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我在陽朔

作者: 晴空飛鳥

導讀或許是因為在城市生長的關系,從小就特別羨慕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每每聽他們形容童年往事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心向往之。那些在池塘裡游泳,在山裡采蘑菇爬樹,粘知了捉螢火蟲,養豬放羊的故事對我來說簡直就像天方夜談一樣的神奇有趣。爸爸在興致好的時候,也會跟我說起他小時侯在坪石的家,後門就是一條小河,洗衣作飯用的都是河裡的水。他和伙伴們夏天 ...

或許是因為在城市生長的關系,從小就特別羨慕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每每聽他們形容童年往事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心向往之。那些在池塘裡游泳,在山裡采蘑菇爬樹,粘知了捉螢火蟲,養豬放羊的故事對我來說簡直就像天方夜談一樣的神奇有趣。爸爸在興致好的時候,也會跟我說起他小時侯在坪石的家,後門就是一條小河,洗衣作飯用的都是河裡的水。他和伙伴們夏天總在河裡游泳洗澡,還吹噓自己可以仰躺著在河面上,一邊順水漂流一邊吹笛子。他喜歡用手把腦門的頭發往後一撥,露出中間一條淺淺的疤痕得意地說:“這是我小時侯在河裡玩跳水時摔的,當時流了好多血,厲害吧!”

在桂林漓江邊徒步,沿江的景色是我至今為止所見過最美的田園風光。桂林市區的漓江已經失去了自然的韻味,夜晚在彩燈的照射下甚至是妖嬈做作的。漓江景致最集中最精彩的部分,位於陽朔境內的楊堤至興坪路段。傳統游漓江的方式是從桂林乘船沿江而下到陽朔上岸,當天乘汽車返回桂林。現在越來越多的背包族選擇徒步暴走游江的方式,然後在陽朔散淡悠游地住上幾天。

我們在汽車站乘中巴到楊堤鄉的路口,再轉車直達江邊渡口。四個女孩子背著背包從楊堤徒步到興坪用了六個小時,走過了漓江最美的一段。那時是二月底,氣候溫和,游人較少。沿途經過一些村莊,田間也少見人耕作,或許是農閑時分。我們走得很是悠閑,有時在堤岸上走;有時在江邊的石灘上踩著高低不平的鵝卵石前進;有時走在江邊半山坡上開墾的農田裡;有時候路斷了,索性從田與田之間的欄杆上爬過去。感覺像是回到了少兒時期的春游一樣,脫離城市的束縛自我放逐,漫無目的四處游走,偶爾調皮搗蛋一下,輕松自在。

最喜歡的是在九馬畫山附近,乘過渡到畫山村之後沿江而行。早春時節,陽光明媚,田裡開滿了油菜花和白菜花,我們沿著田間小路,在如畫似的青山綠水間行走。延綿不盡的黃花白花好像無邊無際,田與田之間夾雜著的粉色桃花梨花開得正是燦爛,空氣中漫溢著花的甜香,到處蜜蜂嗡嗡。我們一路行走在花叢中也沒有人來打擾,偶爾看到有一兩只缺人看管的水牛在田裡大口大口的吃著花,想起‘牛嚼牡丹’這個詞來,忍不住‘噗呲’一笑。走在身旁的susan不解地看了我一眼,然後自得其樂地放聲高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牧童的歌聲在蕩漾,喔喔喔喔他們唱,還有一只短笛在吹響……”

到興坪時已經是傍晚六點了,一個安靜古老的小鎮。我們在鎮上的郵局招待所安頓下來。susan的腳板起了幾個水泡,直喊疼,不住的埋怨安排行程的我事先不說有那麼遠的路程,害她穿著皮鞋走了二十裡。我心虛地解釋到:“哪敢跟你們直說啊?不然像你們這種在城市裡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怎麼會來?”然後還強詞奪理地:“況且也沒有人穿皮鞋旅游的啊。不過若非如此,你們也看不到這麼美麗的景色了,對吧?”小麗也在一旁幫忙:“對啊對啊,看到這麼美的漓江,再累也是值得的啊。”

晚餐在郵局斜對面的大排擋吃,店主是一對夫婦,男主內女主外。店門口擺放著一人高的貼板,上面滿是典型漓江山水的攝影照片,像漓江漁火、竹筏鸕鶿之類。原來老板兼職做攝影導游,許多外地攝影協會來興坪采風都會找他。老板的廚藝非常好,做的啤酒鯉魚外皮香脆,肉質鮮嫩。再叫上幾瓶本地產的漓泉啤酒喝,更覺清涼可口。老板說他師傅是一個廣東人,甚至還會做鷓鴣煲飯。做出來之後果然香氣四溢,一大煲飯被我們四個女孩一掃而光,連飯焦也不放過。走的時候,老板娘送給我們一小杯藥酒,說是用來擦勞累酸痛的肌肉很有效。

酒足飯飽後,沿著鎮上唯一的一條街走5分鐘就來到江邊。夜晚有人在江邊空地放煙花,燦爛的火焰在江面上黑暗的夜空裡明滅著,爆裂聲在空氣中回蕩,越發地顯著寂靜。回郵局的路上,一對金發的戀人手牽著手在古鎮的小巷中漫步,與我們擦肩而過。

