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離開南極已經快1個月了,但思維定式好像仍然停留在那片美麗的疆土上,日所思夜所夢樣樣都印著南極的影子,在網上和同去的團友聊天時大家都發出同樣的感慨,無法走出南極啊!南極,好像是我前生的夢境,那山、那海、那蹣跚前行的企鵝,還有那抹晶瑩剔透的幽藍,是那麼清晰又那麼遙遠,好像剛剛踏上那熟悉的港灣又不得不離去,南極,留給了我一生都會品味的美好記憶。
很難靜下心來寫游記,去了朋友在北京十三陵的一個農家院多緣山莊,偌大的屋子就我一個人,煮上一杯濃香四溢的咖啡,放上一段輕柔的音樂,用投影播放著在南極拍攝的照片,回憶著在南極的每一個細節,一氣呵成寫完了這2萬多字的游記。想去南極是受了朋友的影響,10年前的12月朋友阿正策劃並組織了全球首次人文學者南極行,並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寫了一本《企鵝的請柬》送給了我,有趣的描寫和數百幅珍貴的南極照片讓我對南極充滿了渴望,不過,那個年代南極旅游不對個人開放,登陸南極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這幾年南極游在國外慢慢的興起,國內也開始有組團去的了我也蠢蠢欲動,開始看網友們的游記和攻略,很多在國外工作和學習的旅友去過南極後共同的感覺是,如果你不會西班牙語你最好選擇跟團去,因為去南極的船大多是從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烏茲懷亞港口出發的,而在阿根廷內陸機場、出租車等英語都不通用,但阿根廷狹長的地貌,你要是想到處走走注定要乘飛機轉來轉去的,再說飛了那麼遠的距離順路再玩玩只說葡萄牙語的巴西吧,治安、環境、語言都是要命的事兒,考慮再三我決定放棄我喜歡的自助游的形式跟團去,在不少公司中網友推薦的一個俱樂部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有個很特別的名字:班敦,我覺得很好玩有點像形容企鵝的詞,上網一查才知道全名叫廣州班敦俱樂部,是專業做南、北極及境外游的。決定去了就打電話開始向能組團去南極的公司咨詢,最終選擇了班敦,因為好幾家公司只是在網頁上寫上行程讓你用mail聯系,除了能說清楚交多少錢別的都糊裡糊塗的,班敦卻能很明確的告訴你什麼時候簽合同、什麼時候訂船票、什麼時候簽證,走那些路線能玩什麼景點,我相信專業的服務會讓我的旅行美好快樂,簽合同交定金,陽春3月南極之行就這麼定下了。有了南極夢的日子是快樂的,第二個加入的是上海的旅友V V,我們曾一起去非洲看動物遷徙,隨著時間的推移,廣東、上海、廣西不斷有人加入,班敦南極七團正式組成,12名游客加上班敦俱樂部的一個文靜瘦弱、細致周到說得一口流利英語的美女領隊—袁茹。
我寫游記的習慣,會把行程列在前面,讓大家對我們的路線和時間有個大概的印像,這次南極之旅的總天數是22天,基本路線是
香港—經南非約翰內斯堡—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喀拉法特(大冰川)—火地島(烏茲懷亞)—南極(諸島)—烏茲懷亞—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依瓜蘇—巴西依瓜蘇—裡約熱內盧—聖保羅—經約翰內斯堡—香港
2010.11.30 北京—香港
根據班敦南極7團的出團通知,參團人員在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20:00前,攜帶本人護照及有效身份證、《國際健康接種證》(俗稱:黃皮書),自行前往香港國際機場2號客運大樓航段Q集中。這個團只有我一個人從北京走,相對廣東廣西的我要遠很多,考慮到飛機可能會晚點我必須中午就從北京飛,所以買了13:30分港龍航空的飛機,托運行李、出關,晚點了一會兒但一切順利,17:30到達香港機場。需要提醒一點,但凡是在香港集合出發的,你在出中國海關時最好用護照出關別用港澳通行證,只要有聯程的電子機票進香港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後面的行程中在檢查你的護照時有中國海關的出關記錄就不會有麻煩,我們團的上海旅友就是用港澳通行證出關進的香港,等快出香港海關了發現問題,護照上沒有中國海關出關記錄,而後面的行程和通行證沒關系,袁領隊到處找人折騰了半天才在通行證和護照上各蓋了一個出關的章解決了問題,也算是有福氣,要是趕上一個軸一點邊檢官就不給你護照上蓋這個章,耽誤了南極的行程那損失可就大了。
