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西藏——(一)格魯派的崛起

作者: yinly

導讀回眸西藏——(一)格魯派的崛起西藏喇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1]於1357年10月10日出生在今青海湟中縣魯沙爾鎮。當時中國內地的元朝行將就木,而藏區教派林立,最重要的兩派是噶舉派(俗稱白教)和薩迦派(俗稱花教),地方政權掌握在帕竹噶舉手中。 宗喀巴7歲時沒去學校,而是削發出家走進寺廟開始了漫長的學習。跟現在許多聰穎的孩子考大學一樣, ...

回眸西藏——(一)格魯派的崛起西藏喇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1]於1357年10月10日出生在今青海湟中縣魯沙爾鎮。當時中國內地的元朝行將就木,而藏區教派林立,最重要的兩派是噶舉派(俗稱白教)和薩迦派(俗稱花教),地方政權掌握在帕竹噶舉手中。

宗喀巴7歲時沒去學校,而是削發出家走進寺廟開始了漫長的學習。跟現在許多聰穎的孩子考大學一樣,他16歲那年離開父母赴西藏深造,從此再未回過家鄉。

他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喇嘛教非常腐敗黑暗,喇嘛不守戒律胡作非為,經常飲酒作樂生活放蕩,因此主張改革喇嘛教,要求敬重戒律,提倡苦行,並在修行方法和內容上有所發展,遂形成新的教派格魯派。

盡管宗喀巴滿腹經綸但學術知名度不高,因此信徒很少,又沒人聘他,只好帶著學生東奔西走。好在白教的掌權法王札巴堅贊[2]並無門戶之見,出於愛才的考慮資助宗喀巴在拉薩附近修建了甘丹寺,宗喀巴53歲終於弄好自己的根據地,可以放心大膽地擴招了。

隨後宗喀巴的弟子們大興土木修建寺院,其中最重要的哲蚌寺、色拉寺、札什倫布寺與後來的塔爾寺和拉蔔楞寺並稱黃教六大寺院[3]。

如果沒有札巴堅贊的開明無法想像黃教能走上輝煌的道路。等白教發現黃教羽翼漸豐而采取措施已經太晚了,這位藏區最高領導沒有料到,230多年後這個青年學者的弟子革了噶舉派的命,進而登上了他的權利寶座。

宗喀巴最得意的弟子包括一世班禪及其師弟[4]一世達賴。後來取代噶舉派掌管西藏政教事務的喇嘛是五世達賴。

其時五世達賴還無法憑借自己的能力趕走白教,勾結外部勢力達到自己的目的成為黃教未來漫長歷史中的習慣做法。

當白教開始意識到黃教的壯大對自己的威脅以後開始采取措施,甚至派軍隊攻打黃教老窩甘丹寺。達賴和班禪不會坐以待斃,他們商議後決定請求占據青海的蒙古部落首領固始汗提供保護,固始汗率大軍西指,白教政權不堪一擊將西藏拱手相讓。

游牧部落出身的武夫固始汗似乎不大喜歡按部就班的寫字樓生活,大部分騎兵退回青海游牧,留下少部分兵力駐守拉薩周圍。

1642年,五世達賴建立噶丹頗章政權,喇嘛教格魯派正式走上西藏政教合一的歷史舞台。

————————————————————————

[1] 宗喀巴,意為湟水之濱的人,其本名羅桑智華。

[2] 帕竹噶舉第五代法王,其實噶舉派已經掌權55年。

[3] 1409年建甘丹寺,至1709年建拉蔔楞寺,六大寺院跨度300年。

[4] 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中一世達賴根敦朱巴排在最後,拜師於1415年。

2003/1/20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