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2月3日 上海—廈門
提前一個月在攜程上定的機票、酒店、島上的聯票和土樓一日游。
廈門的天氣並沒想像中那麼熱,在上海穿的冬裝在那裡並不覺得多。之後幾天總結下來天氣好又是正午的時候挺熱,一件單衣都行,早晚就夠涼,冬裝厚外套也不熱。網站贈送的接機服務,送到碼頭,坐免費船到島上(如果上二層,收費1元)。上島右手邊走就可以看到好大一棵榕樹,旁邊有地圖,面對地圖左手邊就是龍頭路。那天飛機因為各種原因晚起飛一個半小時,島上定的酒店又有點難找,所以第一天沒有怎麼逛,登記好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2月4日 鼓浪嶼
早上寄了行李開始活動。住地靠近三丘田碼頭(船屋離三丘田也不遠),看到碼頭那裡寫著有聯系導游,20元/位,上島的時候那些兜活的野導開價也是20,想想要請還不如請個正規的呢。但一是時間太早,她們9點才開始接待;二是我有聯票,導游都不願意接(後來發現有聯票是打發野導的一劑特效藥)。
先去日光岩用兌換券換聯票,路上買了手繪地圖,其實幾個主要的景點島上的指示牌都很清楚,如果就打算去這幾個景點的話地圖有沒有影響不大。路過葉氏麻糍,黑的白的各要了兩個,都是甜的,黑的好吃些;然後路過黃勝記,那時候島上的觀光客還都沒出動,店門口有點冷清,剛上前就給了一大塊,這一塊差不多就是半片,拿著就覺得不買點不好意思似的。轉身想分給老爸老媽嘗嘗,老板又剪了一大塊遞過來,還剪了塊牛肉的,都是熱的,牛肉的有點老,就買了8包豬肉脯。路上還買了金包銀,老媽一吃就喜歡上了,後來不管在哪裡看到就買。
日光岩換好聯票開始慢慢逛(這張聯票挺有紀念意義,每進一個景點,門口就給蓋個章),日光岩、鄭成功紀念館、群雕。全走了一遍,然後坐纜車去百鳥園(纜車和百鳥園是日光岩門票裡包含的項目,就像菽莊花園裡包含了鋼琴博物館一樣),到的時候正趕上鳥類表演。
出日光岩景區,沿指示牌,先到了海灘,休息一會,碰上有個團要去菽莊花園,就跟著團走(面向海灘左手方向一直走)。裡面有個小型的家庭日用口博物館,挺有意思,44橋,鋼琴博物館,十二洞天(就是人造假山,去不去都無所謂。)
出菽莊花園就能看到刻字館,太藝術了,特地買票去看沒什麼意思。然後毓園(林巧稚紀念館)、皓月園(微雕館、鄭成功像),出皓月園沿著江邊走回龍頭路,開始找那些小吃。因為風琴博物館離住地較近,又是島上另一邊,所以放在最後,吃完了去參觀,然後直接拿了行李坐船去市裡。
先重點說一下龍頭路的門牌號,在這塊中心地帶你會覺得到處都是龍頭路,橫著,豎著,斜著都叫龍頭路,號碼也亂,剛才還100多號,過條馬路就300多號了,很暈。在這裡找那些小吃店的時候逛了N圈後發現龍頭路的編號是以街區為單位,然後再分單雙。四條馬路隔出一個井字型,井字型中間這部分街區的店面是連著號的,漸大或者漸小,所以如果看到哪個號離你要找的號接近了,又恰好在路口,先別過馬路,繞著這街區的四方型走,沒准沒幾步路就到了,過馬路的話,對面的號是完全沒有參照性的。
龍頭路上的小吃:張三瘋的奶茶如同雞肋,不嘗一下不爽,嘗了更不爽,15塊錢,量不大,味道也一般,裡面的麥片和葡萄干並沒增加多少亮點,況且麥片浮在上面,葡萄干沉在底下。
馬拉桑的橙汁絕對值得嘗試,5元/杯,看杯子小了點,但喝了以後就覺得值,純。這是我在島上唯一二次消費的小吃。龍頭路410號可以這樣找:龍頭路商業街往日光岩去的時候一事實上會路過黃勝記,面對黃勝記左手邊一直走,就是街心花園,繼續往前走,穿過街心花園有一條小巷,沿著這條小巷過一個巷口右手邊就是。他們家榨其它水果汁的東西和島上其它地方都一樣,都是手動操作的。橙汁則是用店裡另一個機器單榨的,所以看機器也可以知道是不是正宗的馬拉桑。
汪記餡餅沒有找到,龍頭路168號,找過去是家賣糖的,還現做的什麼,和餡餅完全沒有關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回來後網上找地圖看下來應該是另一個方向,也是街心花園附近,離馬拉桑不遠。
趙小姐的店人頭篡動,我們沒准備送禮,就四種口味各買一個嘗了嘗,家裡人都不是很喜歡吃餡餅類,感覺一般。
娜娜家庭旅館後面那條巷子集中了數家店輔(就是工行轉進去的小巷),藩曉蓮、BBC、八婆婆、原巷口、張三瘋。