我們這13個人由於屬地的原因,只有我是在北京阿根廷大使館辦的簽證,別人都是在廣州領事館辦的面簽時已經互相認識了,除了V V我是第一次和大家見面,包括袁茹也是只聞其聲未謀其面,這個團有3位廣東的、4位廣西的和5位上海的,廣東的除了袁茹還有東莞性格溫和拍照上癮的必姐和丟三落四頭一次自己出遠門的深圳靚妹麗,廣西的有攝影界的前輩張老師、攝影發燒友小孫和喜歡玩膠片攝影的陽大哥兩口子,上海是號稱走到哪裡都晴天的晴王大個子陳總、愛好集郵攝影的徐總、初學攝影連衝鋒衣都不知何時用的美女勤、准專業研究拍照造型的V V和英文倍棒外形特酷的英文哥昊,加上我6男7女,共同的愛好是旅游和拍照,只不過是有人喜歡拍風景,有人喜歡拍人物造型罷了。出關時的混亂就不形容了,剛解決了上海美女忘了用護照出關的事兒,深圳小靚妹就發現黃皮書找不到了,好嘛,行李箱打開東西攤了一地,能幫忙找的人都在幫忙,幾雙手在箱子裡上下翻飛翻呀找呀,背包也被倒了個底朝天,用雞飛狗跳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最後打電話才發現是落在深圳的家裡了,沒時間取了先走再想辦法寄過去吧,好在這個黃皮書是在巴西才能用上,所以,出發前一定要按照出行手冊把該帶的證件檢查一遍。終於上了飛機,開始了我盼望了8個月的南極之旅。
2010.12.1 香港—經南非約翰內斯堡—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去南極的路是艱難的,從字面上看,南極就是地球的最南端,但實際上,南極這個詞有多種近似含義,例如:南極洲、南極點、南極大陸、南極圈等,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概念,一般把南極圈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極,它是南大洋及其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總稱,從中國去南極要飛越印度洋、大西洋跨越半個地球先到達阿根廷,從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烏斯懷亞坐船,經過世界上最危險的南大洋風暴區才能到達。我也是頭一次做這麼久的飛機,而且,我最怕的就是算時差,總弄不清在飛機上飛了13個小時後,到底要減多少小時,這減去的時間和北京的時間怎麼算,所以,寫游記時,一有時差我就很糊塗的搞不清日期。去阿根廷有兩個航空公司的航班可以選擇,法航和南非航空,袁茹考慮的很細,南航服務可能差點但保險系數大頂多就是晚點什麼的,而近來法國一直在鬧罷工,萬一趕上機場罷工飛不了那訂的船票就耽誤了,所以,我們這次國際航線全程往返都買的南非航空公司的機票。在北京時間中午1:30分我們到達了約翰內斯堡,在這兒過境轉機去阿根廷。機場人不是很多也挺干淨的,去阿根廷的航班多數都是阿根廷人,除我們外也有幾個在哪兒工作居住的亞洲人,辦理登機手續時工作人員收走了我們所有人的護照,也說不清要干什麼,好像是去核對我們的出入境手續什麼的,辦了很長時間,我們又不是進南非是轉機去阿根廷,這些都是人家阿根廷海關該做的事兒,後來知道我們的行李就是在這個機場被落下的,有時間管好自己的事兒比什麼都強。不過還好,算是順利登機,又開始了第2個長途飛行。
在漫長的飛行之後,阿根廷時間下午3點我們終於到達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我可算弄明白了阿根廷的時間要比北京時間晚11個小時,就是說12月1日明明飛行了20多個小時,到阿根廷還是12月1日賺了11個小時。早就從網友的游記裡知道阿根廷人工作拖沓,干什麼都不緊不慢的,進海關就給我們第一個“驚喜”,有個簽證官說廣州領事館的簽證沒法驗證,我們團英文最好的上海帥哥被攔下了就站在櫃台等著,簽證官接著給後面的人辦手續也不告訴英文哥要等多久,我等排隊順利進關,我就奇怪了,要說我是從北京做的簽證能認證進關是正常的,剩下的人也都是廣州簽的呀,怎麼單單攔下英文哥一個人,讓不讓通關完全沒標准,後來好不容易全都進了關第二個“驚喜”就來了,廣西陽大哥兩口子的行李丟了一個,裡面是陽大嫂全部的衣服包括在南極穿的厚衣服,還有一套照相器材,一行人又四處亂串的找箱子沒找到,接我們的當地中文導游劉導說這很正常,去行李認領處登記備案一下,每天都打電話催就行了,等著吧不定哪天能到吶。
入住酒店、晚餐專門去吃的中國飯、洗了個熱水澡,經過2天的飛行終於可以腳踏實地的躺在床上睡覺了!