第二天上午在街對面的小吃店吃早餐,招待所的人介紹這裡煮的米粉是鎮上最好的。店主忙著把煮好的米粉裝在臉盆大的的容器中,裝了六大盤蓋好用推車推走。我奇怪地詢問:怎麼這個小地方也有送外賣的?店主說是有一個外國旅行團昨晚住在漁村,今早到興坪來要吃正宗的桂林米粉,就在江邊的餐廳裡,有一百多人呢。Joyce撇撇嘴:哦,原來是鬼子進村啊。

吃過早餐與店主的老婆講好價,租她的船前去漁村。座在平底船上,沿著江水穿行蜿蜒於秀麗的山峰之間,江邊的茂密的鳳尾竹和姿態各異的群山倒映在波平如鏡的江面,天空暗淡的雲層,使人尤如徜徉在山水國畫當中,不知今夕何夕。江水清澈透明,可以看見河底的鵝卵石和搖曳的綠色水草。小麗座在船尾,脫了鞋襪,挽起褲腿,伸腳入江水裡踢騰玩耍。Joyce座在中間,眼神望著遠處的某個山峰輕輕的哼著什麼旋律。Susan站在船頭和船主拉家常,烏黑的長發迎風飄揚。身處在這樣的環境裡,每個人都會變得簡單直接,純淨如水。

順水而下,20分鐘就到了大名鼎鼎的漁村。漁村原本是漓江邊不起眼的小村莊,後因98年克林頓的來訪而名聲大振。從漁村新修的碼頭進入要收門票,船主教我們提前下船,沿河堤從村子裡穿過去到所謂的景區。中心區不過是幾棟建於明清時期的青石民居,幾扇雕花的木門木窗,這在中國人文歷史豐富的鄉村隨處可見,也談不上什麼規模和研究價值。倒是漁村的女人織的毛線拖鞋很不錯,顏色多樣,花色富有鄉土氣息,冬天穿著特別溫暖。

中午回到興坪,在汽車站乘中巴到了陽朔,我們住在西街青年旅館的二樓。陽朔的西街是一個奇妙的地方,據說每年來這裡居住旅游的外國人相當於這裡常住人口的三倍,其涉外婚姻比例之高為全中國之最。在長半公裡、寬不足十米的石板街道兩旁擠滿了各種特色小店、酒吧和小旅館,來自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人穿梭其中,氣氛非常的放松和諧。

西街有很多賣旅游紀念品的小店,比一般旅游景點的精致和有民俗特色。有做工精美的刺繡和披肩,印有各式圖案和中國字的文化衫,各種少數民族服飾及樂器,有中式唐裝旗袍和蠟染土布。還有幾家戶外用品店,登山鞋、衝鋒衣、旅行背包和登山攀岩設備等等。西街的影音店品種也很齊全,往往可以找到一些非主流的歐洲電影和英文老歌。

晚飯時分,我們直奔大排擋而去。從西街走5分鐘到疊翠路,數十家的大排擋一間挨著一間,最出名的當地菜是啤酒魚和田螺釀,在吃飯時間總是人滿為患。陽朔的米粉也與其它地方的桂林米粉吃法不大一樣。這裡的米粉是拿一碗煮好的粉,自己選調料拌著吃。調料有花生米、香菜、蔥、榨菜、辣椒粉和各種顏色叫不出名目的醬料,吃完粉之後再喝熬成濃白色的骨頭湯。

西街還有很多情調優雅的西餐廳。個人最喜歡的是‘玫瑰木’(Rose Wood),老板是香港人Sam,留著林子祥那樣的小胡子,圓圓的臉上總是笑意盈盈。服務也較周到,聽我們說冷,馬上叫服務員拿兩個小火爐放在我們腳下,阿Sam說明年打算在廳裡修個燒火的壁爐。當時剛裝好電腦可以給顧客上網,我教他上最大的旅游網站和在自助旅行者中最負勝名的旅游論壇。玫瑰木的西餐價格稍貴,但口味比較正宗,老板還送了我們一支紅酒。西街另一個有名的西餐廳是‘月亮下’(under the moon),它位於西街中心的交界處,在二樓的陽台喝咖啡看書,看樓下來往的行人是不錯的選擇。聽說以前的老板是法國人,現在則是一個台灣女孩。只是服務態度較差,很多人都說那裡的服務員崇洋媚外得厲害。後來一個陽朔的朋友告訴我說這是情理之中的事,很多當地女孩都是在那裡認識了來自外國的旅行者並嫁出國去的。

西街一帶很多自行車供出租,都是有換檔和避震的爬山車,還有兩人和三人騎的。我們想走小路去月亮山,讓青年旅館的老板給介紹一個導游帶著去。Susan囁嚅道:“我騎車的技術很差勁的,又不會上下車,還要走田間小路啊?”老板打量了一下她的身形,沉吟了一會:“那,給你們找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吧。”我們其他三個女孩在一旁擠眉弄眼地:“是呀,要拉個壯丁來啊。”

