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懶得艷遇(2)——鼓浪嶼景點

作者: Denny梁

導讀二、鼓浪嶼景點 1、日光岩 “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廈門”,可見日光岩的老大氣派。景區蔥蔥郁郁,富有亞熱帶浪漫氣息,其頂峰有一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聳立,成為廈門的像征。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曾屯兵於此,留下許多傳說。景區包括日光岩和琴園兩部分,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龍頭山寨”、“水操台”、“百米高台”等勝景,還有歷 ...

二、鼓浪嶼景點

1、日光岩

“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廈門”,可見日光岩的老大氣派。景區蔥蔥郁郁,富有亞熱帶浪漫氣息,其頂峰有一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聳立,成為廈門的像征。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曾屯兵於此,留下許多傳說。景區包括日光岩和琴園兩部分,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龍頭山寨”、“水操台”、“百米高台”等勝景,還有歷代文人石刻題詠。頂峰看似高,其實三步並兩步就能到達。日光岩的美更多地在於可以站在最高處,吹著海風俯瞰整個鼓浪嶼,還有台灣的金門。唯一的不足就是人潮總是那麼洶湧不息。

琴園有旋律廣場、琴思廣場、怡韻樓、流音園、余悠門、聽濤崖等,處處緊扣“島之音樂”旋律,令人有無處不樂聲之感。百鳥園、影像館、藝術畫廊和英雄頌園是百鳥園的附屬景點群。

百鳥園很有動物味道,裡面有25分鐘左右的鳥藝表演。

電影院定點放映音樂風光片《天風海濤鼓浪嶼》,很有意境的片子,尤其看見電影裡出現自己剛看過的景點,那虛榮心就能立刻得到滿足。

路線:爬上頂峰(百米高台)-鄭成功紀念館-日光岩寺-坐纜車到對面的山頭-琴園-百鳥園-電影院-英雄石-坐纜車回來。

提示:

1)日光岩適合看日出,清晨來此,空氣清新,人潮尚未撲來,最關鍵是在制高點上,可以面朝東邊盡賞日出。

2)建議不穿花哨衣服進百鳥園,曾有朋友穿花花裙子在百鳥園被數只鸚鵡窮追200米,這種有趣經歷你想試試嗎?

3)戴帽子。百鳥園中的鳥在空中拉屎是家常便,因此路經百鳥園時,建議戴頂帽子,防止五顏六色的排泄物掉到您尊貴的頭上。

2、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位於鼓浪嶼東南海濱,建於1913年。原為台灣富商林爾嘉私人花園。一九五六年園主親人將此園獻給國家。

菽莊花園背倚晃岩,面臨大海,東鄰觀海園,西眺港仔後。全園分為藏海園、補山園兩大部分,各造五景。藏海五景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馬未都先生私人所建的觀復博物館也在裡面。

菽莊花園將海景與園林完美的融合,別有一番風味,尤其往深處去,漸漸聽到由小而大的海濤拍岸聲,轉過鋼琴博物館,海豁然開朗地呈現眼前,你就發現了菽莊花園最大的特點——“藏景”,園主人的獨特匠心一展眼前。

其中四十四橋大有玄機,橋下的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形成大海、外池、內池三處。橋上的渡月亭,是菽莊觀海賞景的最佳點。補山園中十二洞天的每個洞頂上有一個生肖石刻,迷宮般的設計讓你很難找全這十二生肖。

3、皓月園

皓月園看似庭園,實際更像是鄭成功紀念園。它位於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岩海濱,由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組成。

園內有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然而更突出的是威武地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岩雕像,高15.7米,重1617噸,由泉州白花崗岩精雕而成,泉州盛產石料,“泉州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皓月園沒有菽莊花園那種高雅,但卻頗有一種壯麗的氣勢。

4、國際刻字藝術館

國際刻字藝術館是目前國際上唯一一家大規模、高檔次的國際刻字藝術展覽館。位於菽莊花園的正對面,面積近600平方米,共三層樓,一二樓是展館,包括中國展館和國際展館,分5個展廳陳列,珍藏有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五個國家的400余件作品,大多為2004年第五屆全國刻字藝術展和第八屆國際刻字藝術展的入選作品,代表了國際國內最高的刻字藝術水准。