2010.12.2 布宜諾斯艾利斯
時差真是個討厭的東西,凌晨2點多就醒了,算算也就睡了3個多小時,想起劉導說的話,很多國內來的人第1天通常是2:30左右就會醒,但第2天就基本沒事兒了,但願我也能很快調整過來。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是阿根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稱做“南美小巴黎”, 在西班牙語中布宜諾斯艾利斯為“好空氣”的意思。它東臨拉普拉塔河,西靠“世界糧倉”的潘帕斯大草原,面積約200平方公裡,城市人口近300萬。據記載,16世紀前,這裡居住著的是印第安部落,1536年1月,西班牙宮廷大臣佩德羅?德?門多薩率領1500人組成的探險隊到達拉普拉塔汀入海口木在河西岸,在河西岸潘帕斯草原的一個高地上建立居民點,並以水手保護神“聖瑪麗亞?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名字命名。布宜諾斯艾利斯由此得名並在1880年正式被定為首都。因為在上世紀阿根廷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現在的大部分人都是當時西班牙移民的後裔,所以基本上九成的阿根廷人都說西班牙語
今天的安排就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到處轉轉,看看這座“南美洲的巴黎”,了解一下阿根廷首都的人文地理,看看馬拉多納原來所在球隊博卡青年隊的主場。吃過早餐上了大巴車,天氣不好下起了小雨,盡管是夏季還是需要穿上一件外衣,車子在市區轉悠,修剪整齊的街心公園、廣場、紀念碑,還有幾個世紀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風格的古代建築,世界三大劇院之一的科隆劇院,七九大道,獨立紀念碑,國會廣場,五月廣場,玫瑰宮,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教堂等等,大家隨意的在街上走著隨手拍點照片,中午時分天晴了,我們在新港附近吃的阿根廷烤肉,新區建的很漂亮但烤肉的味道一般。下午去探戈的發源地CAMINITO小道的途中路過博卡青年隊的主球場,劉導不讓大家下車,只能在車上遠遠觀望,可見博卡區的治安亂的不是一般。布宜街上有很多塗鴉,而且擋板基本都做成各種造型的挺有意思,不過,整體感覺老城區街道布局亂建築顯得陳舊,雖有不少古老的建築,但不管是什麼著名的建築周圍都會有圍起來的帳篷或隔板施工或搞活動,視覺上很亂好像也沒人管,對布宜的印像有點失望,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2010.12.3 喀拉法特
