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8日,在網上看到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免費發票的,為了領到票,早上依然很早就起來了。但是我們已經明顯感覺到小腿不聽使喚了,因為昨天爬了山。我吃了碗黑米粥和一個素菜包子,老公吃了碗稀飯一個夾饃。當我們走到歷史博物館處,才7點,已經有10來個人在排隊了。我們看到宣傳上說免費票看不到所有文物,要花錢買票才能看到精選出來的大唐遺寶。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每人20元一張的票。等8點過,賣票的上班了,我們立即就買到了票,因為買票的人很少,兩三個,而排隊領免費票的人恐怕當時已經有幾百人了。
進了博物館才發現,在別的景點都有很多導游主動游說,而這裡想找個導游都看不到影子。於是,只有自己看了,還好,文物旁邊一般都有文字說明。經過序言廳,歷史博物館分為三個展館。第一展館包括“人猿揖別”、“鳳鳴岐山”和“東方帝國”;第二展館包括“大漢雄風”、“衝突融合”。第三展館包括“盛唐氣像”和“告別帝都”。全方位地展示了陝西這片土地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文物燦若繁星,有石器,鐵器、銅器、銀器、金器、玉器、陶器、瓷器;有生活用具,有兵器,有祭祀用具,有建築材料,有宗教器物和貨幣。太多,心情也太激動,書本上的、電視上的都真實地呈現在我眼前。一件文物,一段歷史,一個故事,這裡有幾千年的歷史,幾千個故事,那份厚重讓我感慨,讓我驕傲。
最後來到單獨的“大唐遺寶”展區。進入展區,首先看到的是兩個大壇子,據說裡面展覽的所有寶貝都是從這兩個壇子裡出來的。而壇子的主人到底是誰,現在仍不得而知。
鑲金獸首瑪瑙杯、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鎏金舞馬銜杯紋皮囊銀壺、鴛鴦蓮瓣紋金碗是所有展品中最顯眼,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展品。特別是“鑲金獸首瑪瑙杯”,據說這是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目前國內僅見的孤品,高貴典雅。它究竟是從希腊流傳來中國的,還是中國唐代工匠仿制的,都尚未定論,非常神秘。還有各種各樣的貨幣,包括外國貨幣,頗有大開眼界之感。還有唐墓出土的畫像磚,反映了當時唐代貴族的生活,栩栩如生。
由於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有學生在做問卷調查,我也應邀填寫了一份。突然間覺得很羨慕西安人,有時間就可以來這裡看看,聽聽歷史的聲音,感受先輩的囑托。
走出歷史博物館已經是中午11點,我們倒回到慈恩寺,去看那屹立千年的大雁塔。
慈恩寺是中國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寺廟規模宏大,我們這裡的羅漢寺完全不能相提並論。浮雕和一些陳列都與三藏法師有密切的關系,而大雁塔當年修建就是為了保存三藏法師帶回來的佛經。鐘樓、晨鐘、大雄寶殿、民族脊梁牆,三藏法師院、塔林、牡丹亭,我們基本走完整個寺廟,來到大雁塔門口。之前好像聽說因為地震不能登塔了,但我們看到入口出仍然開著的,有人在那裡守著,應該是可以登塔的吧。是否登塔,我猶豫了,最後選擇了不登塔。因為我沒有感覺到那種強烈的登塔渴望,這也許就是緣分未到,以我目前的心境尚不適宜登臨這千年古塔,就好像我沒有預計去法門寺一樣。
大約1點過,我們走出慈恩寺,步行來到大唐芙蓉園。進園子後,我們各人吃了兩根烤紅腸和兩個小面包,算是吃了午飯。我們看了游覽圖,發現這個園子並不大,雖然我們腿疼,但以我們的腳力,應該可以走完每個景點。所以雖然園子裡有電瓶車,我們還是選擇了步行。大唐芙蓉園其實就是一個人工建造的大公園,或者叫作園林。公園以湖水和大面積綠化為主,然後在適宜的位子人工修建了十多個所謂的景點。最雄偉壯觀的是紫雲樓,最有特色的是曲江胡市,最雅致的是陸羽茶社,最有歷史韻味的是唐詩峽,最有文化氣息的是杏園,還有麗人行、桃花塢、茱萸台、龍舫等等,名字都很有味道。這裡有水幕電影,還有“夢回大唐”歌舞劇。
個人覺得這裡更適合一家人來休閑度假,因為這裡吃喝玩樂什麼都有,作為來去匆匆的旅游並不是很適宜。
傍晚5點,我們走完了整個園子。坐公交車,我們在鼓樓附近下了車。按照地圖指引,我們找到了回民街。於是今晚我們就住這裡吧。在回民街吃了羊肉泡饃、烤羊肉和牛筋,喝了冰鎮酸梅湯。然後拖著疼得要命的腿,堅持轉完了回民街,也算是挑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