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便不曾離開

作者: xjfgxq520

導讀很快,新的一年2011兔年又如約而至,放假,小年夜,大年夜,除夕------------千篇一律,好像程序設計好的一樣。我們這代人對春節已經沒有了兒時的那份留戀,沒有了過年的那份激情,所以,想換個方式過年,於是旅游度假就一直在計劃當中。今天我媽媽和弟弟他們都在廣州過年,公公婆婆要照顧不滿周歲的孫子和孫女,基本沒空回鄉下拜年,所以我們有著更多空余時間自行 ...

很快,新的一年2011兔年又如約而至,放假,小年夜,大年夜,除夕------------千篇一律,好像程序設計好的一樣。我們這代人對春節已經沒有了兒時的那份留戀,沒有了過年的那份激情,所以,想換個方式過年,於是旅游度假就一直在計劃當中。今天我媽媽和弟弟他們都在廣州過年,公公婆婆要照顧不滿周歲的孫子和孫女,基本沒空回鄉下拜年,所以我們有著更多空余時間自行安排。

一番商量,我們決定到浙江一帶去玩,最好到年味足的地方去。聽說位於浙北桐鄉市的烏鎮,以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和千年積澱的文化底蘊成為江南古鎮中的佼佼者。做足了功課之後,於是烏鎮,紹興成了我們的首選,然後打算一路玩回來,願意停留就停留。

2月4日 烏鎮(西柵)

年初二的上午9點我們從家裡出發,帶上導航,帶上相機和三腳架,還有一些必需品就上路了。聽網上說這幾天浙江的天氣都不錯,和常州差不多,所以很慶幸。經過2個多小時的疲憊路程,我們在11點半到達了烏鎮的子夜酒店,那裡人氣很旺,空余房間已經很少,我們就在那住了下來。稍作休整,我們就出發了,先到烏鎮的東柵,聽售票處的工作人員說東柵景點到5點半就關門了,只有西柵才會有夜景,到晚上10點多呢。因為我們去的不湊巧,否則可以買聯票的,東西柵兩個景點只要150元,剛好玩一天,現在我們只能兩個景點分開買了,西柵120元,東柵100元,於是我們決定先去西柵。

乘免費小車5分鐘後我們到達西柵,進入景區,乘上游船,只見清波蕩漾,蘆葦飄揚,野鳥展翅點水,一片祥和的畫面。游船靠岸,我們隨眾人踏上古街,只看見,古街的兩旁有著各色各樣的特色點心和地方工藝品。我們走進了一家餐館,嘗了那裡的小籠包,水晶餃和青團子,嗯,的確,味道不錯。再看看那些高高晾曬的藍花布,藍色的畫布上襯著一朵朵小花,清新可人,古色古香,讓人忍不住上去扯一段下來裹在身上了。

再往前面走,古街兩旁的牛角雕刻細致入微,栩栩如生,讓人耳目一新,嘆為觀止。不經意間走到了一戶的紅色的宅子門前,看見人潮湧動,於是隨著人流跟了進去,只見房子裡面是張燈結彩,到處喜氣洋洋,聽一旁的導游說是古代人結婚那天的房子裝飾。於是變得興奮起來,一會被新房的熱鬧氣氛所感染,一會又被一旁的鳳冠霞帔給迷住了,想像一下自己戴上後的情景,體會一下古人結婚的那種韻味,真的讓人感嘆時空的變遷,年代的不同。

走回古街,一旁有手工捏糖人、露天電影院、露天戲院等,那些只有小時候才看見的場景在這都能找到。我們走進戲院,真的和電視裡看見的古戲台一樣,古色古香的,高高的,寬寬的,台下是普通觀眾席位,四周一圈全是雅座,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包廂。看來古代人就懂得享受的,人必定要分三六九等的。踏上戲台旁的樓梯,走上戲台,擺一個POSE,搔首弄姿,也體會一下美人戲子的那份神韻,老公說感覺不錯,說罷按下快門,說像極了!我和兒子忍俊不禁!

西柵的老街長達數公裡,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不經意間就到了傍晚了,眼前的“街宴”兩紅色的大字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再往前看,只見一盞盞五彩繽紛的燈籠都亮了起來,大街上的年夜飯飯桌都已擺的整整齊齊,人們開始坐下來點特色小吃,有的已經在享受美味了。夜晚下的烏鎮真是流光溢彩,一派輝煌休閑的夜游場面。忍不住咕咕叫的肚子,兒子吵著要吃大鍋年夜飯,老公說我們還不如到旁邊的特色飯館去呢,臨水還能看景,他的提議我們一致同意,於是就找了一家餐館,選了一個靠窗臨水的位置坐了下來。夜幕慢慢降臨,喝著小酒,品著味道不錯的當地小菜,看對岸樓台上有人哼曲,看河裡不時經過載滿游客的小船,看桌旁水邊的那些蓮花燈,再聞聞窗旁掛著的那些腊雞、腊鴨的醇香,這些都令人心醉。