早上2:30又准時醒了,看來劉導說得話的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吃過早飯要坐阿根廷航空公司的飛機去喀拉法特看大冰川,等我們來到機場才知道,由於國內機場在維修,盡管我們坐的是阿航的國內航班,卻需要在國際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拿到登機牌後再走到國內機場出發處,雖然相距不是很遠但足以把你繞暈,而且你用英語問問題他們都嘀哩咕嚕的說一大堆,你也聽不懂他也說不明白,幸虧劉導的西班牙語不錯,東奔西跑的把登機地點整清楚了,要是我自己來不定在機場轉多少圈吶。我們坐的飛機在飛行了3個小時之後降落在喀拉法特機場,劉導趕緊招呼我們下來,飛機還要繼續往烏斯懷亞飛,有不少客人不下來還有人要上這架飛機,據說這兒上的有些人到烏斯懷亞後也不下直接坐回到布宜,真不理解他們這樣折騰為什麼,直接飛布宜不就得了干嘛繞一圈呀,呵呵,我覺得阿根廷的航班和北京的公交快車似的,到一站就有人上下,過站了也沒事兒反正要掉頭回去的。飛機場很小跑道上就我們一架飛機,取了行李就直奔喀拉法特小鎮,來小鎮的人都是為了看大冰川的,小鎮的各種設施都是為了服務這些客人建的。我們住的賓館就在阿根廷湖邊,遠處的雪山、湖水、藍天、白雲,讓這個位於安第斯山脈腳下的小鎮充滿了寧靜安詳的氣息。下午休整,大家自由活動去逛逛只有1萬多人和一條主要街道的小鎮,或者在賓館游泳休息。我和V V去鎮上閑逛,街上人不多商店也少基本都是賣旅游紀念品的,我們買了點企鵝的明信片什麼的就回來了。賓館的布置很有情調,房間也非常舒適干淨,游泳池裡的水是溫熱的,坐在池邊喝著紅酒看著落地窗外的美麗風景,竟讓我有了一種度假的感覺。
2012.12.4 喀拉法特(大冰川)—火地島(烏茲懷亞)
今天醒來的時間終於推到了4:00,收拾好行李正好拍日出,雲層有點厚日出沒拍到但拍到了火燒雲,也算有點收獲。早餐後全體上車去大冰川國家公園,一路上的風景很美,遠處的雪山近處的荒原配上低低的雲層有點西藏的味道,蒼涼秀美。據劉導介紹,大冰川國家公園是由47個大小冰川組成的,我們要看的PERITO MORENO大冰川是世界三大冰川之一,也是少數還在生長的冰川之一。由於大冰川在雪山之中,大多數時間都處在雲霧之中,能不能趕上好天氣要看運氣,公路沿著阿根廷湖通向冰川,雪山隨著車子的行駛變換著位置,當我們到達大冰川的觀光棧道時,太陽出來了,陽光下的冰川壯美雄渾,低沉的轟響是冰崩的聲音,那千年的冰凌夾帶著濺起的水霧,在冰凌融化的湖面上畫出優美的弧線。隨著棧道越來越靠近冰川,那些盛開的花朵、陡峭的冰川、湛藍的天空和潔白的雪山組成了一幅令人眩暈的畫面,兩個字來形容:壯美!能看見這麼壯觀的美景要歸功於我們廣東的必姐,喀拉法特是在她的要求下加進我們的行程的,前幾個南極團都沒走這條線路,我們要感謝必姐。!
