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旅行是2010年9月10日5點過坐汽車去成都,然後乘晚上10點過的火車到武昌的。去我們在火車站附近吃了酸辣粉和面,一共13元,又貴又不好吃。9月11日下午三點過到武昌,直奔黃鶴樓公園。
我是從公園南門而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潭碧水,垂柳掩映,石橋小亭,這就是鵝池,因傳說王羲之放鵝而得名。旁邊是碑廊,再往前走,是米芾拜石和著名的黃鶴樓詩,對面就是傳說的李白擱筆亭。
我終於看到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與周圍凝翠、攬虹、瞰川等小亭及回廊甚至勝像寶塔相比,黃鶴樓的確顯得高古雄渾,飛檐攢頂。一進黃鶴樓,大廳高大寬敞,正面壁上是“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是同樣高大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果然是氣勢非凡!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是石刻的《黃鶴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另一幅是“周瑜設宴”,還有歷代黃鶴樓模型,好像是包括唐、宋、元、明、清到現在的黃鶴樓,看後對黃鶴樓的歷史演變有了更加形像的了解。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繡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等等,同時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詩句。這“繡像畫“應該也是陶瓷壁畫,但可能是因為根據繡像所制作,所以人物形像更加細膩,跟之前的壁畫整個風格完全不同,更加的惟妙惟肖,頗有牆上之人隨時都會走出來一般。第四層是名人字畫,好像是當代的,沒細看。頂層大廳有《長江萬裡圖》,倒也算壯觀。站在最高層極目遠眺,江,樓,牌坊,回廊,更遠處的城市,這就是“極目楚天舒”的感覺吧!雖然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所建之樓,但一看到這些,已然覺得花幾十元登此樓還是值得。不同年代的人登不同年代的樓,看不同年代的景,卻禁不住想起從前的樓,從前的登樓人和從前的景,感悟起那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下得樓來,位於黃鶴樓以西的正面台階前一對黃鶴腳踏龜、蛇,很有像征意義。
我沒有從正門出來,而是轉去白雲閣,因為時間較晚,白雲閣已經關閉。我們來到了岳飛塑像前,手握兵書的岳武穆高大威武,令人肅然起敬,旁邊還有一石碑,是其遺像。看過千禧吉祥鐘、毛澤東詞亭、“鵝”碑亭、九九歸鶴圖浮雕、黃鶴樓毛澤東詞亭詩碑廊等等,我們又從南門出了公園,天已暮色,時間是六點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