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三日游(二)

作者: zhongling77

導讀2010年9月14日 早上,五點半不到,我們就出發去三條觀景路線。第一是從仙人洞到險峰再到如琴糊、花徑等。由於天色尚暗,御碑看到了,但字看得不是十分真切,仙人洞光線也暗,沒有拍照。這一路,石階少也緩,比較好走,四周風景也不錯,叫錦繡谷倒也有幾分道理。到險峰時,天漸漸亮起來,站在險峰上,無論是俯視還是遠眺,倒是很有身在此山中的味道,而且現在是 ...

2010年9月14日

早上,五點半不到,我們就出發去三條觀景路線。第一是從仙人洞到險峰再到如琴糊、花徑等。由於天色尚暗,御碑看到了,但字看得不是十分真切,仙人洞光線也暗,沒有拍照。這一路,石階少也緩,比較好走,四周風景也不錯,叫錦繡谷倒也有幾分道理。到險峰時,天漸漸亮起來,站在險峰上,無論是俯視還是遠眺,倒是很有身在此山中的味道,而且現在是九月,看不到太多的雲遮霧繞,廬山真面目暴露無遺。這裡的圍欄上有很多鎖片,讓我想起以前在電視上看到介紹黃山好像也有,叫什麼情人鎖,不知這裡的是否也是這個意思。花徑因為是九月,並沒有出現花開遍地的場景,不過白居易草堂和如琴湖的確值得一提。

雖然這白居易草堂是上個世紀80年代所建,但據說是按原草堂“五架三間新草堂,石階掛柱竹編牆”的建築形式和風格而建。四周山水環繞,青松翠竹掩映,若真住於此,想必也是能寫出些好作品的。堂前那一尊白居易石雕像,栩栩如生,忍不住牽住白翁的袖口,合影一張。如琴湖總體感覺很沉靜,沿著湖走上一圈,不覺來到西湖賓館(在九月十五日還將詳細寫如琴湖),繼續坐車,此時為早晨7點50分。8點零5分,我們來到蘆林湖。我們從旁邊的山谷沿石階下行,要去看黃龍寺、三寶樹、黃龍潭和烏龍灘。這一路的樹很高很直,蚊蟲有點多,但非常涼快。走了一段路,首先看到的是賣水和賣紀念品的當地人,旁邊就是黃龍寺。寺廟不大,但是山裡的寺廟最起碼環境很好,清幽適合修行。進得寺中,聽聞龍眼石可預測天氣,可是太小,看不出個名堂。出寺後走三五步就是三寶樹了,三寶樹,顧名思義就是三棵寶樹。二棵是柳杉,一棵銀杏,三棵古樹。再往下走,就是黃龍潭瀑布,比起三疊泉要纖柔些,瀑布旁邊還有石刻。 從黃龍潭瀑布向下繼續走再向右,不一會兒就看到烏龍潭瀑布。烏龍潭瀑布,分成三股,但其中一股,可能因為季節原因,水流明顯很小,整體也沒有照片上壯觀美麗。

原路返回蘆林湖邊已是10點過。我們又坐上車,前往博物館和別墅群。廬山博物館其實就是毛主席當年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這是個"四合院"式的建築,剛進去還有點打不著方向。在這裡我們看到毛主席當年的臥室和辦公室,陳列著床、沙發、躺椅、辦公桌、衣櫃等等。館內還有其它一些文物,書畫、陶瓷什麼的。

博物館沒多遠,是毛澤東詩碑園,這裡不僅有毛主席為廬山題寫的詩詞,還有毛主席與周總理銅像,一到這裡就讓人心生敬意,倍覺神聖莊嚴。美廬別墅和周恩來紀念館是聯票。美廬是蔣介石的夏都官邸,有很多當年蔣介石夫婦用過之物及珍貴照片。印像最深刻的是宋美齡彈奏過的德國制造的鋼琴,宋美齡畫的《廬山溪流》等三幅水彩畫;那個年代的冰箱,1.2米長的透雕像牙,的確很精美,在那個年代用這些也的確很奢華。照片中印像最深的宋氏三姐妹的照片,也許當時不同的表情正好代表了三個人不同的人生選擇。周恩來紀念館相比冷清得多,開始只有我們兩個人,出來時又進來了一個。這裡比較小,很緊湊,一切都非常簡樸,沒有一件多余的東西。可能正因為這樣簡樸,反而讓人很有感觸!

將近12點回到牯嶺街上,吃過午飯,剛回到賓館就雷聲大作,雨聲淅瀝。於是下午我們都在賓館,聊天,看電視,看雨。

晚上出去欣賞了牯嶺的夜景。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