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直奔羅馬鬥獸場,這個匹配羅馬“永恆之都”的古舊建築,也是意大利的名片。有點小痴迷於希腊神話,盡管在羅馬宙斯改叫朱庇特,阿佛洛狄忒喚作了維納斯。。。但對於承襲於古希腊的古羅馬神話體系下的羅馬古建築頗有些期待,另外再加上埃及艷後、賓虛、角鬥士等影片的潛移默化,不斷地灌輸著,這是一個偉大的建築。

路上,看到幾個穿羅馬隊服的小朋友,拉齊奧的,沒看到。周二,不是比賽日。
遠遠的看到了七山之丘,導游介紹說,因為羅馬城源於這幾座小山丘,因此也被叫做“七丘城”,而羅馬大鬥獸場就在山丘的一側。(其實當時就應該想到,既然這就是母狼喂養兩兄弟的地方,那麼,自費深度游中的母狼育嬰這個景點,就應該離鬥獸場很近的,可惜當時沒想到,所以交了深度游費用,心疼中,黑心的旅行社!)
終於到了鬥獸場,人多車多,大巴車停車成了難題。下車步行200米左右,先是看到了一個小凱旋門(真的很小),據導游說,是歐洲所有凱旋門的鼻祖,可惜沒有一張照的好的,就不上傳了。旁邊還有一個凱旋門,估計很多游客把這個凱旋門當成了前者。
真的看到了鬥獸場,遠沒有我之前醞釀的朝聖情緒,很多游記描述中的輝煌宏偉,我確實沒有感受到,想來無非是我吃到葡萄就說葡萄甜的心理吧。(當然,我本來也不喜歡鬥獸或者角鬥的血腥,連帶著不喜歡這座建築了)建築還是挺有氣勢的一個,只不過未到震撼的程度。有些破敗,但由於是大理石的建築,保存至今仍然堅固,對比中國的木質建築,不得不承認是有其合理性的。

導游介紹說,經過歷史上的多次拆取搬運,很多的大理石已經變成了城市中很多後來建築的基石和中堅,外牆已經被拆除了很大的一部分。並指著高處磚色牆體說,這些部分還是拿破侖時代修葺的。據說當時有人問,為什麼不用大理石修補呢?拿破侖回答的大意是:歷史無法復原。鬼知道當時拿破侖是因為懶得費心費神的搬運大理石,還是確實有如此大氣魄,讓自己君王的偉大,讓位於歷史的永恆。反正對比咱們國內大興城市建設而拆毀歷史建築,或者某些英明領導的修舊如舊(當然干著挖墳盜墓,嚷著保護文物,就更為不恥),還是拿破侖來的大氣。
興建乃至衰敗,都是歷史的一部分,都有其歲月故事使然。作為繼承人的我們,盡可能的保留原貌,增強質量,讓其健康的衰老多好。但偏有些人非要自作聰明的讓其返老還童,須知整容也是會死人的。政績罷了!有空去創造歷史,別拿著職權來強奸歷史!(唉,剛看了曹操墓相關,以至於憤了,這把年紀,不該)
報名參加了深度游項目,從鬥獸場坐車前往,未報名一般買票進行鬥獸場深度游?,當然,有幾個牛人,買了環城旅行大巴的票(有英文解說)自己深度游去了。事後才知道,深度游的幾個景點“真言之口、許願池、市政廳、母狼育嬰”都是在很近的方圓之內,之所以開車,我惡意揣度之,是怕步行被沒報名的跟上來吧。其實旅行社的行為,也無可厚非的,呵呵,暴走族可按如下地圖方位,最遠的也就不足3公裡,自己深度游去。

來歐洲之前,作為背景材料,好好溫習了一下“羅馬假日”,作為其中一個溫馨幽默的橋段,真言之口還是很吸引大家的。很快就到了聖母教堂,真言之口就在教堂外側的牆上,一個河伯臉的石盤,無需買票,但如照相,需要給一份小費(不是必須的,從眾即可)。教堂很小,人很少,來的都是游客,都是為了派克與赫本來的。

許願池,由於道路單行的原因,繞了好大一圈,而且還需要步行一段街道,居然就在類似集市與居民樓環繞之間,有意思,國內這個地方,一般應該叫小區。

挺精美,水也比較清。背對水池,拋出硬幣,意味著以後還會來到羅馬,慢慢的演變成許下心願,期待實現,總之,無論中外,大家都有期待重逢、圓滿和美好的心意吧。好多的人,而且還有老外在這裡婚紗攝影,與天津的風情街蠻像的。導游介紹,就在水池邊,有一個全意大利最好吃的冰激凌,2.5歐一個球,說實話,不如蒙特肯蒂尼遠矣。

從許願池步行在老式街道上,不久就到了羅馬市政廳。挺氣派的,不過看多了網上公布的國內一些政府大樓的恢弘,也就只關注於建築本身,而無太多的驚嘆了。前面一片開闊,視野很好。側邊,還有墨索裡尼的辦公室。

繞過市政廳,拾級而上,路上看到了警察、僧侶、游人。
母狼的雕像,比想像的小。看不很清楚。

此行真正讓我震撼的是山丘下的那一片廢墟,元瓦殘垣,但勾勒出古羅馬的繁華。狂按快門,可惜,鏡頭後面的那個頭,無法表述出此時此景的美。此處未出好照片,深遺憾中。

回去的路上,天已經略有些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