下午,我們回到喀拉法特機場,從這裡飛烏斯懷亞,這個機場基本上都是游客,所以,航空公司的服務態度就是能嚴就嚴,有機會就罰款。機票是劉導他們公司早就預定好了的,我們辦理登機手續時居然告訴我們,英文哥的位子沒有了,你說怎麼什麼不順的事兒都讓他遇上吶,真是倒霉孩子!我看是航空公司在成心刁難,明明後面還有很多人在排隊辦登機手續,不可能都沒位子了吧。位子還沒等到又來了個女辦事員,手裡推了一個移動的行李尺,追著我們把每個人的手提行李的長寬高都給量了一遍,最後,非得讓上海美女把一個袖珍拉杆箱給托運了,阿根廷的國內航空公司對行李的尺寸和重量要求比較高,托運行李每人1件15公斤/件,超重就罰,但辦完登機手續還被人追著量手提行李的事兒我也是頭一回碰到。 1個半小時後我們抵達火地島的首府烏斯懷亞,從飛機上看下去整個城市依山傍海,雪山環繞,這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天然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讓烏斯懷亞成為通往南極船只的集散地。我們入住在這次乘船的誇克公司指定的旅館,坐這家公司船去南極的乘客都住在這兒,辦完手續船公司的工作人員按照名單給每個人發了英文的身份牌和船上的房間號碼,以便於上船後大家互相認識並能直接進房間,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的。還有一件高興的事兒,陽大哥的箱子給送到賓館了,至少不用出去買御寒的衣服了。考慮到明天下午上船後就全部吃西餐了,袁茹帶我們在一家中餐館吃飯,說是中餐其實是已經變味兒了的自助餐,要了紅酒和當地特產蜘蛛蟹,加上阿根廷每個餐廳必備的烤肉,一頓飯也吃的熱熱鬧鬧的。下雨了氣溫降到5°左右,穿上厚衣服走在烏斯懷亞的街道上,興奮的心情難以抑制,南極之夢即將成為現實。
2010.12.5 烏斯懷亞—德雷克海峽
一般坐船去南極,在烏斯懷亞基本上都是同樣的安排,上午去火地島國家森林公園游覽,下午4點在碼頭集合上船,我們也是同樣的安排。由於前2天的行程裡安排了喀拉法特冰川國家公園的游覽,火地島國家森林公園的風景就顯得沒有那麼吸引人了,不過空氣好的沒法說,吸一口深入肺底,吐出來渾身輕松,在這個公園裡森林密布每個景點都能看湖泊和雪山,在公園的盡頭能看見位於智利的安第斯山脈,如果沒有大冰川的比較這兒也是非常值得玩的一個地方。從公園回到港口外的停車場,看見我們的維洛夫號破冰船,白色的船體在陽光下那麼干淨養眼,大家都在岸邊拍照,白色的船體、平靜的港灣、遠處的雪山,一切都那麼美好,烏斯懷亞是個有點世外桃源般的城市。烏斯懷亞是阿根廷的免稅區,據說很多阿根廷人來這裡買東西,不過,我在街上轉了一圈賣的東西都不便宜,而且品種很少,本想買副滑雪鏡結果根本沒有,為了減輕行李的重量我沒帶三腳架,找到了2家相機店但都是那種很大很重的背不動,所以,千萬別打算在這兒買什麼東西,吃的喝的船上都有不用買,榨菜什麼的最好從布宜就買好,要是喜歡吃辣椒醬就一定從國內帶來,這兒可沒有賣的。
下午3點我就到了集合地點,找了個椅子坐下來看海邊來來往往的人們,順便拍點人物特寫,集合的時間到了各色人物紛紛登場,一輛大巴把我們直接拉到停船的碼頭,大家依次登船時把護照交給船方,在船上這10天護照是由船方保存的。我和V V住在5層,房間裡有2張單人床、2套更衣櫃和一個書桌,有衛生間能洗澡,終於結束了每天給行李打包拖著箱子上機場的日子,把衣服掛在衣櫃裡就有了家的感覺。船起航了,我們站在甲板上和美麗的烏斯懷亞告別,看著那些追逐著海浪上下翻飛的海燕,內心的歡愉寫在臉上,我的南極夢呀終於啟程了。