我們的導游叫Greens,被評為陽朔傑出導游之一。他是本地人,在西街的蓮峰巷裡開了一個家庭旅館,頂樓設有一個露天酒吧,風格別致。他家有幾個丹麥人住了幾個月在學中文,還有一個西德人已經住了一年多,准備在陽朔退休養老呢。Greens走在西街上,不斷地和相熟的外國朋友打招呼,一口流利的英語讓我們自愧不如。因為都是活潑爽朗的年輕人,大家很快就混熟了。Susan聽說騎車來回要四、五小時就想打退堂鼓,結果Greens把自己的小綿羊摩托車貢獻出來載著她上路,我們三個踩著自行車跟在後面。

一路上經過村莊田野和河流,約1小時到了月亮山。因主峰中間有一天然圓洞,形如月亮,故名月亮山。從山腳登上山頂約半小時,可以從各個角度欣賞到新月,半月和殘月等形態。這裡還是陽朔眾多的攀岩地點之一,峭壁上滿是水蝕的溶洞和突起的石頭,現已開發了十幾條路線。

中午我們到Greens的阿姨家吃農家飯,就在月亮山對面的小村莊裡。阿姨家樓高三層,裝飾新穎,簡直可以用來做社會主義農民進入小康生活的宣傳典範。阿姨的兒子在客廳放VCD,竟然是F4在新加坡的演唱會,他跟著搖頭晃腦: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讓你的淚落在我肩膀……我們在F4的歌聲伴奏下,吃著由屋外菜田裡采摘的蔬菜瓜果,別有一番滋味。

下午繼續騎車到了大榕樹公園,因劉三姐在此拋繡球而聞名。Greens教我們在景區旁邊的村莊裡座竹筏沿河道進入,可以免去門票。回程時經過的田間小路比較顛簸,小麗說騎車蹬得屁股痛,搶過Greens的摩托車來開,得意地在我們車前車後穿梭行駛。途中經過一條橋,河邊有一片漂亮的桃花林。女孩子們分別圍著最大的那株桃樹繞了一圈,嬉笑打鬧著說:明年大家都交個桃花運吧!

晚飯後我們在西街和附近的小巷裡閑逛,拿著羊肉串和燒雞翅邊走邊吃,游蕩到江邊看人放煙花。陽朔的煙火比興坪來的熱鬧和有氣勢,放起來轟轟烈烈,奮不顧身地要燃燒一切的樣子。聽說在過年的那幾天更是通宵達旦地從夜晚一直到清晨,聲響震天,每個人都成了陽朔不眠人。

西街的夜晚是愛好泡吧者的天堂,這裡有數十間的酒吧咖啡廳,還可以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談天說地。有一家酒吧的名字就叫‘旅行者’,牆上寫滿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留言。經過‘紅星特快’時,兩個金發女孩在聚精會神地看著電影‘Notting Hill’,還有一家以攀岩為主題的咖啡廳‘The Lizard Lounge’。天氣好的時候,酒吧咖啡廳都會把桌椅沿街擺放出來。我們喜歡坐在露天的酒吧裡無所事事地喝酒吸煙聊天,看街上的過往游人。在別人眼中,我們又何嘗不是一種風景呢。

有一天清晨,被滴落房檐的雨聲吵醒。從青年旅館的窗戶往下看,向來熱鬧的西街人影稀少。只見一個戴著鬥笠,披著油紙的菜農挑著一大擔蒜苗從濕滑的石板路上走過,旁邊是小酒館的木制桌椅,牆上一整面的外國雜志。我趕緊抓起相機把這幅景像拍下來,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情形比這更能形容西街的味道了。

現在每當我在日復一日的沉悶工作中煩躁不安,當我不得不微笑地面對客戶討厭的嘴臉,當我被壞脾氣的上司批評得一無是處,當我奔波在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之間,我總會想起那一片花海的世界和泡在小酒館裡的夜晚,幻想著在那兒終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漓江漁火伴隨眠……

交通:桂林—楊堤,在汽車站乘坐去陽朔的中巴,中途經過楊堤,車程約半小時,車費4元/人。路口有車進入鄉裡江邊的渡口,須時20分鐘,車費2元/人。

興坪包船到漁村,來回約2小時,80元,可座4-6人,漁村門票5元。

興坪到—陽朔,在汽車站座中巴,路途比較顛簸,車程約1小時,車費2元/人

陽朔租自行車一天8元。月亮山門票10元/人。大榕樹公園門票20元/人,如乘坐竹筏進入,每人10元

徒步:楊堤—興坪,約20公裡,須時5到6小時,應攜帶適量的干糧和食水。最佳徒步時間應在春秋兩季。只要沿江而行,通常不會迷路。想要體會爬山涉水的可以沿河堤和石灘走,推薦走半山坡的田間小路,雖然路程稍遠,但視野和景觀較好。治安方面沒有問題,陽朔一帶民風樸實,且生活較充裕。途中有3個地方必須過渡到對面才能繼續行走,分別位於楊堤鄉、浪石村和畫山村,費用2元/人。有些熱愛戶外運動的旅行者會選擇從桂林徒步游走到陽朔,須時3-5天,要帶帳篷和睡袋。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