇特的是長海沒有出水口,有“裝不滿,漏不干的寶葫蘆”之譽。
告別長海,乘車沿則渣窪溝、樹正溝回返出九寨溝。在晚霞的映襯下,沿途的群海泛著粼粼的波光和五彩的光影,一座座不大的藏族村寨和路邊不時出現的紅、白、黃色布條的經幡隨風飄蕩,勾勒出一份別樣的風情。由於時間關系,我只是在車上來回看看樹正溝諸海,未能步行細看,特別是未能近前領略樹正海瀑布風景,不能不說是一份遺憾。
這些年來,我到過一些湖泊、瀑布名勝,九寨溝無疑是其中的翹楚。九寨溝翠海疊瀑的形成,是由於岩溶、泥石流滑坡、冰川運動、流水和生物鈣化作用等多種因素所致,但鬼斧神工,九寨溝那些鑲嵌在蒼山雪峰和原始森林間的海子清澈凝翠、靜謐恬美,那些從叢林懸壁中跌落的瀑布激情洋溢,汩汩的清流在或疏或密的樹林、青草根莖間輕輕流淌的畫面,構成了九寨溝最美麗的景色。這是一種現實中的“人間仙境”,令人神馳,更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