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說明:由於本文圖片比較多,這個地方貼圖又比較麻煩,原文裡面有大量圖片,喜歡的朋友請移步我的博客武城路下段,dharmasong.net
原文網址為:http://dharmasong.net/2011/02/72.html
2010,在馬爾代夫
一覺起來,家門口的小吃店、雜貨店都關了門,買份早點得穿過兩條街,平時擁堵的馬路也變得冷冷清清,還沒到春節假期,就已經到處都是過年的味道了,和CCAV裡面年年播出的歡天喜地過大年不同,至少在昆明,冷清也是過年的味道之一。也好,關起門了,打牌憶舊燒飯喝酒都是不錯,當然,和我家領導一起翻翻外出旅行的照片也是低成本、高收益又環保的好活動。
說起來,去馬爾代夫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
本來的計劃是去巴釐島,還花了不少時間、托了不少朋友、聯系了不少旅行社,但大多數行程我們都不完全滿意,而且在看了不少巴釐島的圖片以後,我家領導感覺這個著名度假勝地和她想像中的一片蔚藍距離有點大,不斷地表示擔憂,這個時候,我一個極端靠譜的同事連連以她的親身經歷向我們推薦馬爾代夫,……,結果很簡單,一天的衝動推翻一個月的准備,旅行預算自然也跟著翻起了跟鬥,呵呵。
雖然時間很緊,找旅行社卻沒有遇到多少麻煩,正好昆明了開通到馬累的直航,雖然趕得是末班車,在選島上面沒有太多的時間,但旅行社推薦的多一天時間又做特價還是新改造的安靜小島Velassaru很讓我們滿意,沒多考慮就下了定,由於訂得晚,我們計劃訂的一天Beach Villa四天Water Bungalow已經全部訂完,馬爾代夫的旅游代理商體現了很高的服務水平,免費給我們升級到了全程Water Villa,能占點小便宜,總是值得高興一下的。
買浮潛的面鏡和呼吸管、買水、換美元零鈔、背幾個必要的單詞(後來發現背的都沒必要,而沒背的真重要——比如海鮮和西餐原料),然後,終於出發了,在2010年7月。
直航真好,原來16、7個鐘頭的航程縮短到了6個小時,喝杯水、睡個覺、吃點東西,雖然東航的服務一如既往的糟糕、食物一如既往的難吃,但心情好就啥都好,很快,感覺比去大理還快,馬爾代夫時間晚十點,馬累到了。
馬累機場很破,感覺比西雙版納的機場還破(當然機場的核心——跑道,不是一個級別的)。入關、安檢很快辦完,在機場門口見到了著名的馬爾代夫各個島嶼的接待櫃台,以國內的標准,那根本就是地攤、哪能是國際度假勝地的臉面。但骨子裡這個機場卻十足的國際化,到處都是“free Wifi”的招貼,不像國內的機場,基本只能連收費而且不很穩定的Chinanet。
接我們的人早到了,但船還沒到,在機場休息的時候就見到了上面這位躺在衝浪板上玩手機的哥們。馬爾代夫對國內的人來說,就是一個奢華頂多加上所謂浪漫的旅游地點,而對歐美,它可以是衝浪、海釣的馬爾代夫、也可以是曬太陽、睡覺的馬爾代夫、當然也少不了奢華和浪漫,總之它是多元的,和那些地方人的生活態度一樣,而國內大部分人的生活態度真和東航經典的牛肉面條和雞肉米飯一樣單調乏味。
從馬累到Velassaru,坐快艇有40分鐘的路程,這個時間長度對享受海浪帶來的顛簸正好,我發現海盜船的設計者是真正把海浪的起伏研究透了的,用流行的話講,海盜船確實提供了仿真程度很高的用戶體驗,以致他讓我覺得去Velassaru的40分鐘航程其實是在圓通山、大觀樓做了一次超長的海盜船。
終於上島,早有服務員到碼頭迎接,先是用中文問候了“晚上好”,接著送上一杯味道古怪的迎賓飲料,雖然我家領導不斷提醒我注意衛生,我還是一飲而盡,畢竟從小受黨教育,知道在熱情友好的馬爾代夫人民面前,尊重外國友人的風俗習慣還是很必要的,何況吃了噎人的東航牛肉面條以後,我口確實也有點渴。
不得不感慨一下馬爾代夫的服務水平,親切、熱情、細膩又不過分,一位前廳的服務員(相當於大堂副理的角色吧)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小島的布局、各塊區域的功能、各項活動,然後帶我們到房間,又詳細的講解了房間的各設施的功能,祝我們愉快後便離開了,由於沒有付小費的習慣,再加上漂亮的房間讓我和領導同志很是高興了一陣,也算是為我們沒有給這位熱情的服務員小費這樣一個大錯誤找到了一點算不上美麗借口。
拍這個照片前,其實還是做了一點功課的,按領導的指示,我拿掉了床上的花和中英文雙語的歡迎信(中文部分翻譯的很生硬,很像google翻譯的味道)。房間很大,浴室很大,甚至還有一個專門化妝間,當然最舒服的下面這個圖片裡面的大露台,從這裡就可以下水了。
雖然很累,卻醒的很早。畢竟是雨季剛過,旱季還遠未到,天空雲很多,天色也不夠藍,但至少我和我家領導一致認為水還是呈現出了一種夢幻般的藍色。