先說說我們坐的這條船吧,我們這次坐的船叫維洛夫號加強冰級探險船,是公認的在極區最舒適、最穩定、馬力最強的冰級船之一,在完成了俄羅斯國家科考任務後,由世界級專業冰級船隊誇克公司改造成旅游船運營,由於船當初被設計制造成用於南極和北極的科學考察船,使它在世界現有的冰級船中的的各項配備都是一流的,包括動力系統、安全系統、續航能力等,它擁有專業水文聲納設施使航行更加安靜,她擁有的精密平衡系統和堅固的抗冰級船身,使得航行更加穩定,它特有的額外加強抗冰船殼,使破冰更為輕松平穩。船上有船員60人(包括極地探險隊員),額定的乘客107人。我在准備這次南極之旅時,選擇參團公司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坐小型船只進南極,大型船雖然更平穩舒適,服務設計也能更好些,但致命的缺點是乘客太多有400多人,南極環保公約有個規定,一個島嶼同時登陸只能是100人,大船就得分批登陸而且時間受限,不登陸的人只能在船上等待,小船不但能全部登陸,在島上的時間要多很多,誰去南極不想多登陸呀。我們這次的乘客是99人,船方就是想讓大家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登陸南極。
開船了,船方在六樓的酒吧裡舉行了歡迎見面會,這次的領隊是勞瑞,已經60歲了,從事過極限運動,據說曾滑雪和用雪橇抵達過南極點,多次帶領南極和北極的探險隊進兩極,極地經驗非常豐富。他介紹了船上的探險隊員的組成和各類救生用具,雖然客人來自全世界的多個國家,但我們這個中國團還是人數最多的一個,歐美的客人中老年人居多,年輕人比較少。船上的通用語言是英文,只要你英文過關在船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即便你英文不好也沒關系,每天的安排基本固定,登著眼睛盯著點也能不拉空的。
去過南極的人都知道,航行中最困難的是過德雷克海峽,俗稱西風帶,這段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即使最狹窄處也寬達900公裡;也是深度最大的海峽,深達5840米。由於受極地旋風的影響,海峽中常常有狂風巨浪,有時浪高可達一二十米。這裡的狂風巨浪阻斷了多少探險家的夢想也阻斷了通往南極的航線。開船的前兩天都是在西風帶裡航行,為了減輕暈船的感覺,我們都自備了各式各樣的暈船藥,不過,袁茹介紹了船方提供的暈船藥,是一種會學習的藥,吃了之後能根據你的反應自動調整,使你不至於總是昏昏欲睡的,試試吧像我這種平時坐船就吐的稀裡嘩啦的人吃藥是必須的,每個房間都領了藥片,我積極吃過晚飯就吃了,V V說晚點再吃,回到房間發現每個人的床上都放了2粒豆豆,包裝上啥都沒寫,想到要過西風帶了那發的一定是一種暈船藥了,聊了一會天我的藥勁上來了想睡覺,VV趕緊說她也要吃藥了,我遞給她我在酒吧領的小藥片,她不要非要吃剛發的那種豆豆,她就是看著豆豆比我的小藥片大很多,怎麼像個沒長大的孩子連藥也要挑大的。
這一夜是我離開北京後睡的最香的一夜,雖然也感覺到船在搖床在晃,但沒有時差的感覺真好呀,其實,直到行程的最後,這一夜也是我唯一睡好的一次。
2010.12.6 德雷克海峽 — 西風帶
一覺醒來已經大天亮,頭有些暈加上一路上都讓時差鬧的的沒睡好覺,就決定接著睡,中午時餓的難受就去3樓的餐廳吃飯,人滿滿當當的。因為我們團裡多數人英語口語不太好,所以袁茹就和船方商量了給我們固定了一個長條桌,這樣方便大家溝通船方的各種安排。剛進餐廳就看見張老師和小孫很誇張的以馬步的姿勢站在那兒拿食物,特別是小孫坐下時還用胳膊摟著一根柱子吃東西特搞笑,我剛一坐下一個浪打來桌子上的刀叉全都甩到地下了,這些餐具都是放在防滑墊上的呀,船確實很晃,VV說她難受,我就趕緊問昨晚發的那種豆豆是什麼暈船藥,袁茹說那個不是藥,是薄荷味的巧克力豆,哈哈哈哈,VV同學吃錯藥了,幸虧現在的風浪還不算很大,也可能是我吃了藥不覺得,不過VV還是吃了真正的暈船藥回房間睡覺去了,這回不挑大的了。