不了解刻字藝術也不要緊,要緊的是你是否心懷好奇,否則進去一瞥只會感到了無生趣。

5、海天堂構

位於福建路的仿古風格濃郁的海天堂構,建造於1920年,是鼓浪嶼最大的別墅群,包含5幢中西合璧的老別墅,迄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這在洋派風格比比皆是的鼓浪嶼,是不多見的。門樓是典型中國傳統式樣,重檐鬥拱、飛檐翹角。前後兩側的樓宇,普遍采用古希腊柱式,窗飾大都為西洋風格,但牆面與轉角又是中國雕飾。中樓是一幢仿古的大屋頂宮殿式建築,采用重檐歇山頂,四角高高翹起。

景點內的講解是免費的。看完建築還可以聽幽雅的閩南古樂南音,觀賞木偶戲表演,每個節目20分鐘左右,表演時間安排是每半小時滾動一次,場次很充裕,全部參觀完用時需兩小時。爾後可以到海天堂構的咖啡廳裡放松心情。

6、毓園

毓園是為了紀念林巧稚大夫所建立的紀念館。林巧治是我國現代婦產科醫學的奠基人,一生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醫學人才,親自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治療無數婦科病人,而自己卻孑然一生,為婦女及兒童健康及為培育醫學人才傾注畢生精力。

毓園的建築布局自然,園中立著林巧稚大夫的漢白玉雕像,建有“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跡展覽室”,鄧穎超同志親手在園中種植的兩株南洋杉,像征著林大夫秀逸高潔的品格。

三、周邊景點

1、筆山公園後廢棄的游樂場

點評:白天,這裡是個廢棄的兒童游樂場;夜晚,這裡還真有點陰森和靈異。

這個廢棄多年的兒童游樂場,它小得是那麼不起眼,冷清孤寂,被郁郁蔥蔥的大榕樹和竹林所密封。公園裡原來鮮艷的游樂設施現在刻滿斑駁的黯淡,風稍大一些,殘破的玩具們就“依依呀呀”起來,可是這以前是多少鼓浪嶼小孩的樂園,藏著多少美好的回憶。

即使你是個過客,看著這些孩提時代熟悉的東東:蕩起來涼嗖嗖的秋千、肚子裡面還可以走人的魚型滑梯、長頸鹿滑梯,生著鏽但座椅锃亮的熊貓蹺蹺板,寫了小伙伴壞話的彩色石頭積木……那褪色的童年便慢慢變得鮮活起來,記起那一年的夏天我們曾經一起瘋玩。也許稍嫌偏僻,現在的小朋友已經不怎麼眷顧此地。

筆山公園的夜晚因為當地流傳開來的零零落落的靈異事件而顯得格外神秘,至於故事詳情,還是由公園的守望者大叔負責任地跟你繪聲繪色講述比較合適。想追求刺激的朋友可在伸手不見五爪的月黑風高時分進入。

筆山公園地址:

筆山洞旁邊階梯走上去不遠就到。

2、廢棄的鐵路

點評:鐵路兩側花香滿溢,走到鐵路的盡頭,可以看見海對面的鼓浪嶼。無限延伸的,除了枯草邊廢棄的鐵軌,還有無盡的思緒。

這段鐵路不在鼓浪嶼,而在廈門市區,因前幾年修馬拉松跑道而廢棄,現在部分鐵軌還在,中間斷斷續續地埋於新修水泥路下。

當地人走這段鐵路大多只為抄近路,極少有人專程這麼走一趟。

全程為將軍祠到環海路,以大生裡到環海路段最佳。鐵路兩旁雜草叢生,與喧囂的城市矛盾地和諧著。置身於這樣的光景,懷舊、拍文藝片、早戀、搶劫及被搶,都非常適宜。沿途可見老人們搖著蒲扇,玩麻將、下棋,小孩嬉戲,一些沒有歷史記載的老厝和背後的現代高層建築矛盾地和諧著。

從大生裡到環海路是風景最美的一段,白色梔子、紅色三角梅和黃色不知名的花兒撲滿路的兩邊,清涼的微風陣陣襲來,花瓣緩緩飄下,小雨欲滴,不會造成“濕身”威脅。

不知不覺,你就走到了鐵路的盡頭:海,以及海不遠處蓊郁的鼓浪嶼。

全程線路:將軍祠-烈士紀念碑-植物園-大生裡-演武大橋-海。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