原巷口和張三瘋在島上都有分店。原巷口的魚丸確實不錯,口感好,很明顯,有速凍的賣。原巷口在中山路上也有分店。
八婆婆的仙草主要是裡面的料豐富了很多味覺體驗,上海的同學可以去中山公園龍之夢地下一層的那個賣仙草的小輔裡嘗試一下,八婆婆裡面加的料和這裡的差不多。喜歡吃仙草的同學可以在市裡留意一家叫‘仙草南路’的連鎖店,新推出來的的仙草奶凍不錯,14元/杯,有點小貴,但味道不錯。
藩曉蓮的芒果酸奶20元一小杯,味道還行,料是足的,但價格也是貴的,信價比一般。
BBC的奶茶比張三瘋厚道得多。
我們市裡住在中山路步行街口,晚上去找了黃則和,先按金額買票,花生湯2元/碗,然後排隊,隊伍很壯觀,占了半條馬路(中山路是步行街),排隊的過程中看到N個人因為門口的隊伍放棄了。湯裡的花生很酥,老媽很喜歡,我則喜歡湯,有點甜,但不膩(我並不喜歡吃甜食)。
第三天:2月5日 南靖土樓
雲水謠、懷遠樓、和貴樓一線
冷門線路,路上時間單程3小時,參觀時間僅1小時左右。和貴樓有點內容:建在沼澤地上的土樓(踩的時候用點力可以看到地上輔的鵝卵石有變形)、兩口陰陽井。
這天的行程基本上都在路上,回住地的時候5點多,晚飯去到大同路上找,鴨肉粥占了兩個門面,應該不算小店,春節期間不營業,再往渡口方向走找到味佳再添。
點的都是些特色小吃:扁食湯(3元/碗)、炸五香(1.5元/根)、沙茶面(5元/碗)、加料燒肉粽(4元/只)。
這裡說一下味佳再添的點單方式:和黃則和一樣,先買票,再在不同的櫃台排隊(櫃台頂上有照片,看照片就能知道你要的什麼應該在哪裡排隊)。買票的時候如果說要幾份沙茶面,幾份炸五香… 賣票的可懶得給你算,問下你人數,讓你相應買多少金額的票,用不完再退。問題是她給的基本上都是5元的面額,但東西並不都是5元一份的,而且小吃櫃台又沒得找,你還得去出票櫃台換。比如說2張5元的票買2碗扁食湯,你就得去換,換的時候你說換6元的還不行,她會你問你要買什麼,然後換給你兩張3元的票再退給你4元錢。後來才知道為什麼要問,同樣是3元面額,不一樣的櫃台字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如果拿著取扁食湯的3元的票是不能在炸五香的櫃台拿2根炸五香的。(在排沙茶面的時候就碰到這麼個情況,前面有個女孩子排到了,因為票面金額不對叫她去換,她大概重新買了需要的金額,結果拿過來人家不收,說這不是我這櫃台的,女孩子覺得太麻煩就不吃了。)
所以這頓飯吃得跟打杖似的,幾個小吃櫃台不在一起,臨了去換票,臨了去換票,還要做算數,手裡捏一把票啊錢啊,邊排邊理,店裡人又多。等要買的都買齊了端到位子上,第一撥拿來的老爸老媽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建議去那裡吃的朋友們先算好分項金額,分開買票,比如說買6元的扁食湯、3元的炸五香… 避免買總金額,那票小,又薄,換票的時候票和錢一起收回來容易掉。
第四天:2月6日 南普陀—廈大—胡裡山炮台
中山公園門口坐21路車到終點站廈大,說是廈大站,其實是停在近南普陀的地方,到的時候已經是人山人海,全是團隊,但貌似團隊沒有進寺的。門票3元,免費領香一支,廟外燒香,香火不得帶入寺內。然後沿後山台階一路到峰頂,稍事休息後下山,吃素齋。素齋直接賣套餐價,根據人數來,菜單是固定的。
出南普陀左手一路走,沒多遠就能看到廈大校門,過年期間門口沒有人攔著,都可以進,看了地圖,大路直走,到芙蓉湖90度轉大路,分叉路口走左邊那條就可以出廈大的白城校門了。過天橋就是環島路,左手直走就是胡裡山炮台。
胡裡山炮台有個停車場,是多條線路的終點站,49路車可到火車站,那裡有樂購和沃爾瑪,在超市裡采購了些土特產,21路回住地。
第五天:2月7日 集美—上海
住地門口車站坐959路到集美龍舟池(959路:廈大—龍舟池),終點站下車有地圖,挺簡單,沒什麼繞彎的地方,沿著龍舟池走就是了,先路過陳嘉庚故居,再是螯園,螯園出口直走陳嘉庚紀念館。三個景點慢慢逛大半天也夠了。
叫了輛車去機場,談了35,打表的錢加燃油費30,司機說集美的車不能在機場載客,要空車回,所以要加5元錢,不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是屬實,趕時間,不細究。