吃過晚飯,我們過了小橋,來到了小河的另外一邊,這邊和那邊有著不一樣的味道,具體說來有兩大特色需要你來細細品味。一是小橋。資料記載西柵由12座小島組成,70多座小橋將這些小島串連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橋數量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更有趣的是,不管你站在哪一座橋邊,都可以看到一個橋洞裡的另一座橋,故有“橋裡橋”之稱。二就是民宿。西柵的民宿也很特別,外殼看上去是明清時期的,聽說屋內還設有空調、直飲水、天然氣、寬帶網絡等,游人在古與今之間穿梭,享受著另一種“和諧”。多樣化的個性住宿,值得讓人留下來細細品味一番。

旅游心得:西柵的古色古香和現代的氣息相得益彰,一派和諧的景像,很好,不錯,有點陶醉。預訂房間要趁早,景點外的相對實惠,西柵景點內的民宿不錯,但是老貴了。

2月5日 烏鎮(東柵)

一天的旅途勞累,我們三個都很累,早上睡到早飯快沒了的時間才肯起來。用過早餐,打點行裝,我們朝烏鎮東柵進發。進入東柵景區,發現這裡的石板路沒有了西柵的那樣青青、暗暗的顏色,是那種光滑的亮亮的顏色,顯然上面已經印上了多少游人的足跡,經過了多少風雨的洗禮。街道兩旁的各色民俗的工藝品和藍印花布做成的衣服和包包很是吸引人的眼球,偶爾從一扇半開的們中冒出一慈祥老頭或老太,看得出他們就是這裡的主人,和這古鎮的風格很是般配。還有一個不同的是東柵的景點都要打孔,看一個打一個,不能走回頭路,所以要看的話還是要一次看詳細了。

我們進了百床館,這裡收藏了很多明清時的老式古床,式樣很是古典,雕刻手法很是講究,人物構造很是細膩,不由讓人想起我們父母那輩人用的床,明顯沿襲了古床的風格。而我印像最深的就是每年過新年打掃衛生要擦床,那床上的人物雕刻很難擦干淨,這一直是我小時候覺得痛苦的一樁事情,現在好了,時代總算進步了。在這古街上最有名的要數大文學家茅盾的故居了,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茅盾為家鄉人民提的詞,看到了他的一些作品集,看到了鄧穎超的親筆題詞“茅盾故居”。幽深的宅子,寬敞的院落,郁郁蔥蔥的南天竹,一代文學巨匠就誕生在這裡,讓人由衷的感嘆。

走出茅盾故居,我們在古街上隨著人流來到了烏鎮傳統的酒作坊。這裡隱藏著當地三白酒釀制的奧秘,我們看見了蒸餾鍋、冷卻池等一系列釀酒的器具,那剩酒的壇子大的可以容納10人左右。我們還嘗了新鮮出爐的燒酒,聞一下,覺得香香的、醇醇的,再品一下,覺得熱熱的、辣辣的,不一會感覺喉嚨那暖暖的,像似一股暖流流進心肺,很是舒坦。

走出酒作坊,我們一路閑逛,參觀了藍印花布展館,觀看了古代的木制抬龍,也就是現代的消防設備,進了林家鋪子,聽了桐鄉花鼓戲。和西柵一樣,我們也從小河的另一邊返回,因為昨天沒有乘船,要彌補缺憾,所以我們包了一艘手搖船,想親身體驗一下水鄉的特色。這裡的水不是很清澈,有點黃,但是湖面還是很干淨的,沒有雜物。湖面沿途臨水而居的都是一些老宅子,兩岸也沒有什麼大的區別,橋也沒有西柵的多,但是乘船的人還是很多,不到10分鐘船就靠岸了。

上了岸已是中午11點,想著中午12點前要退房,我們商量還是在景點內解決午飯問題。找了一家特色的餐館,因為不是很餓,所以老公和兒子只點了當地的羊肉面條,我要了一碗餛飩。等了一會,正當我們抱怨點的食物還沒上來的時候,只聽見不遠處鑼鼓聲響了起來,我們到前面一看,原來是烏鎮傳統節目船拳表演,只見穿著武術服裝的一位中年人手拿大刀在舞弄著,呼呼生風,瀟灑的動作不時引來一片片掌聲和叫好聲。

回到旅館已是中午11點多,我們打點行李,退了房,上了車,朝下一個目的地:紹興進軍。兒子上了車不一會就睡著了,我也迷迷糊糊的,真的累了。唯有駕駛員老公,看起來興致勃勃的,沒有絲毫的睡意,估計有也只能撐著了。

旅游心得:東柵和西柵相比,差距較大,整個行程近2個小時就結束了。建議還是先看東柵,再去西柵,否則會有失落感,真的哦!


精選遊記: 烏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