船方的服務是很有計劃很周到的,每天都會把1天的安排打印出來放在每個房間門上的信箱裡,袁茹作為領帶更加細致貼心,她把每天的安排都翻譯成中文復印好發給每個人,每天早上她都會在船方廣播完天氣和登陸時間安排後,用中文再播一遍,這些都會占用她自己的休息時間,其實她就是在吃飯時和大家說一遍也是合理的,但袁茹就是做的盡量完美讓大家很感動。船方安排了關於南極的各種講座,無論是地質的還是動物的她都會去聽,回來給我們這些暈船沒去的人傳達。船方是非常注意安全的,下午專門舉行救生演習,把發生緊急情況時登救生艇的線路演習了一遍,盡管還在西風帶,但所有的人都很認真,工作人員更是記錄每個人的演習狀態。演習完了我就去領船方發給每個人的防風防水的抓絨衣,班敦早在出行手冊裡就告知大家船方要發一件可能是黃色的,所以,俺就沒帶以節約行李空間,以後坐船去南極的朋友記得會發衣服哦,別帶重了,這種衣服好占地的。
入夜了風大浪高,躺在床上像躺在搖籃裡,兩邊搖晃,吃了一顆藥沒有想吐的感覺但也沒有昏睡的意思,滿腦子都像在過電影閉上眼也睡不踏實,這會學習的藥怎麼不知道我想要睡死了的效果呀,就學到讓我不吐就不繼續了,上海的徐總已經開始吃2粒藥了,結果是白天也睡的起不來床,我怕上癮還是不吃了吧,要求不高不吐就行。
2010.12.7 德雷克海峽之西風帶
昨晚的浪明顯比前晚的要大,早上起來我一看窗戶下面的槽裡全是水,浪花都濺到5層了,我說怎麼發我一條小毛巾吶原來是擦水的。上午沒事兒上6樓酒吧喝茶,這個酒吧全天供應熱水,咖啡、茶隨便喝,酒和飲料是需要付費的, 在上午茶和下午茶的時間段還免費供應水果和小點心,酒吧外是一個大的平台,可以在哪兒看看風景拍拍照片。在船上所有的消費都是記賬的,你只需簽上你的名字和房間號就OK了,離開之前再結賬,可以用信用可也可以用現金,但有一點千萬別忘了,所有的價格標的數字都是美金。船上還有個定時開門小商店,賣一些帶有船公司標志的戶外衣服和南極的紀念品,晴王帶頭買衣服,有些戶外衣服比起國內專櫃裡賣的要便宜不少,雖然這些衣服都是中國制造的但質地不同,起碼穿上都不起靜電
下午,在六樓探險隊給全體乘客講了登陸南極的相關規定,除了坐登陸艇及上岸的注意事項外,特別強調了在南極大陸上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規定,不能喂食或觸摸、保持5米以上的距離、不可損傷植物、不能吸煙、不能攜帶任何動植物上岸等等,最著名的就是那句必須執行的格言,除了足跡什麼也別留下,除了照片什麼也別帶走!會後,大家去領船方提供的長筒橡膠靴子,一是防止自己的鞋子上會粘有草籽什麼的,二是乘登陸艇上岸時多數會趟著海水,盡管這樣,每次登陸回來也要用清水和刷子把鞋清理干淨放在指定的房間。選橡膠鞋時要選比平時稍微大一點的碼,主要是一定要穿2雙厚襪子,要不在冰雪地裡待的時間稍長一點腳會很冷的。
晚餐後海上的風浪小了很多,能在甲板上四處溜達了,廣播裡領隊勞瑞的聲音響起,船的右前方發現鯨魚,我慌忙換上長焦鏡頭跑上甲板,忙乎半天就拍到了鯨魚的後背和鰭,鯨魚根本就沒跳出海面上哪兒拍尾巴去呀。在大海的遠方已經能隱隱約約的看見雪山了,快到南極的了吧,晚上10點了太陽還掛在天邊,雲層裡射出道道金光照在墨蘭色的大海上,我覺得我們的船好像在一塊油潤的墨玉上航行,船頭劈開的波浪折射出道道的迷人光澤。拍了幾張照片回到房間但怎麼也睡不著,於是開始看從國內帶去的電視連續劇《黎明之前》,一連看了3集還挺吸引人的,我一看時間已經是半夜1點多了,往窗外一看怎麼天還沒黑呀,只是天上沒有的太陽,這就是極地圈內特有極晝現像吧,心想趕緊睡吧明天該登陸了要保存體力爬雪山,拉上窗簾關了燈閉上眼睛數數,迷迷糊糊的著了但心裡還惦記著天啥時黑的事兒……
(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