簡單洗漱、在去餐廳前,再次認真的看看了我們住的Water Villa,當然,這次是從外面看,確實很漂亮。
通向Water Villa的棧橋,房屋都是典型的南亞風格。
遠一點看。
再遠一點,再把焦距放到廣角端,這個水的顏色就很有魅力了。
拍完照片,順著白色細沙鋪成的路去餐廳,才發現Velassaru的公共建築除了樓梯、柱子之外,都鋪上了厚厚的細沙,而且由於馬爾代夫常年的溫度只在30度左右,並不是很熱,這些建築基本上也都是敞開式的,掩映在熱帶植物叢裡面,加上一點點吊扇,不僅自然,而且自然的涼爽。
到了餐廳,時間還很早,但人卻已經很多了,不少都是昨天一起上島的中國同胞。自助餐裡的食物並沒有什麼特別昂貴的材料,但牛奶、熱帶水果、色拉、肉類等等都很充足,味道也很不錯,而且每天都會有不同的主題,比如我們在的幾天的就有咖喱、斯裡蘭卡風味、烤雞等不同主題,在我家領導也表示滿意的前提下,我表現一下大大的滿意。當然,我最滿意的是下圖中的這兩位廚師:
西餐和中餐的不同,不僅烹制和口味,還包括原料,在自助餐廳裡,別說食物的英文名,我連中文名都還搞不清楚,別的不說,十好幾種奶酪、名字都是土名,我所學過的構詞法完全失效。幸好這兩位大廚很善解人意,一般不需要我開口說話,只需指指點點,他們就可以按你的要求調制出美味的餐點。
更要誇獎一下的是Etesian這個餐廳的服務員,我們去吃特增的蜜月餐的時候,實在看不懂菜譜上的“龍蝦”這個單詞,服務員便衝回廚房抓了一只生龍蝦來給我們看,實在是體貼入微,就為這個雖然我花了近30美元買了兩杯很難喝的飲料(送餐不送酒水),卻也沒感覺太冤枉。
這個就是烹調好的龍蝦了,去了殼已經看不出來了吧,味道不錯,但主要是我家領導吃了,我的那份牛肉,酸不拉及的,味道很怪。
關於吃,要補充的一點是,很多網上攻略裡面都說要訂全餐(一日三餐),但其實半餐(一日兩餐)也完全可以滿足需要,而且你完全可以在吃完早餐後,從餐廳帶走一點面包,當然,我們主要是拿來喂魚。
說起Velassaru,我家領導和我都很滿意,美中不足的是,這個島的魚和珊瑚都比較少,據我們在島上碰到的一對台灣夫婦說,他們去年去的皇家島(Royal),在很淺處就可以看到五彩斑斕的珊瑚和數不清的魚,而Velassaru的沙太多,必須要到離岸很遠,水深有5、6米的地方才能看到稍多的魚。
不過對於我們,這裡的魚也不算少,主要是沒見過,而且餐廳的面包也夠香,我家領導曾經用面包從3、40米外,把一條長著長長尾巴的大魚引到了岸邊。
其實到了馬爾代夫,才真正理解了,那些每天在沙灘邊曬曬太陽的老外,如果可以每天就在這樣藍色的海裡面泡一泡,玩一玩浮潛,在沙灘上坐一坐,而不用工作,更遠離惡心的人際,生活會多美好。
盡管這個島很小,一般卻也很少見得到其他人,每次遇到卻又都是充滿樂趣的畫面。
Velassaru是一個真正的小島,小到慢慢走20分鐘也可以走上一圈;它的活動也很少,除了潛水之外,也就是垂釣、跳傘這些常規項目,而且每個項目參加的人也並不多。我們去看了海豚,很遠,數量也不多,可能是季節問題,沒有我同事描述的那麼精彩,而且因為每到傍晚,太陽就藏到雲裡面去了,一直沒有看到海中的日落,對我而言,是小小的一個遺憾。
在Velassaru,你閉著眼睛也能感受到陽光。比如圖片的兩位服務員(俗稱小黑),他們都是伊斯蘭教徒,卻那麼平和、友善,每天見他們,都能看到燦爛的笑容,而且當他們每次見到你,對你說“hello”的時候,你感到自然而不是刻意,比起他們的中國同行,他們顯然要健康的多,說到生活,我們這個國家真沒什麼拿的出手的。
還有這個水鳥,可以說是Velassaru的標志,它不怕人,你可以走到離它半米那麼近。
還有這個無邊泳池,它是Velassaru的另一個標志,但限於我糟糕的攝影水平,浪費了不少內存,卻沒有拍出一張像樣的照片,但在現場,很輕易就可以感受到設計師的天才,海天一色,真正的無邊。
還有這個水中的亭子,它似乎是馬爾代夫的標志,在網上看到的攻略裡面,似乎每一個島都有一個。
最後:
在去馬爾代夫前,我家領導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她夢見我們要去的Velassaru被綠油油飄滿浮萍的水包圍,就像昆明的篆塘一樣。
好在夢只是夢,現實很多時候也只是夢,生活總是可以再美好一點的。
在馬爾代夫的5天很快結束,在馬累機場,碰到了我的另一個同事,她和她夫君去另一個島,她稱贊我變的很黑,其實我本來就挺黑的。我和領導在機場免稅店隨便逛了一下,紀念品貴的驚人,然後登機睡覺。
北京時間上午八點,回到了家,昆明下雨挺冷,還有大堆家務要做,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